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苏格拉底认为,“(雅典)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管理,统治者不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据此判断,苏格拉底(     
A.高度赞扬雅典的民主政治B.质疑雅典民主范围的局限
C.批评雅典的直接民主政治D.主张雅典应实行寡头政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苏格拉底认为,追寻智慧的首要前提是要承认自己的无知,也就是要保持一颗好奇的求知心和一股执着的求知欲。要排除一切有碍于追求智慧的事物,勇敢地向智慧挺进。因为,只有智慧才是终极幸福的基础和永恒的保障。这一观点
A.凸显了美德的本性是知识B.体现了理性主义精神
C.旨在激发公民的参政热情D.呈现出主观主义色彩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古希腊先哲们将研究重点由自然转向人类社会,苏格拉底要求人们发挥理性思维,追求关于某种美德的相关知识,以实现对好的、善的生活的追求。这种理念可使理性的人控制自身的欲望,从而达到自我身心的和谐状态。只有懂得运用自己理性的人才能不去做与道德相违背的事情,选择通向善的道路。

——摘编自谷雨《苏格拉底“节制”思想研究》

材料二   “节制”是荀子哲学体系中的重要概念。荀子的节制主张内涵丰富,包括限制怒、骄、惧、忧等情感,规约名利、声色等欲望,禁止争斗、巧辩等行为。作为礼乐制度下道德维度的规训,他的理念呈现出包容与和谐性,具有圆融的审美倾向。在荀子看来,节制是诸多关系的调节器,只要通过教化和引导人管理好自我的欲望,就可以实现物欲平衡。

——摘编自姜红《荀子节制思想之探析》


(1)根据材料一,说明苏格拉底“节制”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荀子节制思想的特点,并分析二人的节制思想共同的积极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苏格拉底的学生色诺芬同他的老师一样,认为法律的作用不能仅仅惩罚犯罪,而应该以正义的精神为指导,教育公民知晓善德和正义,从而消饵犯罪。这表明二者都
A.重视美德的社会价值B.忽视法律的现实作用
C.认识到直接民主弊端D.鼓励希腊人理性思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的理智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苏格拉底的这一主张
A.使人开始从原始宗教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
B.表明了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的同一性
C.强调了尊崇理性和追求思想自由的重要性
D.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明了启蒙的真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苏格拉底被马克思称为“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他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这一观点可概括为(     
A.“人是万物的尺度”B.“知识即美德”
C.“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D.“人非工具,人是目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苏格拉底曾说:“真正为正义而奋斗的人,要想苟全性命于须臾,除非在野不可。”可见,苏格拉底认为
A.人要积极参与政治B.知识就是美德
C.直接民主存在缺陷D.人是万物的尺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写道:“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下列观点与该诗句最为契合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B.社会秩序建立在约定上
C.“美德即知识”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2021-01-27更新 | 40次组卷 | 30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而柏拉图则提出“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据此,三人的思想反映出
A.人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B.神学对城邦的控制渐趋松动
C.人的理智与道德本性的统一D.雅典民主的局限性日渐暴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苏格拉底在面临死刑的执行时,其弟子克力同劝他逃离监狱遭到拒绝,苏格拉底说道∶"我们必须考察是否应当这样做。我这个人只听从那经过反思后在我看来是最好的论点,不光是现在,而是一向如此。"这反映了苏格拉底
A.强调个体的自我感受B.注重维护公民的权利
C.秉持理性至上的原则D.赞同雅典的法律判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