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1 . 明清时期产生了一批具有民主思想的进步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反映了一定的时代要求,这个“时代”指
①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时代
②封建专制衰落时代
③资本主义形成发展时代
④封建制度高度发展时代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019-08-09更新 | 144次组卷 | 16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单元测试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商鞅《商君书·农书》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也,纷纷则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宋代)别有一种文化形态崛起,这就是在熙熙攘攘的商市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成长起来的野俗而生动的市民文化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忘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顾准《希腊城邦制度—读希腊史笔记》(希腊)在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城邦,新兴工商业者阶层追求民主权利的渴望更加强烈

围绕材料,结合中外古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所写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3 . 有学者认为“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朝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是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新的经济形态”微弱是由于商品经济水平落后
B.“先天不足”是指思想家的思想缺少必要的社会基础
C.“时代性的缺陷”是指没有提出象征时代发展趋势的思想学说
D.“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说明早期启蒙思想并不具备启蒙作用
2018-01-18更新 | 198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单元AB卷-人教必修3-第一单元(A卷基础篇)
4 . 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是儒学对新的历史条件的反映,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这一思想强调
A.经世致用B.民主共和C.自由平等D.重农抑商
2020-11-15更新 | 11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单元AB卷-人教必修3-期末检测卷(A卷基础篇)
5 . 明清时期出现了一系列有如“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天下为主,君为客”、“经世致用”等观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出现了与儒学对立的新式思想
B.反映了思想家挑战正统的主张
C.宣告了宋明理学地位的完全沦丧
D.诞生了成熟的启蒙思想
2016-11-27更新 | 288次组卷 | 17卷引用:宁阳四中2016级高二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和科技单元检测题
6 . 明朝有学者言:“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以上言论
A.否定了君主制度B.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C.强调对民意的尊重D.主张建立法治社会
2019-01-30更新 | 127次组卷 | 43卷引用: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单元检测: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7 . “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中的“新思想系统”(  )
A.深受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B.体现了对宋明理学的彻底否定
C.是儒学适应时代的新发展D.开启了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先河
8 . 明清之际,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民间社团在江南地区竞相兴起,成为反映当时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由表中信息可见当时
名称地点描述
匡社衡州王夫之与友人立志匡时救世
复社苏州黄宗羲等人訾议时政,裁量公卿
岭南会馆扬州广州商人联乡谊,保商务,谋公益
讲学会无锡东林书院组织学者面向大众,讲求实学

A.传统四民结构松动
B.文化政策相对宽松
C.江南成为文化中心
D.经世致用思潮兴起
2018-11-01更新 | 161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9年人民版高三复习专题训练 必修三综合测试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学界对17、18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状况有着不同的看法。一些学者认为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几乎陷于停止状态。如德国哲学家赫尔德在1787年就认为这个帝国的“体内血液循环已经停止,犹如冬眠的动物一般”。近年来我国学术界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他们认为明清时期中国的传统社会自身便酝酿着发展与变革的因素,具备向近代转型的基本条件。


提取材料中任一关于17、18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状况的观点并加以分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0 . 葛兆光先生指出:“尽管这些对于旧时政治的激烈批判……被描绘成类似西方的‘启蒙思潮’,但……这些思想表达的全部合理性,却建筑在民族命运的激愤和故国哀思的感情上,本身未必是理性的思索和冷静的分析。”作者评价的是
A.宋明时期的理学
B.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
C.启蒙运动的思想
D.维新派的“托古改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