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启蒙与人类共始终,是对于判断力和自我思维能力的关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思想史学者曾有如此比喻:“从前,有一对秀发白肤的孪生兄弟,一名文艺复兴,一名宗教改革,不堪鞭笞辱骂,起而反抗其恶毒、然而衰老的继母。”

——摘编自陆锋明《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之发韧》

材料二   启蒙运动在法国最为声势浩大,高扬理性之光,驱逐社会黑暗是运动宗旨,试图确立理性的绝对权威的同时,并用理性的神话代替了之前的神话,但也暴露出了弊端,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就是启蒙运动理性发展的极端化表现。

——摘编自徐佳梅《康德启蒙哲学的尺度与限度》

材料三   需要启蒙的也不仅是过去与现在,它还与未来同在;需要启蒙的也不仅仅是一种从神学和封建文化中摆脱出来的启蒙,也是一种从自身造成的科学技术化统治中,从科学万能、理性至上中摆脱出来的新启蒙。启蒙的最根本意义便是不断确立起人的独立主体意识和自由理性思考,将人之存在和生活意义真正置于人的自身的自主思考、判断和创造之上。

——摘编自张能为《伽达默尔的“第三次启蒙”与当代启蒙意义之复杂性理解》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一中的“继母”是谁?学者为何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称为“孪生兄弟”?
(2)据材料二,归纳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列举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及其政治主张。
(3)据材料三,概括启蒙的主要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启蒙”的认识。
2022-02-11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检测历史试题
2 . 14-18世纪欧洲思想领域经历重大转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4世纪中期的意大利,薄伽丘小说的“市井琐事”和“市民情调”是对古典拉丁文化的直接挑战,也是对市民社会风俗的积极倡……在对教会和君主双重压迫的反抗和嘲弄过程中,薄伽丘实现了为市民阶级价值观念张目的人文关怀主题。

——张攒、江宁康《文艺复兴与早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嬗变》

材料二       路德认为,只有信仰基督,才可得到上帝的恩典;只要心存信仰,人的获救就无需教士的中介作用,不必求助教皇和教会…路德新教所推的权威《圣经》,也不是如天主教解释的那样,是一本只有教皇可以解释的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教条主义的经典,而是一本人人可以阅读和解释的,并在其中得到人与上帝交流的福音书。

——李平晔《人的发现——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

材料三       孟德斯鸠不但抨击暴君政体,而且他还专门研究了防止或避免出现暴君政体的具体办法。按照他的看法,只有划分国家的权力,才能保障人民的自由,才能避免暴政的出现。

——吴于廑《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薄伽丘小说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薄伽丘小说产生的经济根源。
(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孟德斯鸠的“具体办法”。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14-18世纪欧洲思想领域重大变化的主要内容。
2020-07-27更新 | 408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18届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第二次) 历史
3 . 人文精神是文明社会发展的内驱力,作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摘自保罗·富尔《文艺复兴》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对那个时代面临的思想任务和社会要求进行反思,他们所提出的那些社会原则,如思想和信仰(宗教)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经济上的自由和不受(封建)国家干预、人民与统治者的相互制约,等等,已成为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思想观念。

——摘编自何平、曾祥裕《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


请回答:
(1)你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精神的新生”?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并列举该时期的代表人物两例。
(2)据材料二,概括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思想的主要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人文精神的不断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影响。
4 . 发端于17世纪的启蒙运动几百年来饱受争议,人们对它的认识至今仍然在探索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事实上这种“科学理性”并不是启蒙所宣扬的“理性”的全部,它只是启蒙理性的一种,启蒙时代人们崇尚的另一种理性,并不绝对以客观物质条件为基础,而是在更大程度上关注人的心灵感受、道德价值和人格完整,同时还不排斥宗教信仰。启蒙运动所依据的理性实际上有两种,也就是马克斯韦伯所说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前者是伏尔泰们所尊奉的科学理性,后者则是卢梭们所钟爱的人文或人本理性。

——摘编自高毅《浅论启蒙运动的内在紧张》

材料二   正像卢梭说的,他是“凭假设和条件的推理”来构成他的学说的。其实,所有启蒙思想家无不如此。但在争取人的权利和尊严的问题上,对广大人民来说,首先是在争取生存的问题上,这种学说和原则却具有一种完全新颖的、扣人心弦的含义,起到了使人们为之奋斗的作用。

——王养冲《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材料三   有论者说,启蒙运动对权利和自由的激情释放出一种毁灭性的个人主义,这种个人主义削弱了对共同体的任何感觉。但也有人争辩说,启蒙运动假设人性是无限可塑的,这个假定为极权主义国家将所有个性的痕迹从其主体那儿抹掉的企图提供了思想灵感。启蒙运动应该对法国大革命负责,对极权主义的产生负责。

