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2020·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模拟)启蒙运动时期欧洲文化水平进步情况表:
时间项目有阅读能力的人占法国总人口的比例(%)法国妇女的识字率(%)欧洲年均出版新书(单位:部)普通人藏书(单位:本)
17世纪中叶2914约10001—20
18世纪中叶4727约400020—100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A.启蒙思想推动法国基础教育发展
B.出版业是欧洲文化水平进步的动力
C.欧洲贵族推动法国启蒙思想传播
D.文化教育进步有助于启蒙运动发展
2020-06-16更新 | 143次组卷 | 34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尚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伏尔泰研究了牛顿的科学成就,孟德斯鸠写过多篇自然科学的论文,康德在46岁之前的著述也集中在自然科学方面,他们“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审视自然、人类与上帝的关系,形成了自然法论中具有新精神的人文主义”。可见,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
A.是近代自然科学的衍生品B.偏离了启蒙运动的轨道
C.完成了近代思想解放运动D.彰显了理性主义的精神
2020-04-15更新 | 535次组卷 | 78卷引用:2019-2020学年陕西渭南中学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仿真卷 历史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学者关注天下兴亡与国家盛衰,追求在现实社会中建功立业。他们以学术研究为国家与社会服务,不做为学术而学术的纯理论研究。儒家总结上古圣人施政安民的理念,揭示“先王得位行道,经纬世宙之迹,而非托于空言”,成为学者从盛衰兴亡中探讨治国之道,实现经世致用的思想渊源。他们根据时代环境与社会现实的需要,针对治国兴郑的各种问题展开研究,以是否有益于世作为价值利断的标准,反映亲尚实际、注重实效的实用理性。

—摘编自庞天佑《论儒家思想与中国古代学者的人文精神》

材料二

人类社会进入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但天主教会对人思想的禁锢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了资本主义经济和自然科学的发展,资产阶级强烈渴望摆脱蒙昧性质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以理性的光辉指导自己的认识和行动。欧洲的两次思想运动,无论是15世纪的文艺复兴还是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都强调人的理性解放。在他们的哲学中,人的问题被一以贯之受到关注,他们站在人的角度来审视整个世界,用人的眼光代替神眼光,逐渐意识到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使人从“敬上帝”的迷梦中觉醒。

                                           一摘编自孙兴《近代西方哲学的人文精神三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特点及成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人文精神与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差异,并分析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影响。
2019-11-01更新 | 461次组卷 | 22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咸林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主义,理性是自然法则在人头脑中的反映,强调用人的思考代替神的启示和国王的谕旨。这和中国哪句话主旨相似
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B.以法治国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科教兴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唯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摘编自【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启蒙运动成为后世很多学者的研究对象。列举书目:

书名作者出版社
《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熊月之上海人民出版社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加林三联书店
《法国革命论》柏克商务印书馆


(1)根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人们的思想有何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中国与欧洲产生此种差异的原因。
(3)作为研究启蒙运动的材料,在上表书目中你倾向于选择哪部?请说出你的理由。
6 . 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相信,自然科学会支配世界,而理性则引领每个人走向自由,并建立一个繁荣平等的社会。思想家们表达的深层含义是
A.近代科学追求王权公平
B.哲学意识支配世界繁荣
C.理性思考引领社会进步
D.启蒙运动倡导阶级平等
2019-03-2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县级联考】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中叶的法国,有阅读能力的人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从17世纪中叶的29%增加到47%,部分有识之士成立了一些研讨思想的团体,往往称为学院,大小资产者都在这里聚会。各地学院设立文学或科学奖金,以促进创作和研究。这时期思想交流比货物流通快得多。

——摘编自皮埃尔•米盖尔《法国史》等

材料二:十八世纪五六十年代,启蒙著作纷纷问世,其学说遭到了教会和世俗力量的反对。教会长期发行《新传道书》等刊物抨击启蒙思想;王室任命书报检查官执行严苛的检查制度,查禁启蒙著作,监禁启蒙思想家,尽管如此,闪现着天赋与智慧的启蒙思想还是扩展到社会舆情和民情中去。

——摘编自张智《约瑟夫•德•梅斯特反启蒙思想中的野蛮与文明》

材料三:哲人们的著作影响了世界许多地区爱好思考的人们,中国近代革命家孙中山谴责“专制君主以一人而享有天下,此人类之至不平也”号召“人民欲图平等自由,必兴民权主义”他还在孟德斯鸠观点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在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之外,再加上考选权和纠察权,五权相互独立,各自行使自己的权力,叫做‘五权分立’”。

——摘编自周艳芳《试论孙中山的五权分立思想》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世纪中叶法国思想活跃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教会和世俗力量反对启蒙思想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是如何借鉴和发展启蒙思想的?
2019-02-2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二   “美德即知识”。

材料三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一段独白

材料四   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材料五   伏尔泰把上帝比作“两足禽兽”,把天主教会称作“民信的恶魔和狂信的九头蛇”,将罗马教皇说成是“魔鬼一样的骗子”,把天主教会专横的教士称为“恶棍”。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行政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是古希腊时期哪位先哲的思想?指出他们思想的异同

(2)材料三中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哪一重大变革运动?其核心是什么?材料三反映的内容与材料一、二有何关系?

(3)阅读材料四,如何理解马丁•路德“因信称义”学说的人文主义色彩?

(4)阅读材料五,说出三位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主要思想并指出启蒙运动的核心?

9 . 孟德斯的分权理论前后存在着诸多自相矛盾之处,如他提出给予贵族独持的地位和超越一般司法权的权利,这就推翻了他自己主张的司法独立,“存在着诸多自相矛盾之处”的主要原因是,孟德斯鸠
A.受到时代的制约
B.受限于贵族出身
C.社会等级观念强大
D.受法国大革命影响
10 . 洛克主张:“当执行权被授予一个同时参与立法的人时,如果他违背法律的意志,社会成员就可以不服从他而是服从社会的公共意志,“由此可知,洛克
A.主张三权分立,彼此制衡
B.具有明显的人民主权意识
C.强调人民至高无上的地位
D.宣扬行政权服从于立法权
2018-09-18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咸林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