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苏格拉底的学生色诺芬同他的老师一样,认为法律的作用不能仅仅惩罚犯罪,而应该以正义的精神为指导,教育公民知晓善德和正义,从而消饵犯罪。这表明二者都
A.重视美德的社会价值B.忽视法律的现实作用
C.认识到直接民主弊端D.鼓励希腊人理性思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苏格拉底认为,人生就是一次无法重复的选择,面对无法回头的人生,我们只能做三件事:郑重的选择,争取不留下遗憾;如果遗憾了,就理智地面对它,然后争取改变;假若也不能改变,就勇敢地接受,不要后悔,继续朝前走。这一观点
A.以人的感觉判定一切B.否定宗教神话的作用
C.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D.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的理智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苏格拉底的这一主张
A.使人开始从原始宗教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
B.表明了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的同一性
C.强调了尊崇理性和追求思想自由的重要性
D.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明了启蒙的真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古希腊一位思想家认为:“‘知识’主要指认识人自己的本性。……知识是神赋予人灵魂的本性,灵魂能够实现自己的本性就有知识,即美德。人若愚昧无知,就不能认识美德,就会堕入恶行。”这位思想家
A.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B.主张由具备美德的“哲学王”治理国家
C.通过科学调查创建严密的逻辑论证系统
D.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2021-04-20更新 | 935次组卷 | 8卷引用:第4课欧洲文化的形成-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课后培优分级练(选择性必修3)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苏格拉底说:“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苏格拉底以传授知识为生,做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他的任务就是整天到处找人谈话,讨论问题,探求对人最有用的真理和智慧。这体现了他致力于
A.传授辩论、演说、修辞等技巧B.用知识和理性去认识和解释世界
C.培养知识渊博的社会道德教师D.破除封建神学对人们的思想束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孔子针对礼崩乐坏、社会动荡,就伦理和政治重建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他提出“克己复礼”,主张恢复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而柏拉图的《理想国》中说:“正义就是在国家中做正当的事,当每一个个人只作一种对国家有关的工作,而这个工作又是最适合他的天性时,这个国家就有了正义。所以这样一来,每个人不必兼做多种职业,而是各人做特殊适合的工作,……”。由此可见,孔子和柏拉图二人主张共同点是
A.强调等级,重建有序社会B.恢复国家社会的繁荣
C.构建民主和谐的社会D.重构社会道德价值观
2021-04-02更新 | 252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柏拉图认为,正义的城邦或理想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统治者应从有才能的人中挑选出来;第二,统治者阶层应过公社生活;第三,国王应是哲学家,或应该让哲学家做国王,因为只有哲学家才具备治理国家应有的知识。这一主张(  )
A.初显了理性主义的思想理念B.规划了近代民主政治的宏伟蓝图
C.否定了雅典的城邦民主政体D.促使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鼎盛时期
2021-03-16更新 | 742次组卷 | 31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南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苏格拉底说:“神特意把我指派给这座城市,它就好像一匹良种马,由于身形巨大而动作迟缓,需要某些虻子的刺激来使它活跃起来。我整天飞来飞去,到处叮人,唤醒、劝导、指责你们中的每一个人”。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A.维护公民生存的权利B.振奋城邦的社会使命感
C.抗议雅典司法的不公D.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失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苏格拉底确立了一种方法:诘问。他不知疲倦地向所遇到的任何人询问、讨论美与丑的含义。诘问方法不仅使人做有道德的事情,还使人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就是道德的。这一方法
A.普及了公民的理性意识B.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变革
C.挑战了公民大会的权威D.有利于唤醒人们的良知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