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的启蒙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把教皇比作“两只脚的禽兽”,把教士称作“文明的恶棍”的是(     
A.康德B.培根C.伏尔泰D.卢梭
2023-06-0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第四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竞赛历史试题
2 . 卢梭说:“私有制和不平等的产生使自然状态发生变化,自然法不能发挥它的功能,于是全体人民约定,‘我们每个人都将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建立起一个共同体,人们仍然像以往一样的自由”。这一言论体现了(     
A.社会契约论B.自然权利说C.权力制衡说D.人民主权说
2022-07-1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卢梭曾在其作品中描述了一种比摆脱强制的自由更高层次的自由。这种自由有着更高层 次的利益追求,希望在一个统一的公共社会中享受道德生活的欢娱。个人与社会越融为 一体,个人就越“自由”,个人的权利就越有保障。个人有“权利”选择加入该团体。由此 可知实现更高层次自由的途径在于
A.恪守个人与国家的契约关系B.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C.通过国家机器对人权的保障D.以法治来促进社会公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749年,狄德罗集中一批志同道合的人,通过编纂出版《科学美术与工艺百科全书》传播知识,向反动的宗教和社会势力发动了猛烈进攻。从此,以这部书的撰写和出版为中心,形成了法国启蒙运动的高潮。据此可推知这部书
A.使自然科学逐渐摆脱神学束缚B.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C.宣扬科学精神但排斥人文主义D.为法国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欧洲某一时期政治新思潮存在三种主权学说,第一种坚持开明君主个人握有主权,第二种要求对主权加以分割,以防止任何一个权威变成专制权力,第三种坚持主权在民,又强调主权不可分割。这三种主权学说的代表人物按顺序对应分别是
A.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B.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C.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D.孟德斯鸠、卢梭、伏尔泰
6 . 中、法两国都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17世纪的中国出现了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大著名思想家,18世纪的法国则涌现出了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举世闻名的大启蒙思想家。中、法两国思想家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A.倡导理性主义,批判封建教会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2021-03-22更新 | 323次组卷 | 55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伏尔泰认为,在古代东方文明与近代西方文明的对比中,即使是在辉煌的路易十四时代,西方也黯然失色。那么,昔日先进的东方文明,后来为何被西方文明超越了呢?在伏尔泰看来,这源于这些国家不思进取,不愿意突破旧有的模式。伏尔泰以中国为例,指出"一是中国人对祖先留传下来的东西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崇敬心,认为一切古老的东西都尽善尽美;另一原因在于他们的语言性质,中国人发明了印刷术,却不采用西方的活字和铸字技术,中国人制造了火药,却用来过节"。与之形成对照的则是俄国,俄国在彼得大帝的锐意改革下,国力大增,并确立了欧洲强国的地位。

——摘编自吴星辰、穆祥臣《从绝对的信仰到理性的弘扬——伏尔泰(风俗论)思想研究》

材料二   中华民国成立之后,袁世凯鼓吹复古思潮,复辟帝制,引起了李大钊、陈独秀、鲁迅、钱玄同、胡适等人的反思,于是,他们奋起批判复古思潮,这也引发了新文化运动。

当钱玄同走出"国粹主义"思潮之后,便由一个复古主义者迅速转变为激烈的反传统主义者。这种转变体现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和对西方文化的全盘接受,对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参与,也全面地展示了他的这种取向。

1918年,钱玄同在《新青年》发表文章说∶"我对于一切学问事业,固然不'保存国粹',也无所谓'输入欧化',总之,趋向较合真理地去做。"他对国人的呼唤呐喊,就是要国人从蒙昧之中惊醒,再也不要故步自封、妄自尊大了。有读者投书《新青年》称赞∶"钱玄同先生,我最佩服他,他是说话最有胆子的一个人。"

———摘编自张顿《钱玄同∶领时代风气,从自我否定开始》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伏尔泰和钱玄同对不同时期中国文化的共性认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伏尔泰得出这一认识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钱玄同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所引领的"时代风气"的转变有何意义。
2020-11-29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人的自由分为两种:自然自由和社会自由。人类必然要从自然状态过渡到社会状态,而自然自由在社会状态下就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政治自由,政治自由的政治状态为人类最完美的状态。据此,卢梭意在说明
A.政治自由的内涵及其重要性B.人民主权利于实现政治自由
C.确立民主政治需推翻君主制D.社会契约论是启蒙思想核心
2020-09-05更新 | 884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河南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思想的演进和技术的进步,深刻影响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一段独白

材料二   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以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

材料三   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的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

材料四,当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在欧洲大陆上造成血腥和暴力的悲剧时,在英国发生了一个变化,这个变化,使得围攻巴士底狱和滑铁卢战役在相形之下似乎无足轻重了。……全部近代历史上没有别的事件曾更惊人地影响了普通人的生活。

——(美)海斯《世界史》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欧洲历史上哪两次思想解放运动?材料一所反映的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材料二中对“人”的认识有何新的发展?
(2)材料三中所说的伟大人物有哪些?这些人物提出的一系列思想原则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这些原则有哪些?材料中所说的“法国行将到来的革命”是指什么?
(3)材料四中所说的“这个变化”是指什么?写出这次变化中“惊人地影响了普通人的生活”的一件事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家庭就是社会的雏形,统治者是父亲,子女是人民,婚姻家庭的出现,意味着个人应该努力学习做一个合格的公民;以前任意解释自由的人,要按照与自己不同的原则行事,听从自己的喜好之前要请教自己的理性。”这表明卢梭
A.主张自由婚姻的神圣至上
B.赞赏封建社会的家庭伦理
C.崇尚符合理性的家庭关系
D.强调浪漫主义的婚姻追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