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苏格拉底认为,人最优越的部分就是神在人体内安放的灵魂,并用灵魂去认识自己,探求真善美。据此可知,苏格拉底
A.摆脱了神学思想的影响B.阐释了人的自然属性
C.倡导了自由平等的观念D.肯定了人的自我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亚里士多德认为:集体智慧胜于一人智慧,去寻找一个最好的人,还不如制定一个最好的法律可行些。集体智慧所凝聚的法律、公民大会的决议往往比统治者个人裁决更显正义。该主张
A.有助于转变公民大会职能B.助推雅典社会进入古典时代
C.标志着权力制衡思想萌发D.注重运用法律保障政治建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亚里士多德认为;“希腊城邦不仅是公民共同体或政治共同体,而且也是血缘共同体和宗教共同体,即也一直在强调公民与城邦之间的血脉联系、宗族之亲。”这反映出他强调
A.血缘关系是城邦建立的唯一条件B.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不断演进
C.公民价值与城邦价值具有统一性D.享有政治权力必须参与城邦事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亚里士多德认为在任何国家中总有三种成分:一个阶级十分富有,另一个十分贫穷,第三个居于中间。处于两个极端的阶级作为两个极端的经济地位都力求攫得政权,以便实行代表自己利益的寡头(贵族)制或民主制,从而各走极端。据此判断,亚里士多德主张
A.阶级分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B.城邦制度的运行不利于社会稳定
C.调和社会矛盾利于保障城邦利益
D.通过分工可实现个体价值差异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雅典德尔菲神庙的女祭司发布神谕,说没有人比苏格拉底更智慧。为了验证神谕,苏格拉底遍访名人智士,结果他发现那些自命不凡的人,其实并不真正智慧。为此,苏格拉底提出
A.人是万物的尺度B.认识你自己
C.美德即知识D.无知即罪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苏格拉底总是从人们面临的具体问题开始,“引导他们离开这种特殊事例去思索普遍的原则,引导他们思索、确信并认识什么是确定的正当的东西,什么是普遍的原则,什么是自在自为的真和美”。这说明苏格拉底(        )
A.遵循客观规律B.追求社会和谐
C.强调人的权利D.提倡理性教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苏格拉底认为,统治者并不是那些拥有大权和王位的人,不是那些由群众选举出来的人,也不是那些中签的人,而应该是那些懂得怎样统治的人。由此推知,苏格拉底
A.认为民众没有资格参与政治B.强调统治者要具备政治素养
C.否定雅典民主具有积极作用D.主张雅典完善法律实行法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学者认为:苏格拉底将自己的研究对象从自然转向社会和人类的内心世界,探讨政治、道德、社会、人生等基本问题,在生活领域建起一座真善的理想宫殿。由此可知,苏格拉底
A.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B.使人本身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
C.开创理性主义的传统D.主张知识来源于对世界的感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伯里克利时代曾通过一项关于惩治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神事不同见解者的法律,苏格拉底认为它是不公正的法律,但是当他被按照此项法律判处死刑时,却放弃了逃生的机会。据此可推知,苏格拉底认为
A.古代雅典公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公民社会责任高于个人生命
C.古代雅典居民都有机会担任公职D.雅典城邦必须保证个人自由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
A.泰勒斯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2020-02-0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彩虹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理)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