——【美】詹姆斯施密特编《启蒙运动与现代性》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的主要观点。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卢梭“凭假设和条件的推理”提出了哪些学说?其侧重材料一中的哪种“理性”?
(3)据材料二、三,概括启蒙运动所产生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哲学体系不仅仅属于个人,更属于产生它的时代。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对苏格拉底来说,哲学的宗旨并不是提出关于宇宙的深奥理论,而是要让人学会如何生活。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罪恶呢?那是因为人们缺乏关于生活和道德的理念。如果他们承认其深刻的无知,就更能懂得如何行事。

——(英)凯伦·阿姆斯特朗《轴心时代》

材料二古代希腊思想家的每个学派,亚里士多德学派、柏拉图学派等等,都在文艺复兴那个时候找到它的信徒……在14至15世纪,对人体、天文……领域的研究普遍得到了加强。……一些有远见的哲学家……成为近代哲学的先驱。

——吴仁平、彭隆辉《欧洲哲学史简明教程》

材料三法国哲学家是真正的哲学家,他们提出了最根本的哲学问题:关于生命的意义,关于上帝、人性、善与恶。同时,他们不满足于只是少数教授和学者们的抽象争论和象牙塔里的沉思,他们希望影响大众,说服大众。他们热情地承担了改良社会和人性的责任……最有名的、在许多方面都最具代表性的哲学家是弗朗索瓦·玛瑞·阿鲁埃,他以伏尔泰的笔名闻名于世。在他漫长的生涯里,写了七十多部有趣的著作,他一生都在极力反对法律的不公正,以及法律面前阶级的不平等。

——(美)约翰·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其哲学宗旨体现了什么精神?

(2)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运动发生的经济根源。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哲学家们为“改良社会和人性”提出了哪些主张?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哲学研究与时代发展的关系。

2017-05-04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通中学高二3月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卷
6 . 人文主义思想是世界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关注的是人活着时现实的世界,而不是人死后的世界;它主要关注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是他或她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就在英国发生革命的同时,开始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革命也在英国达到了它的高潮阶段。科学革命的集大成者艾萨克·牛顿的划时代的伟大工作主要就是在英国革命期间完成的。这两大革命由此构成了一幅17世纪的“双元革命”奇观。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十八世纪的天才们不单只是哲学家或某个方面的学者……这些人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作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

——陈乐民、周弘《欧洲文明的进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关注的焦点有哪些?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学革命”在17世纪后期的典型成就。这一成就中的“科学理性”对欧洲哪一次人文主义运动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人”思想或言论共识。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从l4世纪至18世纪西方进步思想主旨的变化.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   这种对赎罪券的荒谬宣传,使得那些有学问的人,对于保持大家对教皇的尊敬,也确实感到困难。对于俗人的怀疑和非难又是难以解答。

——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

——卢梭


请回答:
(1)普罗泰格拉属于什么运动(或学派)的代表人物?材料一体现了他的哪一思想主张?
(2)材料二关于“赎罪券”的争论引发了什么运动?该运动的历史影响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卢梭的主要思想观点。
(4)假如上述材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素材,你认为该组材料最恰当的主题是什么?
8 . 思想解放贯穿人类社会进步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

材料二   马丁·路德认为,灵魂得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

——《路德选集》

材料三   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写出这一时期被称为“文学三杰”的代表人物。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归纳出卢梭的主要思想观点。
(3)以上材料分别反了西方人文精神发展过程中哪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9 . 有关“人”的价值观是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

——苏格拉底

材料二 既然教皇为了募款修筑教堂这样一件极不重要的事情而解救了无数的灵魂。那么他何以不为神圣的慈悲以及解救灵魂的最高需要,而索性将一切灵魂都解脱,使炼狱中不留一人呢?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三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

——卢梭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苏格拉底的哪一思想主张?他认为一个“好人”的标准是什么?

(2)材料二关于“教皇募款”的争论引发了什么运动?该运动的历史影响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归纳卢梭的主要思想观点。

(4)上述材料中三位思想家共同关注的对象是什么?

10 . 人文精神关注人的尘世生活,重视人的精神意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一直是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者半醒状态。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十三世纪末,意大利开始充满具有个性的人物,人成了精神的个体,并且也这样来认识自己。

——摘编自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的文化》

材料二   路德的思想和教会成了自由的旗帜,因为路德的原则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他将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开放的、可以按照自己心愿与种对话的信仰方式,使基督教徒获得了自由,特别容易在德国和欧洲流行开来。更为重要的是,新教置宗教和教会于政府行政和国家法律的掌管之下,从而消除了教会对于世俗权威的威胁,社会又恢复了它的秩序。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把他们的个人意志融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类意识”觉醒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路德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宗教改革运动在追求思想自由方面的进步性。
(3)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新发展。
(4)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人文精神的基本发展历程。
2021-01-15更新 | 2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港高级中学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