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302年法国三级会议
召开
法国三级会议召开,标志着等级君主制出现,国王获得行政权和军事权,议会获得财税审批权,国家的权力得到承认。
1532年马基雅维利
出版《君主论》
人文主义者马基雅维利发表《君主论》,较为完整地阐述了他的君主专制理论和君王权术论,对意大利长期战争分裂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实现意大利的统一的方案——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国家。
1534年英国通过
《至尊法案》
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授意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的首脑,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主张世俗王权高于教权。
1762年卢梭出版
《社会契约论》
卢梭出版《社会契约论》,主张人民是国家真正的主人,“主权在民”而不是“朕即国家”,如果政府不合人民的“公意”,人民就有权推翻它。
1789年法国颁布
《人权宣言》
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最终法国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18世纪左右,资产阶级革命浪潮席卷欧洲大陆,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纷纷涌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产生的两个阶段,并分别说明其原因。
2 . 法国启蒙运动中,拉.布吕耶尔即认为“专制之下无祖国”,霍尔巴赫认为,“如果自由、财产、安全消失了,祖国也不存在了”,“真正的爱国主义只能在人人自由、平等、和睦的社会中找到”。据此可推知(     
A.自由平等思想在欧洲得到广泛传播B.启蒙运动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C.专制王权国家演变为近代民族国家D.家国认同促进国家主权意识加强
3 . 伏尔泰说:“上帝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他一劳永逸地为自然立法,然后就袖手旁观,让这些法则按自身的必然规律而起作用,来推动整个世界的运转。”这说明伏尔泰
A.极力宣扬法律至上思想B.深信着“上帝万能”学说
C.受到了牛顿思想的影响D.认识到科学进步的力量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末至18世纪,欧洲出现了大量介绍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的著作和译作,作者和译者大都是在中国传教的传教士。儒家的道德标准推崇强烈的自律意识,即自己希望实现的目标也要帮助别人实现,而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基督教特别是新教同样重视对言行准则的规范,其教义强调克制欲望、努力工作、勤俭节约,通过今世的善功来彰显上帝的恩泽,进而成为上帝的选民,最终得到拯救。欧洲当时处于封建君主专政和宗教神学统治时期,一些有识之士和思想家从儒家学说中看到了曙光,希望借用儒家思想和理念来解决时政的弊端,推行自己的主张和理想。

——摘编自王倩《启蒙时期儒家思想在西方的传播和影响》

材料二   明清之际,《崇祯历书》的编纂和应用,《几何原本》的引进,以及全国大地图的测绘等标志性成果,开启了天文学、数学和地图测绘学等学科向近代科学的转变。尤其是西学重实验、重应用、重理性思维的特点,给中国知识界以深刻的启迪,开始了向经世致用思想方法的转变。而西方先进科学文化的传入,使中国知识界产生极大的震动,中国并非是世界的中心,在中国之外,世界上还存在许多国家;同时,也并非只有中华文化高明,西方科学文化也有不少地方值得中国学习。

——摘编自林延清《试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分期、特点和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儒家思想西传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西方之间思想文化交流的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某一思想家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下列符合该思想家观点的是
A.直接民主B.主权在民C.君主立宪D.分权制衡
6 . 思想解放能为民主政治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民主政治制度的完善能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

绝对的权力将导致绝对的腐败……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

——孟德斯鸠

“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二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位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材料三   第一章   总纲……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摘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三位思想家的主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两位先生”所代指的两面旗帜,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两位先生”引领了近代中国的哪次思想解放运动。
(3)根据材料三,指出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它与我国的另外哪两项基本政治制度初步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启蒙思想泰斗伏尔泰认为,儒教是人类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中国士大夫对神的态度就是“敬天秉公”,而天就是天理、自然;赞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理性的、人道的原则,具有普遍性。这主要说明
A.儒家思想是启蒙思想的来源
B.中国的传统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C.中西方文明之间相互的借鉴
D.启蒙思想家从中国文化中寻求精神资源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时期中国西方国家
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3世纪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形成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古希腊涌现出普罗塔戈拉、苏格拉底等人文主义思想家,形成了欧洲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公元前3世纪~公元15世纪秦始皇:“焚书坑儒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成祖:正式规定《四书大全》《五经大全》和《性理大全》为科举考试的标准内容。
公元4世纪末,罗马帝国规定:信奉基督教之外的异端为犯罪行为,反对教会就是反对帝国。1231年天主教会设立宗教裁判所,对宗教异端进行侦查、审判和裁决。
③16世纪~18世纪黄宗羲:“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卢梭:“政府是主权者的执行人,是人民的仆从,人们可以限制、改变或收回委托给官吏的权力。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三个时期中国和西方思想发展的共同特征。
(2)第③时期中西方思想主张对各自社会进程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022-05-26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选择考)
9 . 如果说人文主义者们只是“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思想者们则是“大兴土木”。后者的含义是
A.猛烈批判了君主专制的统治B.动摇了宗教神学的统治地位
C.突出了改造社会的系列方案D.英法美代议制统治最终确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咖啡是17世纪从土耳其引入欧洲的,1650年左右出现了最早的咖啡馆,到1700年已经遍地开花。咖啡馆的重要意义在于提供了比一般酒馆更为安静齐整的环境,人们可以在此阅读报纸,获取新闻,探讨学术。这种现象
A.推动了理性主义的传播B.消除了不同阶级的差别
C.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D.提高了欧洲的文化水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