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韩非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于一身,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战国后期,韩国积贫积弱,韩非上书韩王,希望改变治国不务法制、养非所用、用非所养的情况。“以法治国”是韩非思想的核心,他提出了“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的主张,这对当时清除贵族特权、维护法律尊严,产生了积极影响;除了制订法律外,韩非主张以法为教,宣传普及法律知识,使整个社会形成法律风气。韩非之学其最高理想是“君无为,法无不为”,认为法行而君不必忧;臣不必劳,民但而守法,上下无为而天下治。韩非形成了以进化的历史观为基础的,以建立统一的君主集权的封建国家为奋斗目标的完整思想体系。韩非“以法为本”的主张成为当时主流思想,各国君臣竞相研究《韩子》。在其指引下,秦始皇完成统一六国的帝业。

——摘编自《法治文化〈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韩非〉》

材料二:17-18世纪,法国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急剧没落;18世纪后期,法国工业革命逐渐展开,进步的资产阶级以思想斗争的形式向腐朽的封建主义进攻。这给孟德斯鸠提出了反封建反暴政的思想主题。针对法国政弊,孟德斯鸠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移的一条经验”,其在《论法的精神》中系统地阐释了三权分立的资本主义原则。他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立法权属于议会,它代表国家意志,由人民集体享有;行政权执行国家意志,由君主行使;司法权由人民选出的人员组成的法院行使。孟德斯鸠强调三权不仅要分立更要相互制衡,突出法治原则的重要性和现实性。其理论深刻地影响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和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但其开出的解救社会的药方不过是阶级分权和分工。

——摘编自《论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韩非的思想主张,评价韩非的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孟德斯鸠所处的社会背景,请用辩证的观点认识孟德斯鸠的主张。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1638-1715)是艺术家的热心保护人,建造的凡尔赛宫宏伟壮观,富于艺术魅力。受其影响,一批富有而具权势,同时受到良好教育的上层贵族妇女邀请文人雅士到家中清谈交流,这种特殊的交际场所被称为沙龙。在那里,贵族可以公开地与受过良好教育的平民打成一片,知识分子可以得到从善如流而又百般挑剔的听众。沙龙还是重大交际的场所,巴黎的沙龙女主人曾为数位启蒙哲学家出面争取学术要职或其他显赫的地位。在欧洲,巴黎的沙龙最为著名,意大利半岛、神圣罗马帝国、英格兰也有无数的沙龙。

材料二   17世纪中叶,伦敦出现了第一家咖啡馆。到1715年,伦敦的咖啡馆数量已经超过3000家。咖啡馆的顾客以男性为主,出入其中的主要是中间阶层,也有部分手工业者和小商人,因而也更自由开放。这些咖啡馆的非正式聚会常常发展为正式的组织,这些组织往往致力于某种活动或目标,如政治改革、识字、农业、音乐、绘画、戏剧、公共卫生、废奴以及科学等。在18世纪的欧洲,几乎每一个大城市和城镇都有数百个这样的组织。咖啡馆成为人们交流思想,浏览最新流行杂志和报纸的集会场所,这些集会普遍带有启蒙运动的社交性质。

——以上均摘编自许正林《欧洲传播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法国沙龙文化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咖啡馆文化与法国沙龙文化相比,有何不同。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好像是一个酣睡的人在慢慢苏醒;宗教改革进一步表现在“上帝”问题的一种突破;在经历了笛卡尔以来整个世纪的沉思后,西欧进入到了自觉运用理智的阶段。所以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以来思想运动不断深化、不断让理性脱离羁绊的渐进、积累的必然结果。

