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2 道试题
1 . 民族主义是近代以来世界最强大的政治和社会力量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民族主义发展历程

阶段时间主要涉及地区主要表现
第一阶段:形成16世纪—19世纪中叶由欧洲到北美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融为一体
第二阶段:发展和扩散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逐渐波及世界民族国家的涌现;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第三阶段:在全球的确立20世纪中叶—20世纪90年代亚、非、拉地区和欧洲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和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第四阶段:陷入困境和新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民族主义受到冲击;地区间民族矛盾突出

——据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等


从表中任意选取两个阶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民族主义的发展予以说明。(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 . 权力制约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论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理论,并不是说这三种权力不能有任何的关联,而是说一个部门不能同时拥有两种或者三种全部的权力。这不意味着,立法权不可以由两个部门分享,比如说议会行使主要的立法权,但是国王可以享有否决权,可以否决议会立法,这也被理解成国王部分地享有立法权,这样的一种分享是为了牵制立法机构的权力,否则,它可以制定任何法律。三权分立恰恰需要这样的一种关联和牵制,美国宪法中三权之间就不是完全分离的。

——王建勋《美国宪法为何要实行分权制衡》

材料二   防止滥用权的第一道防线当然是人民,人民掌握选举、监督和罢免官员的权力。国会由人民选举产生,对政府来说最重要的钱袋主要由民选的众议院来掌管,表达自由的权利保证了舆论监督的实施。总统虽然由选举团产生,但选举人不得由议员或官员兼任,保证了立法和行政两大部门的人选由选民决定。

——钱满素《美国宪法:分权·制衡·民主化进程》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美国宪法中三权之间就不是完全分离的”这一说法。
(2)综合上述材料所提供的角度,结合近代英美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程,以“如何有效地制约权力”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
3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围绕材料,结合世界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2021-03-17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启蒙运动时期的主要著作

时间国别著作作者
1671德国《新物理学假说》莱布尼茨
1687英国《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牛顿
1758法国《经济表》弗朗斯瓦.魁奈
1764意大利《论犯罪与刑罚》贝卡里亚
1781德国《纯粹理性批判》康德
1783英国《论历史的进步和罗马共和国的终结》亚当·弗格森

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表中提取任意一条信息并加以说明。(要求:提取信息准确,史论结合)
2022-04-01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世之欧洲,若以世纪论,每个世纪都有创新,而17世纪却为人重视不足。实则,这是很要紧的一个时期,上承培根、洛克的实验哲学,洛克还根据英国的革命写了一份论“政府”的总结性文字,起了近代政治、文化的开山作用;下则启发了启蒙时期的思想家们。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历史的长时段来看,时代的转型与变革时刻,总是会给历史学家和思想家提供宏大的舞台。可以说,每到时代的转型时刻,总是会诞生出一批思想家,他们面对时代困境时的思考,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资源与启迪。

——李宏图《全球社会重建的思想资源何在一由“大变局”展望未来的思想史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近现代史相关知识,对材料观点予以说明。(要求:观点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2022-03-07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的启蒙运动震动了法国,也让法国人看清了自己的目标。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秉承洛克等人的思想,鼓吹共和,抨击专制还把政权分为立法、司法、行政三个部分,彼此分立,相互约束。伏尔泰宣传英国社会制度和自由思想。卢梭提出人民主权学说,人民有决定国家统治形式之权,并有推翻专制制度的起义之权。有了这样的思想启蒙就不难理解1789年国民议会通过《人权宣言》,1793年颁布《法国宪法》。至此,法国便走上了与英国相似的发展道路,这也就不难理解市场经济为什么能在法国蓬勃发展。

——摘编自伍光良《启蒙运动路线图及其意义》

根据材料并围绕材料中的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清楚,逻辑性强)。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科学革命的实质是科学信念和思想的转换。人们的思想从传统束缚中解放出来,重视实际和理论,从而促进科学革命的发生,而科学革命通常又会带来新的思想产生。

材料一   为什么这一划时代的发展(科学革命)会出现在西方呢?一个原因在于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学术成就。学者和艺术家……不再希望通过穆斯林和经院哲学家的变形眼镜来看古人,而是直接求助于原始资料,亲自掘起雕像、阅读原文。……若无西欧的缩小匠人与学者之间的鸿沟的有利的社会环境,人类学识上的这些成果独自原不可能引起科学革命。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牛顿的物理学的分析方法现今开始不仅被应用于物质世界,而且被应用于思想和知识的整个领域及人类社会。正如伏尔泰所说的,“整个自然界所有的行星竟会服从永恒的法则,而有一种身高5英尺的小动物竟然不顾这些法则,完全按照自己的怪想随心所欲地行动,这是非常奇异的。”寻找决定人类事务的这些永恒法则,是法国革命之前的所谓启蒙运动的实质。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近代西方思想文化运动与科学发展的关系这一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欧洲中世纪和近代国家思想之变迁对比

中世纪近代
国家由教派之统一为最要。凡异教、无教之徒,不许有政权,且虐待之……教主之位,在国王之上;教士之位,在平民之上,常享特权,免常务。宗教无特权。国家有保护“信教自由”之责任,无论何种教令,不得禁止凌害之……法律下,一切阶级皆平等,教士不能有特优之权。宪制下统治者能以权力临教会。
因封建制度之故,国权破碎分离,自神而王,自王而侯、伯,自侯、伯而士,自士而市府,逐渐推移,法律之组织极散漫。国家者,自国民而成者也,但中央统制之权仍存于国家。国民基础,其范围日趋广大。法律亦以国家统一之精神,施平等于全体。
代议选举之权,由身份而异,贵族及教士占非常之势力,法律亦因阶级为区别。选举之权,达于人民全体……法律通全国而为一。

——摘编自德国学者伯伦知理《国家学》


从材料提取相关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内容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成文,逻辑严密,史论结合。)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孟德斯鸠认为,法律存在于社会的各个层面,孤立法律的做法是错误的,必须要用联系的观点来看待法律和其他社会领域之间的关系。孟德斯鸠重要的法律思想包括法律和自由的关系,他认为法无禁止就是人们自由活动的依据。他还认识到权利和权力之间的辩证关系,约束权力才能保障自由,有节制的权力之下才会有真正的自由,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是节制权力唯一可行的方案。他提出法律和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法律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法律可以带动社会的变化。

——摘编自谢斌《论启蒙运动在法律思想史中的地位》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法律与自由”自行拟订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