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的背景和核心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欧洲某一时期,舞剧通常的情节总是由四个部分组成:天性的美好,天性的凹陷,大悲痛下英雄的出现以及天性的复活。此类舞剧情节设计迎合了
A.理性主义下的社会价值观B.宗教神学束缚人性的需要
C.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思潮D.现实主义艺术流派的发展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代,指历史上以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为依据而划分的某个时期,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1859年在其长篇历史小说《双城记》感叹“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中国诗人艾青(1910—1996)在其《艾青诗选》中写道:“我所经历的时代,是个波澜壮阔,绚丽多彩的时代。”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外近代的某一个历史时期,以“ 的时代”填充能反映其时代特征的词语或短语,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412年,意大利锡耶纳市颁布禁奢法令,在前言部分强调“无论是富裕还是贫穷的市民,都需要制订相关法令来抑制其过度消费,这既是为其私人财富积累着想,也是为城市共同体的利益和荣耀着想”。这一法令
A.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的诉求B.促成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萌发
C.旨在反抗罗马教皇经济压榨D.符合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需求
4 . 某教科书在介绍文艺复兴运动时写道,“也许黑死病最令人惊讶的结果,是欧洲社会的几个世纪的复苏,即使在瘟疫肆虐最为疯狂的时候,在艺术家和作家的作品中都可以明显地感觉到那种复兴精神。”该观点
A.认为文艺复兴的发生带有偶然性B.强调重大灾难对思想勃兴的影响
C.从全球史角度解释历史发展动因D.通过细节考证探究历史事件真相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书·武帝纪》记载:“今诏书昭先帝圣绪,令二千石举孝廉,所以化元元,移风易俗也。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汉武帝又大力提倡儒学,把五经教育官方化,在中央设五经博士,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地方上,各郡国都设立学官,教授儒学,宣扬忠孝之道。

——摘编自陈辉《秦汉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转变及其借鉴意义》


(1)根据材料一,归纳汉武帝宣扬忠孝观念的主要途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作用。

材料二   在西方学者看来,文艺复兴时存在着这样的价值取向:“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从中世纪时代对灵魂全神贯注的得救,转向渴望用他们获取的金钱去谋取城市积极的生活和享受现世的快乐……因为在他们看来,接受生活的挑战比天国的许诺更激动人心。”阿尔伯蒂、马基雅维里等人文主义者,都相继从不同角度论证和阐述财富不仅仅能给人以生活的幸福,更重要的是确立社会的尊严地位。同时,人文主义者强调:人生的目的是现世的享受而不是死后的永生。

——摘编自梁民愫、吴佳娜等《近代西欧转型时期的人文主义价值观》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人文主义价值观与同一时期西欧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材料三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以后,面临着迫在眉睫的民族危亡,价值观念的变革呈现出一个高峰。知识精英看待“天人之辩”时,不再把“天”(自然)理解成超人的主宰(上帝、神),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幅机械论的宇宙图式……梁启超说道:“若何而自勉为优者适者,以求免予劣败淘汰之数,此则纯在力之范围,于命丝毫无与者也。……故明夫天演之公理者,必不肯弃自力不用而惟命是从也。”

——摘编自高瑞泉《近代价值观变革与晚清知识分子》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甲午战后知识分子价值观变革的主要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