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英国在17世纪涌现出一批启蒙思想家。弥尔顿(1608—1674年)提出人民主权论,霍布斯(1588—1679年)提出国家起源“契约说”,洛克(1632—1704年)主张三权分立。由此可以推知
A.政治斗争推动思想领域变化B.英国启蒙运动受到法国影响
C.殖民扩张推动思想领域变化D.美国独立推动英国启蒙运动
2 . 伏尔泰根据元杂剧改编的《中国孤儿》将中国描绘成一个宗教宽容、君主贤明的理想国度,而孟德斯鸠则在言语间从方方面面抨击中国的各种弊端。他们研究中国的共同目的是
A.促进对中国文化的全面了解B.为各自的思想寻找依据和佐证
C.为建立民主共和制营造舆论D.探寻推翻法国君主统治的对策
3 . 孟德斯鸠认为,立法、司法、行政之间恰似“石头,剪刀,布”一样,相生相克,分权制衡应该能够很好地治理一个社会。这一思想
A.最早在法国付诸实践B.为大国共和提供理论
C.明显优于中央集权制D.易造成行政效率低下
4 . “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1592-1670)认为,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肯定人的智慧和创造力,重视人的现实生活、健康和幸福;崇尚科学,鼓励人们了解自然,造福人类。形成其教育思想的时代背景是
A.科技革命,主张关注自然B.启蒙运动,主张理性主义
C.宗教改革,主张因信称义D.文艺复兴,主张人文主义
2022-01-30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们深感自己对社会、对他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对自身的力量也充满自信。下列各项对上述“责任”和“力量"表述正确的是
A.复兴古罗马的法律资本主义发达
B.法国成为欧洲霸主法国人民支持
C.构建未来美好社会人的理性精神
D.抢夺海外的殖民地法国军力强大
7 . 孟德斯鸠在其所著的《波斯人信札》中,通过一位在法国旅游的波斯贵族同朋友的通信,评论法国的政治,经济和宗教等问题。他认为如果国王不能给人民带来幸福﹐人们就应当推翻他的统治。这说明孟德斯鸠
A.推崇共和制度B.反对专制制度﹐要求政治变革
C.主张分权制衡D.认为国王的存在违背了理性
8 .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热情讴歌充满人性要求和感性魅力的生活态度,并追求现世幸福和享乐;宗教改革的领导者主张提升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的地位;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相信人类有能力驾驭自然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这是因为他们都
A.重新审视人,冲破了传统的束缚B.提升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C.强烈反对教皇和教会的反动统治D.重视利用民众世俗力量反对神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伏尔泰曾经因为对培根、洛克、牛顿等人学说与思想的宣传,而被国内一些批评者嘲讽为“崇英狂”。对此,伏尔泰愤然回应道,成百上千的人在大声疾呼,斥责崇英狂,倘若这些演说者想把像英国人那样研究.观察和思考的愿望说成一种犯罪,那就大错特错了。这反映出法国当时
A.宗教束缚阻碍了近代科学形成B.理性主义尚未成为社会共识
C.已经是近代欧洲启蒙运动中心D.自然科学传播危及封建统治
10 . 分权思想源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近代英国洛克明确阐述分权学说,法国孟德斯鸠系统提出三权分立学说,美国1787年宪法践行三权分立原则。由此可见
A.人文主义思想渊源流长B.分权思想成为世界各国共识
C.分权思想是民主的基础D.分权思想根植于历史的传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