——陈乐民《欧洲文明的进程》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宣扬自由、平等的同时,也撰写了关于人民主权的文章。启蒙思想对长久以来存在的社会、政治秩序观念构成了一系列挑战。欧洲和美洲的革命领导者都毫不迟疑地接受了启蒙思想,并将其作为自己理论依据和推翻旧的政治及社会结构的思想武器。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要指出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人物及其具体主张(任举两例即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启蒙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
2022-06-30更新 | 129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万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古代政治文明是多元政治文明现象构成的有机整体,提出了具有平等、民主、公平价值的社会理想。老子的“小国寡民”、《礼记·礼运》中描述的“大同”社会、陶渊明的“世外桃源”等,这些理想模式为政治家提供了治国安邦的借鉴和参考,更为普通人民提供了种种希望和企盼。中国古代政治活动都围绕着政治制度而展开,如科举制度、监察制度、政治信息沟通制度等。……中国古代形成了“礼乐刑政,综合为治”的政治管理理念。政治改革行为本身及其成果和积累的丰富经验也是中国古代政治行为文明的重要体现。

——摘编自谢俊春《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及其现代价值》

材料二众所周知,启蒙运动开始时,孔子已经成为欧洲的名人。一大批哲学家包括莱布尼兹、沃尔夫、伏尔泰,以及一些政治家和文人,都用孔子的名字和思想来推动他们的主张,而在此进程中他们本人亦受到了教育和影响。在欧洲,在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的民主理想的发展中,孔子哲学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通过法国思想,它又间接地影响了美国民主的发展。……以法国重农学派的权威魁奈为代表的一批启蒙学者认为,中国从中央到地方都办学校,重视教育,“有教无类”“学而优则仕”“选贤任能”和“科举考试”的教育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的基础。这一点,不仅成为他们反对欧洲贵族世袭制度的思想武器,也成为当时欧洲教育改革的一个思想来源。

——摘编自王殿卿《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与欧洲近代民主》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构成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多元政治文明因素并阐述多元因素之间的关系。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对近代西方社会的影响分析当时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格拉底主张的是一种道德主义政治思想。公民们有了良好的道德修养,就会有良好的政治行为,那么国家也就会安定。对于统治者的产生,苏格拉底并不赞成民主制,其所主张的是一种贤人政治和专家政治……孔子认为执政必以德,对于三代的尧舜禹,孔子更是极尽赞美之词……与苏格拉底不愿首先去谈论人事之外的“客观存在”方面的问题一样,孔子的政治哲学更关注的是现世生活。

——摘编自何霖《苏格拉底与孔子之政治思想比较》

材料二   宋明理学为孔孟的伦理学说提供了一个理论根据。孔子、孟子对天道讲得很少,宋代的理学家就对他们所提倡的仁义孝悌等伦理思想提出本体论的证明,从而创造出比较完整的体系。……然而……它的基本性质就是以孔孟学说为蓝本,给以自然观上的根据,进而在这个基础上发展了孔孟的学说。

文艺复兴……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文艺复兴包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使文艺复兴印上了一个独特社会的标记。总的说来,这些理想和看法中特别突出的是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

——摘编自张岱年《先秦儒学与宋明理学》、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等人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国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和苏格拉底政治思想的相同点。并依据材料二指出宋明理学和文艺复兴反映的不同的社会本质需求。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传统与现实文化之间的关系。并分析17、18世纪中外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范畴的政治、经济原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主张   

人物思想主张
伏尔泰抨击教会和专制,倡导君主立宪;提倡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认为法律就是理性的体现
卢梭提倡“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

材料二   我以为东方正从酣睡中觉醒。在中国,它表现为一种显著的反抗外族的态度,偏向“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的理想;在波斯……觉醒似乎表现为偏向民主改革的形式……非常引人注目的是,这些不满的迹象同时出现,不能纯粹归于偶然。谁知道呢?或许东方真的从其酣眠中觉醒,我们即将目睹一场数百万不满者反对寡廉鲜耻的西方剥削的起义。

