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98 道试题
1 . 下列有关近代启蒙思想家的组合有误的一项是
A.17世纪-洛克-《政府论》-分权理论
B.17世纪-伏尔泰-《哲学通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18世纪-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三权分立原则
D.18世纪-卢梭-《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
2 . 从18世纪到20世纪初,法国从“革命的年代”走向“资本的年代”,现代法国由此奠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们一直不间断地用手中的笔毫不留情地揭露着宗教蒙昧主义的荒谬和教权主义的罪恶。在这基础上,启蒙思想家又对以“君权神授”说为精神支柱的法国君主专制制度发起进攻。毋庸置疑,至少就思想领域而言,18世纪的欧洲堪称法国之欧洲。

——摘编自吕一民《法国通史》

材料二   1800年,拿破仑任命4位著名法学家组成起草委员会。草案拟出后,参政院先后召开102次讨论会,其中97次由拿破仑亲自主持。他在会议上经常十分内行的随口引证罗马法典,使与会者大为叹服。他主持的会议常常是晚上9点开始,有时延续到次日清晨5点。《拿破仑法典》曾被广泛采用并影响至今。

——据【德】路德维希《拿破仑传》等整理

材料三   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时期,法国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完全纳入国际市场,这是由多种重要因素所决定的,其中有一点不可忽略,这就是拿破仑三世明智的经济政策,法国经济完全纳入国际市场。至一战前,法国的钢产量增加了3倍;汽车产量仅次于美国;电力生产以每年14.5%的高速度在增长;新兴的化工工业也有了长足发展,名列世界第三;农业机械和化肥的使用,资本主义农场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旺代尔、施奈德等公司控制着全国铁矿、煤矿、冶金、机械等重工业部门。

——摘编自吕一民《法国通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指出法国启蒙思想家向“君主专制制度”发起进攻的主要思想武器,概括说明“18世纪的欧洲堪称法国之欧洲”的理由。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用一句话概括《拿破仑法典》对法国大革命的贡献,并简析《拿破仑法典》产生深远影响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写出推动法国经济“完全纳入国际市场”的“经济政策”所奉行的原则。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法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2020-12-10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1届高三12月教学测试历史试题(选考)
3 . 文艺复兴肯定了人的价值、人的欲望以及对现世幸福的追求:宗教改革建立了人在信仰事务上的自主:科学革命探索出认识自然规律的行之有效的系统方法,新的思维传统和科学精神由此形成:启蒙运动将人类社会作为理性认识的对象,激发了人类运用理性的勇气和决心。上述历史事件最重要的影响是
A.标志"人性大发现,B.描绘了西方资本主义蓝图
C.造成现代意识的兴起D.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上帝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从16世纪下半叶起,英国皇家学会、法兰西科学院等先后成立。这些科学社团旨在“把先前分散孤立的科学家集合起来以便在科学研究中相互帮助”,许多人因为科学上的贡献被封为贵族。这说明英法两国
A.政府对科学家的控制加强B.科学开始从宗教神学中独立
C.科学研究成果领先于世界D.科学研究的组织化和建制化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观念"古已有之,但是欧洲观念具有政治内涵,却是进入近代以后的事。14世纪的几次大旱灾、1348年的大瘟疫和百年战争给欧洲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主权国家的形成所导致的地区间冲突使欧洲人民饱尝战争之苦。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伊拉斯谟的《基督教理》和莫尔爵士的《乌托邦》,这三部作品标志着以"统一"为特征的近代"欧洲观念"的最早形成。如何缔造一个享有永久和平的欧洲成为18世纪欧洲政治思维的重点。卢梭主张欧洲各国将主权转让给一个联盟,这个联盟并将"保证主权国家免遭不负责任的和不正义的权力觊觎者及臣民反叛的颠覆"。康德的联邦主义方案从哲学思辨的角度出发,将永久和平推向一个世界主义历史发展观的高度,使永久和平的理论范围更加广泛,推理更加缜密。

——摘编自吴素敏《近代"欧洲观念"——欧洲一体化运动的理念先导》

材料二   1939213日,顾颉刚发表文章《中华民族是一个》,掀起"中华民族"性质的大讨论,参与其中的著名学者不下十余人。顾颉刚认为,"民族"是"在一个政府之下营共同生活的人",而中华民族实则就是中华民国的全体国民。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在巩固中华民族理论构建成果的同时,形成"民族平等"的政治话语。但至20世纪80年代,"民族问题"再次成为国家治理的客观问题。曾经参与1939年论辩的费孝通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学者们一致认为,该理论"将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工作的实践结合起来,把汉族的研究与少数民族的研究结合起来,对中华民族构成的全局和中国的民族问题作了高层次的宏观的新概括"。

