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教改革的背景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有学者指出,在16世纪的宗教改革中,与法国主要任务是批判世俗的封建制度及为它服务的天主教理论不同。德意志的首要任务是依靠世俗封建诸侯的武装驱逐罗马教廷于国之外。据此可知,该时期(     
A.德意志尚未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B.法德两国宗教改革的内容完全不同
C.德意志实现民族独立的需求更迫切D.德意志的宗教改革不批判天主教会
2 . 有学者称:他(马丁路德)所要求的是教会必须专注于传扬上帝的话语,教会应当认识到自身是上帝话的工具而不是救赎的通道。因此,在失去属灵权威之后,教会自然更不应该掌握世俗性的司法和政治权力,那么中世纪教会对政治权力和治理的介入和干预也就失去了基础。下列选项与该学者观点一致的是(     
A.强化了教会对人们的思想控制B.世俗王权与基督教会权力的并立
C.基督教会的救赎作用不可替代D.宗教改革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3 . 16世纪初的德国虽被称为“神圣罗马帝国”,但有名无实。德国农民要交什一税,还要受高利贷的盘剥,其中罗马教会是最大的放贷者。马丁﹒路德严厉批评罗马教会,“教会应该发光,为俗世的人做一个模范。但他们倒行逆施,作恶盘剥”。他呼吁“让德意志的皇帝作一个真皇帝”,以德意志民众和世俗政府之力来纠正这一弊病。上述材料意在说明马丁﹒路德这一行动
A.促进了德意志民族意识形成B.推动了信仰得救的理念之传播
C.动摇了基督教会的统治地位D.引发了一场关于赎罪券的辩论
2022-05-12更新 | 2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高考及选考科目5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4 . 1648年,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参与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起草,和约承认彼此的主权和平等,认为政治和外交事务应由各个国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而不是服从想象中的帝国、教皇,或是任何其他至高无上的权力。这一条约的签订
①开创了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
②推动欧洲国家宗教统一局面的形成
③说明主权国家成为国际关系的主体
④使国际法应用范围扩展到亚洲和非洲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基督教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重要分支,该分支认为应用希腊文的《圣经》原初版本来代替教会长老、亚里士多德和中世纪学者的注疏。基督教人文主义者的这一做法
A.实质上与路德宗教改革精神--致B.旨在推动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C.从根本上否定了,上帝的权威D.是为了破除人们对《圣经》的崇拜
6 .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热情讴歌充满人性要求和感性魅力的生活态度,并追求现世幸福和享乐,西欧宗教改革思想家们却将这视为奢靡和不道德。然而,二者却又共同推动了西欧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的过渡。这是因为他们都
A.重新审视人,冲破了传统的束缚
B.提升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C.反对神学,重构了人与神的关系
D.沉重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
2021-07-08更新 | 10888次组卷 | 117卷引用:浙江省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有学者认为,16世纪开始的欧洲宗教改革把基督教社会按统治者的宗教偏爱而划分,把世俗和宗教权威合到一起,因而把世俗制度扩大至整个民族。同时,人们不仅知道有其他种族的人民,而且也知道有各种不同的语言、趣味、文化习惯和宗教。这说明欧洲宗教改革后
①产生了各种新兴的基督派别   ②实现了人与社会的双重觉醒
③出现教会从属于国家的趋势   ④形成了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在近代,欧洲经济最发达、工商业最活跃的地区,恰恰是新教徒占上风的地区。如果你绘制两幅地图,一幅标示出16、17世纪资本主义发展最快的区域,另一幅标示出新教徒在人口当中占比较高的地区,那么这两幅图基本上会是重叠的。这说明
A.神权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B.思想解放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C.欧洲而临经济与文化的变革D.宗教改革发端于经济发达地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