——爱德华·布朗《19051909年波斯革命》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法国启蒙思想家思想主张的共同点。他们的思想主张反映了怎样的时代潮流?
(2)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方正从酣睡中觉醒”的内涵,简要分析觉醒的原因。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甄和卢梭的平等思想折射出17、18 世纪中西方社会发展的共同追求,以及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巨大差异。对旧的专制制度的反叛,同情人民的疾苦,追求社会平等是他们理论的相似之处。唐甄的思想主要是以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为基础的政治改良,而卢梭的思想则是近代民主政治的理论先锋。明清之际的中国仍然是自然经济为主,而欧洲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市民经济繁荣兴盛。唐甄仍然主张君主政体和官僚政治体制,以“人治”为主,而卢梭主张民主共和制,主权在民,依法治国。唐甄主张君民平等,庶民议政,但却从没有将主权交给人民的观念;而西方启蒙思想则强调“天赋人权”,要实现个人的自由、平等。因此,唐甄的平等思想是不彻底的、不完备的、没有形成理论体系的。

——摘编自武霞、赵毅《唐甄与卢梭平等思想比较分析》

材料二   康有为既是政治家,又是维新思想的倡导者。因为有着浓厚的传统文化背景,他擅长运用传统文化去解释西方近代文化,如“公羊三世说”即是明证。康有为把“公羊三世”比附为君主、君民共主、民主三种制度,其实质在于肯定人类社会的历史是向前进化的,由低级阶段进到高级阶段;封建专制制度必然要灭亡,它将逐步变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再进化变为资产阶民主制度。“公羊三世说”不但批判了封建专制统治的“天不变”的观念,同时也否定了维护封建统治的“道亦不变”的理论教条,为资产阶级的变法维新扫除了思想障碍。

——摘编自张婷婷《中国近代维新派启蒙思想研究》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甄和卢梭思想的异同,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思想不同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新思想的特点,并指出其作用。
2023-01-06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18世纪,西欧相继发生了一系列的思想文化运动,这些运动旨在反抗封建统治和教会禁锢,解放人们的思想。17——19世纪,资产阶级在一些国家相继进行了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革命或改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材料二   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英国公众对棉纺织品的喜爱,促使棉纺织品价格上涨,棉纺织业获利丰厚。市场的需求刺激了棉纺织业的发展,也催生了新的技术发明。从18世纪30年代提高织布速度的“飞梭”开始,在半个多世纪内,通过一系列的发明创造,棉纺织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

材料三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4——18世纪发生于西欧的主要思想解放运动并说明其与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302年法国三级会议
召开
法国三级会议召开,标志着等级君主制出现,国王获得行政权和军事权,议会获得财税审批权,国家的权力得到承认。
1532年马基雅维利
出版《君主论》
人文主义者马基雅维利发表《君主论》,较为完整地阐述了他的君主专制理论和君王权术论,对意大利长期战争分裂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实现意大利的统一的方案——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国家。
1534年英国通过
《至尊法案》
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授意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的首脑,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主张世俗王权高于教权。
1762年卢梭出版
《社会契约论》
卢梭出版《社会契约论》,主张人民是国家真正的主人,“主权在民”而不是“朕即国家”,如果政府不合人民的“公意”,人民就有权推翻它。
1789年法国颁布
《人权宣言》
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最终法国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18世纪左右,资产阶级革命浪潮席卷欧洲大陆,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纷纷涌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产生的两个阶段,并分别说明其原因。
10 . 文艺复兴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使人们开始关注人本身和现世世界,对后世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人文主义”(humanism)这个概念的内涵正在悄然发生转变。在许多人眼里,“人文主义”逐渐成为一种无须信仰神灵或者任何超自然力量的人生道德哲学,它与神学截然对立。“人文主义”被等同于运用理性和科学来观察周遭世界。然而,直至20世纪中晚期之前,“人文主义”实际上不过是一个历史学术语。在历史学家看来,“人文主义”意味着一种思想和实践传统,它在15世纪达到巅峰并迅速波及整个西方基督教世界,对现代早期欧洲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郭琳:《德性政治:对意大利人文主义思想的新诠释》

材料二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德】康德著,何兆武译《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1)根据材料一,简述文艺复兴的实质,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现代早期欧洲思想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阐述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启蒙思想家的政治主张。
2023-05-01更新 | 195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