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顾炎武的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明末清初某思想家弃绝科举帖括,积极转向经世致用之学,历览二十一史以及天下郡县志书,”着手《天下郡国利病书》的纂辑,试图探询国贫民弱之根源。该思想家是
A.王阳明B.李贽C.黄宗羲D.顾炎武
2 . 顾炎武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黄宗羲也说:“扶危定倾之心,吾身一日可以未死,吾力一丝有所未尽。”这说明他们都
A.反对君主专制B.反对宋明理学
C.提倡公平法治D.以天下为己任
2020-11-17更新 | 221次组卷 | 5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海门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顾炎武在提出以经学取代理学的同时,始终关注“国家治乱之原,生民根本大计”。对那些不关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要“一切不为”。据此可知,顾炎武
A.主张学术研究应回归儒家原典
B.挑战理学的正统地位
C.倡导用六经解决一切现实问题
D.强调研究经学要务实
2019-05-02更新 | 343次组卷 | 15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反馈测试历史(选修)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黄宗羲提出了“方镇自治”“君臣共治”;顾炎武提出一分权众治,据此可知,两人均主张
A.批判传统儒家思想
B.建立民主政治体制
C.废除君主专制政体
D.反思国家传统治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明亡后,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对明朝覆亡的原因进行沉痛的理性反思。他们认为,明中叶以来“阳明学说之风行天下,而蠹坏世道人心,甚至人人束书不观而从事于游谈,空谈心性而不致当世实务,故导致士林无耻,以至于社稷丘墟”。据此,他们主张
A.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
B.经世致用
C.“天下为主,君为客”
D.唯物主义
2017-10-10更新 | 525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无数儒家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一组是(  )
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
乙:“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A.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B.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
C.王守仁、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D.王夫之、程颢、王守仁、顾炎武
2021-01-23更新 | 127次组卷 | 49卷引用:2013-2014学年江苏省睢宁县菁华高中高二9月检测历史试卷
7 .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信条。

孔子孔子和各家的创始者一样,为宣传自己的理论,为以自己的理想“救世济民”东奔西忙,得意的日子并不多,更多的是“厄于陈,困于蔡”的艰难奋斗。他死的时候也没有统治者给他谥号与尊荣。后来经过“亚圣”孟子的发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肯定,儒学升为百家之首和唯一正统,孔子的地位也越抬越高,由“先师”而“文宣王”,由“文宣王”而“大成至圣文宣王”,而“万世师表”,而人见之皆要跪拜的偶像。
顾炎武生活于明末乱世,目睹时世艰难,自崇祯十二年后,即开始搜集史籍、实录、方志及奏疏、文集中有关国计民生的资料,并对其中所载山川要塞、风土民情作实地考察,以正得失。晚年时,他将书稿一分为二:"一为舆地之记(《肇域志》),一为利病之书(《天下郡国利病书》)"。
林则徐蒋氏(蒋廷黻)论林则徐,有两个林则徐,一是士大夫眼中之林则徐,一是真实的林则徐。士大夫眼中的林则徐,百战百胜,洋人闻其名而丧胆,惜奸臣琦善收受英人贿赂,致林去职,局面遂不可收拾。其实,真实的林则徐彼时已然觉悟:我方军器、实力皆远逊于西。他竭力买外国炮、外国船,且派人翻译外国刊物。他在广东搜集到的大量资料,后来都给了魏默深(源),魏氏据之撰成《海国图志》。说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并不为过。林则徐的软肋是过于顾惜“羽毛”,为“士林清誉”而惧受“清议”指摘,无勇气登高一呼而醒世人。其“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万众景仰,然林氏终受声名所累!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时代与知识分子”,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该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叙述准确)
2020-04-15更新 | 21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康熙年间,一种以古代书籍尤其是经书作为考证对象的治学方法——考据兴起。至乾嘉时期,考据成为专门的学问,学者们从古籍中寻章摘句,辨析考证,并形成著名的乾嘉学派。考据学的兴盛反映了当时
A.学术研究氛围的宽松
B.儒家学说影响力式微
C.思想文化控制的严苛
D.经世致用潮流的盛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李贽和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毕竟还属于儒家学派中的改革派。他们并不完全否定儒家思想,而是希望给儒家思想增添符合新时代的内容。”下列属于“新时代的内容”的是
A.格物致知
B.心外无物
C.天人感应
D.经世致用
2019-03-23更新 | 293次组卷 | 16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苏省扬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必修)模拟试卷一历史试题
10 . 黄宗羲说:“扶危定倾之心,吾身一日可以未死。吾力一丝有所未尽。“炎武也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这说明他们都
A.提倡公平法治B.强调社会责任C.批判君主专制D.反对程朱理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