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1 . 希腊古典人文主义是在对人性的探究与思索中逐渐形成的,其内在的本质是对人的灵魂的塑造和对理性精神的培养,倡导一种在善之普遍性原则指导下的生活。这反映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内涵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民主政治的发展
C.强调人的作用和价值
D.用理性驱散黑暗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苏格拉底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据此可知,苏格拉底主张
A.“知识即美德”
B.拯救人类心灵
C.追求生命价值
D.“认识你自己”
2018-12-25更新 | 743次组卷 | 43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第五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苏格拉底希望通过研究人自身,通过审视人自身的途径来研究自然,把客观事物的真理归结到主体的思维、意识,强调人必须从他自己去找他的天职世界的最终目的和真理。这反映出苏格拉底
A.强调道德
B.关注自然
C.推崇理性
D.倡导自由
4 . 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是趋利避害的,现在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惩罚来进行统治。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以为,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消除兽欲,即使是最好的人也难免在执政时因情感而引起偏差,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由此可见
A.两者都肯定了法律至上的原则
B.两者都限制了君主的权力
C.两者法治思想都具有理性色彩
D.两者都注重对人民的管理
2018-11-30更新 | 1518次组卷 | 34卷引用: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分校(林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8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5 . 公元前5世纪中叶,希腊社会的情况日渐复杂。智者学派以“人是万物的尺度”为依据,认为世上没有绝对真理可言;而那些保守派(以苏格拉底为代表)对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很顾忌,担心它会危及社会秩序和道德。两派争论
A.导致民主的衰败
B.引起社会的分裂
C.促进阶级的分化
D.利于思想的进步
2018-11-09更新 | 484次组卷 | 19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河南省名校2018届高三压轴第二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6 . 苏格拉底在受审时说:“如果你们指望用死刑来制止大家公开谴责你们错误的生活方式,那你们就错了……尽善易行的方式不是堵住别人的嘴巴,而是要尽力向善。这是我对你们投票判我有罪的最后告诫”。这段话体现了苏格拉底
A.反对雅典民主制度
B.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C.主张维护法律尊严
D.捍卫言论自由原则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亚里士多德认为:“使用奴隶与使用家畜的确没有很大的区别。因为两者都是用身体提供生活必需品。……很显然,有些人天生即是自由的,有些人天生就是奴隶,对于后者来说,被奴役不仅有益而且是公正的。(《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政治学》第11—12页)”。下列哪一观点符合亚里士多德的这一逻辑
A.对于不平等的人施以不平等才是真平等
B.对于平等的人施以不平等才是真平等
C.奴隶和自由人的不平等不是天生的
D.正义与否在于是否使用和奴役奴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写道:“正义,在普遍以上而言,意味着一个事物的所有的部分都实现了他们各自特殊的功能。对于人而言,正义的人是其灵魂的每一部分都做好自己的工作。进而,一个城邦的正义在于每一部分都做且只做自己的工作。”根据材料,柏拉图可能反对
A.统治者应该为被统治者的利益而统治B.正义的城邦应当由哲学家统治
C.统治者的合法性最终还是要追溯到对于知识的把握D.轮番而治使公民都能获得政治权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哲学家治国”是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社会政治建构的独创,他把理想国家的实现寄托在真正的哲学家能够掌握国家最高权力上。柏拉图的这一主张旨在强调:
A.国家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B.将法律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C.将一切教育赋予政治意义
D.人的品性是良好政治的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苏格拉底强调“哲学终极目的是改善人的本性”,认为研究自然不会使人获得真理,心灵才是万物的原因和依据。这说明苏格拉底
A.强调对道德的追求
B.关注人类社会和认识自己
C.认为理性高于感觉
D.认为知识是美德的本质
2017-10-20更新 | 20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