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1 . 创新是思想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首先,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希腊在希波战争中获得胜利,奴隶制经济进一步繁荣;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达到高峰期,这是智者学派产生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其次,随着平民地位的提高、个人主义的成长,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忽略了人类的活动和创造性的自然哲学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并导致反对旧思想方法运动的出现,这是智者学派产生的直接原因。

——《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

材料二   文艺复兴运动打着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的旗号,以研究古典文化为掩饰,并借助古典文化去研究新问题、创造新思想。在复兴古文化的旗号下“中世纪的幽灵消失了”。文艺复兴的目的是要去拥抱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期的法兰西诗人罗沙尔的诗句一语中的“我研究了古人,为自己开辟了道路”。

——《中国明清进步思潮与欧洲文艺复兴》

材料三   十七世纪中后期到十八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传自由之风、播理性之光、颂个体之高、求应然之真,通过广泛的传播和学习,在欧洲乃至世界发起了一场比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更加深刻的思想革命。资产阶级在完成自身原始积累的同时,提出自由、平等、博爱、人权等价值理念,把这些价值诉求逐渐外化为占据统治地位的政治和法律制度。

——《论启蒙运动在法律思想中的地位》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与自然哲学相比,智者学派有何进步之处?根据材料分析智者学派产生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启蒙运动是“一场比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更加深刻的思想革命”的主要依据。
2019-12-0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2 . 启蒙思想家在抨击封建制度的同时,以理性的眼光为未来社会勾画了一幅理想的政治蓝图,提出了很多社会学说,其中,在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后被真正实践的学说有
①三权分立学说   ②君主立宪学说   ③自由平等学说   ④人民主权学说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D.①③
3 . 有学者说:“若从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从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材料中所说英国、法国开先河的事件分别是
A.工业革命、启蒙运动B.工业革命、文艺复兴C.“光荣革命”、文艺复兴D.“光荣革命”、启蒙运动
2019-11-21更新 | 196次组卷 | 27卷引用:云南省大姚县新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9月份考试历史试题
4 . 某中学为活跃校园文化,举办了中外文化展览。

展览一   中外名画鉴赏



(1)以上两幅作品都属于人物画,但反映的思想本质并不相同,请分别说明。

展览二   中外文学荟萃



(2)展览二中展示的是中西方的两部名著,分别被称为两国社会的“百科全书”,按文学作品的风格归类,它们属于哪一类?
(3)文学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社会存在的反映,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两部作品的思想价值?

展览三   中外思想集锦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卢梭《社会契约论》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展览三中的两位思想家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从阶级属性和历史作用两方面谈谈这两种思想的不同之处。
2019-10-14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泸源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补考一)历史试题
5 . 历史学家西斯.马丁说:“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启蒙运动在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超越”。其中“超越”主要表现在
A.摧毁蒙昧和宗教势力
B.宣扬人文主义精神
C.为近代资本主义制度提出设想
D.追求现世的幸福
6 . 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小说《鲁滨孙漂流记》描述了鲁滨孙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荒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这部小说在18世纪的欧洲颇受欢迎,主要原因是它反映了
A.人文主义者追求人生享乐的精神
B.工业资产阶级开拓市场的要求
C.冒险家们开辟新航路的愿望
D.反对专制和迷信的启蒙思想
2019-09-18更新 | 203次组卷 | 20卷引用:云南省大姚县新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9月份考试历史试题
7 . 《鲁滨孙漂流记》描述了鲁滨孙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荒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这部小说在18世纪的欧洲颇受欢迎,主要原因是它
A.彰显了冒险精神
B.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C.体现了启蒙思想
D.适应殖民扩张要求
2019-08-12更新 | 71次组卷 | 17卷引用:云南省梁河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近代以来,对理性主义的不断弘扬与反思,促进人类社会走向和谐进步。阅读材料:

材料一   伏尔泰认为,必须要按理性行事,不能让人陷于无知中,挣扎于谬误中,生活在暴政下,过不幸的日子。因此,要在理性的引导下,要用理性来批判专制王权、封建特权和宗教神权,实现人的权利、自由和平等。

——李宏图《什么是启蒙运动》

材料二   启蒙主义思想的理论对粉碎政治暴政的枷锁和削弱那些丧尽天良的教士特权起了促进作用。但同时,对个人自由的限制也在日益增长。当这种文明与启蒙的潮流扩展到整个欧洲,带来了双重影响。同时又是道德的堕落与文明的丧失。

——摘编自刘玲《高中历史启蒙运动一课的教学探究》

材料三   在这种情况下,18世纪文明所开出的许多花朵必然走向它的反面,在下层社会中的被文明和理性所压抑的宗教情绪,那种个人的自由和情感在法国大革命后释放出来,并演变为19世纪的浪漫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

——陈锐《略论欧洲启蒙运动的历史和本质》

材料四   如果没有爱的情感的基础,理性就不可能真正培养人。在社会生活中,情感与善良则引导我们去服务于公共利益,而理性则可能激励自私之心。卢梭对意志与情感的张扬,并不意味着否定理性。他信赖活泼而充盈的理性,反对的是那种把理性置于人性之上并反过来压制人性的观念。

——刘莘《卢梭与启蒙理性批判》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伏尔泰的思想主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明与启蒙的潮流”指哪一思想解放运动?概括这一思想解放运动的双重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19世纪的浪漫主义”追求的价值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此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艺术代表作。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应如何处理理性与情感的关系?

9 . 孟德斯鸠认为,全体人民直接参与立法,“在大国是不可能的,在小国也有许多不便,因此人民必须通过他们的代表来做一切他们自己所不能做的事情”。该言论表明孟德斯鸠
A.主张人民接受现有政治地位
B.反对给予人民选举权
C.认为人民无力行使司法权
D.主张民选代表行使立法权
10 . 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精神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哲学家在《论真理》中说:“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


(1)这位哲学家是谁?

材料二:不同时期的圣母像



(2)材料二中,中世纪的圣母像单调,僵硬,面无表情,拉斐尔的《椅中圣母》则充满人情和母爱,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我们已经看到,立法权力是属于人民的,而且只能是属于人民的。

——卢梭


(3)根据材料三,概括卢梭的思想主张。
(4)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请你写出西方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作用。
2019-06-06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陆良县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