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苏格拉底要求人们把关注的对象从外部世界转向自己的心灵,美德就存在于每个人的心灵之中,人只能研究自己的灵魂,去寻找自己心灵中固有的知识和智慧。这一思想(     
A.反对认知外部的世界B.特别不重视物质利益
C.适应商品经济发展D.法律体系比较完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苏格拉底从什么是幸福、美德、真理、正义等出发,来说服人们不要专注于对身外之物的追求,而应去改造自己的灵魂,追求真理和智慧,成为道德完善的、真正的人。为此,他提出的哲学命题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B.认识你自己
C.万物是由水构成的D.道德即知识
2022-02-15更新 | 104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普通高中2023年高二学业水平考全真模拟(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柏拉图评价雅典城邦民主政治∶"我们做一双鞋子还要找一个手艺好的人,生了病还要请一位良医,而治理国家这样一件大事竟交给随便什么人,这岂不是荒唐?"材料意在
A.主张实施精英治国B.要求建立君主政体
C.强调独立理性思考D.提倡"美德即知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这一主张
A.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B.说明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观点完全一致
C.服从城邦与珍视自由有机结合D.以个人感受作为价值标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法国学者莫尼克认为古希腊的伦理思想代表了一种道德观念的最完整形式,而这一道德观念是建立在"善"的吸引力的基础上的。下列思想符合其观点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B.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C.美德即知识D.认识你自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法庭以“蛊惑青年”“崇奉新神”两项罪名起诉并判处死刑,他拒绝了门徒们为他安排好的一切逃走机会,饮毒而死。这表明苏格拉底
A.认同和体现了理性的精神,追求思想自由
B.对雅典的民主深感失望,主张精英治理国家
C.更加强调个人主观感受,主张重塑人的道德价值观
D.对雅典城邦缺少认同感,是对智者学派的反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你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享乐,要知道,美德才是知识……金钱不能买到美德,美德却能产生一切美好的东西,这就是我的教义。”苏格拉底这一教义的提出
A.旨在强调人的思想自由
B.第一次把人类置于了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C.意在肯定人的自然欲求
D.与雅典的政局和智者的出现有直接关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苏格拉底曾说:“决不该让年轻人听到诸神之间明争暗斗的事情(因为这不是真的)。如果 我们希望将来的保卫者把彼此勾心斗角、耍弄阴谋诡计当作奇耻大辱的话。我们更不应该 把诸神或巨人之间的争斗,把诸神及英雄们对亲友的种种怨仇作为故事和刺绣的题材。” 表明苏格拉底
A.蔑视神灵权威B.求真精神强烈
C.倾向思想专制D.注重道德教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苏格拉底认为,“好的生活”必然始于对德性的追求和对自我的认识,从对外在的自然事物的关心转向到对内在的灵魂德性的关心,凭借理性与言辞认识自己的灵魂所本有的德性。这一认识
A.为理性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B.表明美德成为雅典社会主流思潮
C.有助于重建社会道德价值观D.标志着人类自我意识的首次觉醒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当东方世界诞生孔子、老子等- -批文化圣人的时候, 那里的天空也折射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希罗多德等哲人的思想光芒。“那里”是(     
A.古埃及B.古印度C.古希腊D.古巴比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