——摘编自刘永刚《""中华民族是一个"的论辩与中华民族理论的建构》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欧洲观念"的思想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欧洲观念"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议题出现的意义,并简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提出的原因。
6 . 1721年,孟德斯鸠写道∶"如果我是这个国家的君主,我就要关掉咖啡馆,因为这些地方很容易让人们的头脑发热。咖啡带给他们的狂热,对国家的未来而言,会让他们变得危险。"巴尔扎克说过∶"咖啡馆的柜台就是人民的议会。"上述材料反映了
A.君主权威受到严重挑战B.社会上流行着享乐主义
C.理性主义是时代的呼声D.人民斗争方式多种多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卢梭曾以“剧院异化症”描述英国代议制。演员在角色中使劲遗忘自己,表演别人的言行,以取悦观众;台下观众在观赏中亦遗忘自己,把生活中的实践责任让渡给演员,在台下进行有距离观赏。这里的演员即议员,选民即观众。卢梭认为
A.代议制拉大了议员与民众的距离B.英国政治制度趋向君主专制主义
C.代议制妨碍了民众行使民主权力D.民主共和制更利于发挥民主优势
8 . 公共图书馆的出现,在图书馆的发展史上是有划时代意义的。它的规模及被利用的程度,是一个国家科学和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十九世纪中期之前,英国的图书馆主要是为中上层人士服务的,如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创建于 1602 年),大英博物馆图书馆(创建于 1753 年)和一些只为少数人服务或只在小范围内开放的私人图书馆。

17 世纪末流行会员制收费图书馆。18 世纪 30 年代,出现提供图书租借服务的流通图书馆。工人阶级也组织了会费低廉的收费图书馆。

1850 年,欧洲第一部公共图书馆法案在英国诞生。然而其后 40 多年,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并不理想。直到 1872 年左右,女性工人和非技术工人才拥有会员资格。1893 年,英国议会对该法案做出修正,允许地方政府有权决定设立公共图书馆。此后,公共图书馆得以稳步发展,并逐步消除了图书馆历史上对性别、阶层、经济状况、身份、年龄的诸多限制,实现阅读空间真正的公共性。总体来说,到 20 世纪初,欧洲已经普遍建立起公共图书馆体系。


(1)假如你进入 1900 年的英国某处公共图书馆,设想一下你将会看到哪些类别的图书?并试着列举几本具体的书名。(要求:至少列举两类,每类至少两本书籍。列举类型并阐明原因,表述简洁,逻辑清晰。)
(2)结合英国近代公共图书馆的出现及发展,简要说明“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国家科学和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
2020-12-05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榆社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模块诊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卢梭主张“没有一个人富得能够购买其他人,没有一个人穷得被迫出卖自己。”他以为这个理想是不难实现的,为了防止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中,他提议征收遗产税及累进税等。这表明卢梭
A.否定财产私有制度B.崇尚理性主义思维
C.倡导社会平等思想D.反对自然权利观念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亚里士多德重回西方,打破基督教对文化的垄断,引发了十二世纪文艺复兴,而十二 世纪文艺复兴是在原有的、旧的精神框架里去复兴;相比之下,意大利文艺复兴则是重建新的 精神框架,要恢复古希腊、古罗马那种以人为中心的世界,从长远看,这个目标实现了;但从 文艺复兴运动本身看,并没有完全实现。他们只是开了个头,后续还有大量的工作要通过其他 运动完成。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材料二:欧洲在 15 世纪中叶进入了地理探索的新时代,葡萄牙作为先锋,占领了非洲的战略 飞地,开启了这一时代。其他几个欧洲强国也在航海家的帮助下,走上了同样的海外扩张之路, 在美洲和世界其他地区建起各自的殖民地,欧洲强国的权力和影响力扩张到了它们做梦都想不 到的地方。

——(西)胡里奥《欧洲文明如何塑造现代世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中“新的精神框架”的实质。结合16世纪至18世纪的史实说明材料中的“从长远看, 这个‘目标’”是如何实现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葡萄牙作为先锋,开启了这一时代”的标志。结合所学分析15至16世纪欧洲强国的扩张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2020-12-03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山水联盟2021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