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只有获得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苏格拉底强调人们要“认识自己”。

——启蒙历史网论坛

材料二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材料三   有一条基本规律,就是只有人民可以制定法律……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的主要思想主张。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中发生的哪一重大变革运动?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所体现的核心思想。
(3)据材料三,概括孟德斯鸠的法治思想主张。并列举东西方实践孟德斯鸠思想的法律文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当人口少到可以充分保障公民间的了解、交往、并彼此尽可能保持友善的时候,小型公民共同体的优势才能显现出来。按照他的计算,这种共同体理想的公民人口为5040人。柏拉图的这一主张(     
A.深受寡头政治实践的影响B.为奴隶制的实行铺平道路
C.构成西方哲学的精神内核D.是对城邦制度的政治构想
3 . 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彼特拉克说“真正的高贵并非天成,而是自为的”;马丁路德“信仰即可得救”;康德“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这表明,西方人文主义精神(     
A.贯穿西方历史发展始终B.每个时期的侧重点不同
C.一直坚持反对神的束缚D.适应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在古希腊人那里,诗歌和音乐密切相连,诗人同时也是音乐家,而且诗歌绝非纯粹的文学作品,它承载着希腊人的文化理想,传达着关于城邦、道德、友谊、爱情和生活的观念。诗人是希腊人最重要的老师之一.学校教育也因此成为公民教育的一部分。由此可见.古代希腊
A.倡导文学与艺术的结合B.人文精神的社会氛围浓厚
C.注重培养公民综合素养D.诗歌成为主流的文学体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行王道,是孟子的“政治理想”的核心。孟子推崇王道、贬抑霸道,认为霸道是王道的倒退。商汤、文王以百里之地取得天下,百姓心悦诚服,而武力称霸天下则需要付出极高的治理成本。行王道之所以能治天下,源于人性本善,人有“四端”,便可以保全四体、宗庙、社稷乃至天下。孟子的王道思想最先关注也最为重视的是人口的增长和社会财富的积累,为政者应尊重自然,保证小民的生产时间,才能使民“有恒产”。在孟子眼中,社稷是依民而立、为民而立,先有民后有君王,当政者必须知民之忧乐并选贤任能,才能实行和落实王道。政治是靠法度约束百姓外在的行为,而教育则依靠道德教化,改变百姓内心,与孔子的“导之以政、导之以德”异曲同工。

材料二   在柏拉图看来,道德是政治的目的和手段。最理想、最完美的城邦就是实现了正义原则,体现了至高的“善”的国家。理想国下,没有私有财产和家庭,小家的消失之后则是融为一体的“大家”,这样才能避免城邦的衰落。理想国中,分别按照理智、意志和情欲而派生的智慧、勇敢和节制的品德,分为哲学王、军人和劳动者,但其中有能力担任统治者的,应当是受到良好教育的,并最有智慧的哲学王。哲学王的统治手段主要是教育,这继承了其老师苏格拉底的理念。晚年的柏拉图在其著作《法律篇》承认了其理想政治的失败,强调所有人都必须遵守法律。

——摘编自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孟子“政治理想”的内涵并分析其产生的背景。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孟子与柏拉图“政治理想”的差异。
2022-03-26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3月份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列关于希腊哲学的起源与发展的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希腊人是航海的民族,希腊人在从事海外殖民和贸易的航海活动中很容易发现天文、气象、海流等自然现象的规律性。……一旦人们知道经验观察可以发现规律,并能做出正确的预测时,他们眼里的世界就不再是受外部力量任意支配、变化无迹可寻的现象;人们开始有了变化的观念,有了秩序和原因的观念,并且认识到,秩序和原因就在运动变化的事务之中。

希腊哲学的最早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的伊奥尼亚派,其哲学主张具有较浓厚的自然科学色彩。该派代表人物为米利都的泰勒斯,他被公认为西方哲学史上的第一位哲学家。他第一个提出了“什么是世界本原”这个有意义的哲学问题。他的回答是,水是万物的本原,并试图借助经验观察和理性思维来解释世界。

——摘编自赵敦华《西方哲学史》

材料二   苏格拉底是一个出身于雅典中产之家的公民,在辩论之中度过了一生。并向青年们教授哲学,但不像智者那样为了钱……苏格拉底始终一贯地坚持说他自己一无所知;但是他并不以为知识是不可得到的。正相反,他认为追求知识有着极大的重要意义。他坚持说,没有一个人是明知而又故意犯罪的,因此使一切人德行完美所必需的就只是知识。

柏拉图出身于雅典望族,雅典在与邻邦斯巴达的战争中战败时,他还是一个青年。他把失败归咎于民主制……因此他主张统治者必需是哲学家,公民应该分为三个阶级:普通人,兵士和卫国者。只有最后的一种公民才能有政治权力。

——摘编自[英]罗素《西方哲学史及其与从古代到现代的政治、社会情况的联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希腊哲学起源的客观条件,并指出自然科学派哲学产生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两人的主要思想主张,并指出影响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时代因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表所示为反映了春秋时期的老子与同——时期的古希腊人毕达哥拉斯的部分言论。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当时的中国与古希腊。
言论出处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老子《道德径》
“人本身就是一个和谐体”毕达哥拉斯

A.文化上的“人本”价值取向明显B.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趋同
C.君权神授强化了君主专制体制D.宗教神学已成为官方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学者指出,荷马以来的希腊文化到苏格拉底时发生了转向,即关注点由人的外在的感性对象转为内在性的灵魂。这一转向出现的背景是
A.城邦民主政治达至顶峰B.人的权威和尊严的确立
C.对人性本身研究的完成D.民众道德价值观的衰颓
9 . 古希腊雕塑各个时期表现手法各有特色,经过了从“僵直的站立”到“放松的右腿”再到“自由运动的身体”进而走向了“弄姿作态”的艺术呈现方式。这反映了古希腊
A.艺术自由气息浓厚B.人文思想深入发展
C.雕塑技艺持续改进D.商品经济影响深远
2022-02-20更新 | 2614次组卷 | 26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创新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当东方世界诞生孔子、老子等- -批文化圣人的时候, 那里的天空也折射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希罗多德等哲人的思想光芒。“那里”是(     
A.古埃及B.古印度C.古希腊D.古巴比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