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苏格拉底即使在被自己同胞不公正地判处死刑之时仍大谈“遵道德、重公义,法律至宝,法制为贵",认为人生价值莫过于此。这说明苏格拉底
A.始终践行“美德即知识"B.对民主缺陷感到无奈
C.坚定地捍卫法律尊严D.无声地反抗社会精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孔子反对盲从,提倡“当仁不让与师”;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二者思想的一致性表现在
A.提倡民本B.呼唤仁爱C.倡导美德D.强调理性
2020-10-16更新 | 84次组卷 | 36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半考历史试卷
3 . “一种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唯有理智最为可贵。”“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这组名言反映了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是
A.追求真理,理性思考B.认识你自己C.批判神灵,挑战权威D.美德即知识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在史学研究中,人们习惯于把孔子与苏格拉底相提并论,两位圣贤在中西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大致相当,获得的尊重与崇拜难分伯仲。孔子与苏格拉底在东西方都受到尊崇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
A.生活在同一个历史时期
B.思想主张适应了时代的需要
C.思想主张中含有人文主义思想
D.都是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
2020-09-29更新 | 484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苏格拉底创立了独特的问答法,其分为三步:第一步,用诘问的方式使人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第二步,在问答中经过反复诘难和归纳,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第三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并得出结论。由此可见,苏格拉底问答法
A.具有强烈的人文色彩B.弥补了智者学派理论上的缺陷
C.以否定权威为出发点D.使理性占据希腊社会主导地位
2020-09-28更新 | 614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黄骅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古希腊一位哲学家认为:研究物质世界的构造和法则、探索外界事物的本质不能够说没有意义,但对于哲学家来说,应该有比树木、石头和星辰更有价值的问题,这就是心灵问题、道德问题。下列属于这位古希腊哲学家的思想主张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认识你自己
C.理念是万物的本原
D.真理高于一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苏格拉底与游叙弗伦在王宫前廊相遇,游叙弗伦要告自己的父亲杀人。苏格拉底开始表示不理解,但他相信,游叙弗伦告父亲是有理由的,他之所以做出控告父亲的选择,是因为他的虔诚,即对神无所隐瞒。可见,苏格拉底
A.强调神性B.注重人权C.倡导民主D.推崇理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公元前45年,罗马演说家西塞罗在《图斯库勒论辩》中说:“苏格拉底首先把哲学从天上召唤下来,寓于城邦之中,甚至引入家庭,迫使哲学思考人生与道德,善与恶。作者旨在说明苏格拉底重视
A.城邦民主政治B.人文主义精神
C.自我反思成长D.家庭环境熏陶
2020-09-17更新 | 218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与普罗塔格拉同时代以及后来的许多哲人都把人的概念指向公民群体。亚里士多德不把奴隶看做人,而把人的内涵理解为理性、城邦与自由。超越上述理解的藩篱是从希腊城邦解体开始的。据此可知,以下对古希腊对人的认识解读合理的是
A.从理性和政治的角度重视人的价值B.忽视了道德的作用
C.第一次将人置于世界的中心位置D.夸大了个人作用
2020-08-20更新 | 685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方面提出了
A.理念论B.“中道”理论C.“三段论”D.“正名”主张
2020-08-09更新 | 335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南片)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