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苏格拉底将自己的研究对象转向人类的内心世界,从"美德即知识"的观点出发,提出了"德行可教",并主张"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这表明苏格拉底
A.倡导建立社会道德价值观B.强调个体的感受和自由
C.研究重点由人类转向哲学D.主张人的品德高于一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苏格拉底认为知行是一致的;道德就是知识,知识就是道德,知道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就一定能为善不为恶。没有人故意为恶。据此可知,苏格拉底
A.强调美德即知识B.指出美德源于教育C.提出认识你自己D.主张知善行善合一
3 .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说:“你们当中有些人有主宰的力量,而神在创造这些人时,掺入了黄金…有一些人由白银铸造而成,他们将作为辅助者…另外那些将成为农夫或工匠的人,则是用铜与铁打造的。”这说明柏拉图
A.对雅典民主制度持赞美态度B.强调神高于一切
C.理性思考了雅典的民主制度D.肯定了人的平等
4 . 古希腊思想家开创了不同的哲学盛世,有人以生命去捍卫人类的道德伦理秩序,为了自由地畅游于真理的世界里而不惜与死神交臂;有人从嘈杂的尘世中独辟净土,为了实现哲学家治理国家的理想而献身哲学;有人既关注人类实际生活事物,使生活、理性与德行在生活实践中统一起来,又献身于哲学与科学,成为万世宗师。他们分别是
①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②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
③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④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
A.①B.②C.③D.④
2020-12-28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16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柏拉图在谈及雅典民主制度时说:“所有这一切总起来使得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稍加约束,他们就会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到最后像所知道的,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了。”这表明柏拉图(     
A.认识到雅典民主制的弊端B.主张精英分子管理国家
C.批判公民行为危及城邦安全D.抨击雅典法律形同虚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苏格拉底拒绝讨论宇宙的性质等玄妙的问题。他说,在这些问题上伤脑筋是演滑稽戏。也就是说,哲学研究客体是毫无意义的,哲学应当研究的是人类自身。由此可知,苏格拉底
A.坚持唯物主义哲学观点B.强调人的主体地位
C.对学术研究持否定态度D.反对认知外部世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苏格拉底认为人有责任追求人格的完善,举止光明磊落,并为建设一个公正的社会而努力工作。苏格拉的这一主张
A.强调了人的理性和价值B.批判了宗教神学的危害
C.完善了雅典的民主制度D.捍卫了思想自由的原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有学者在谈到苏格拉底的信仰时说,苏格拉底对传统宗教的神的信仰、对他们的道德化以及对一个更高的完满的神的设想是同时存在的。该学者认为,苏格拉底的做法(        
A.将其思想融入了对神的信仰B.表明他已冲破宗教神学的束缚
C.否定了智者学派的人文精神D.反映了希腊商品经济的落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有学者指出,智者们的关注预示着哲学新方向,苏格拉底使这个方向进一步明确化了。他在自然哲学的尽头,调整了研究的方向。这说明
A.苏格拉底承袭了智者思想B.智者终结了自然哲学
C.希腊哲学具有更多社会性D.哲学研究远离了政治
2020-11-27更新 | 307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独特的自然能力是理性,理性是一种分辨是非善恶并趋善避恶的能力。当理性如此指导人的行为时,理性便成为德性。根据自然目的与自然能力相适应的道理,可知幸福生活必然是有德性的生活状态。下列各项中,与之相符的是
A.人要注重实利,忽略道德B.人要放弃现实生活的幸福
C.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D.人要树立顺应自然的观念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