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的启蒙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伏尔泰认为:“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卢梭认为:“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这表明两者都
A.主张开明君主体制B.倡导反抗君主专制统治
C.重视社会公共道德D.强调权力分配与制衡
2022-06-08更新 | 176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第二十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卢梭认为: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一思想
A.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武器B.发展了三权分立学说
C.推动了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D.违背了社会契约理论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社会契约论)中,卢梭认为个人的“人”是通过“一个最初的约定”而成为人民的,个体通过约定结合成政治共同依即国家,由此。他们成为主权者一个集体的生命。主权的标志是立法权威,人民主权体现在“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那根本就不是法律"。卢梭的人民主权观对后来的主权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非同寻常的深刻影响。他所生活的法国在随后发生的革命中接受了人民主权理论,并将之付诸政治实践。

——摘编自刘练军《人民主权理论的思想史叙事》

材料二   他虽然也关注控制政府控制权力问题,但他把这个权力直接交给“人民",交给立法权,但直接民主甚至在民族国家诞生以前就缺乏可操作性。同时。他的“公意"“强迫自由”“绝对主权”等理论也很容易被政客、独裁者、专制主义者、法丙斯分子所利用。他们假借公意之名推行强暴之治。良好的原则走到了反面。法国大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抽象原则被滥用的可怕结果。大革命期间实行的大会制被证明是一种无法操作的政体。

——摘编自郭为桂《论卢梭人民主权理论的限度及其现实归依》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的内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
2021-03-1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新乐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孟德斯鸠认为,立法、司法、行政之间恰似“石头、剪刀、布”,相生相克,分权制衡,应该能够很好地治理一个社会(国家或者国家之下的行政单位)。这一构想
A.遏制了独裁政治形成B.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
C.最早在法国付诸实践D.易造成行政效率低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某思想家认为:只有在人民主权状态下才能真正实现人民的自由。“人生而自由”是其著作第一章中的第一句,该思想家是
A.伏尔泰B.孟德斯鸠C.卢梭D.狄德罗
6 . 卢梭曾说,“理性欺骗我们的时候太多了,我们有充分的权利对它表示怀疑;良心从来没有欺骗过我们,它是人类真正的向导”,“人类一旦成为理性的奴隶,和受神权摆布一样可悲”,我决定在我的一生中选择情感这个东西“。这说明卢梭
A.带有浪漫主义的倾向
B.背离了启蒙运动的宗旨
C.力图摆脱宗教的束缚
D.科学地诠释了启蒙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启蒙运动时期,某一学说的灵感来源于生物学中的生机论学说。生机论不是把有机体看成机器,而是视之为力求维持动态平衡的不断变化的实体。该学说的核心思想是
A.人民主权
B.社会契约
C.天赋人权
D.分权制衡
2019-06-13更新 | 151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历史试题(衔接班)
8 . 孟德斯鸠认为,全体人民直接参与立法,“在大国是不可能的,在小国也有许多不便,因此人民必须通过他们的代表来做一切他们自己所不能做的事情”。该言论表明孟德斯鸠
A.主张人民接受现有政治地位
B.反对给予人民选举权
C.认为人民无力行使司法权
D.主张民选代表行使立法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出身贵族他“并不主张实施民主政治,他认为本身所属的贵族阶级能够更好地制衡君主,从而避免专制统治”。其认识和见解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
A.美国进行的制度创新
B.中国传统的政治体制
C.古代雅典的民主体制
D.英国当时的政治体制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关于教育的内容,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人们只有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苏格拉底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
——启蒙历史网论坛
材料二 马丁路德说“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我不能也不愿意撤回任何意见。”
——启蒙历史网论坛
材料三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提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的人。
——《伏尔泰语录》
材料四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利单独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利,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利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利既调节配合,有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的原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格拉底的主要主张有哪些?这些主张体现了什么精神?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马丁路德的“意见”是什么?这些“意见”产生了什么影响?
(3)概括材料三、材料四所体现的主要思想及其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4)以上思想家提出的思想主张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有什么共同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