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的启蒙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在启蒙思想家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思想分歧,特别是卢梭……与伏尔泰,可以说是形同水火.势不两立。”卢梭与伏尔泰对立的最主要表现是
A.是否信仰上帝B.代表不同阶级利益
C.倡导不同的政体D.对私有财产态度不同
2 . 小明在阅读卢梭的文章时,看到一句话:“没有一个人富得能够购买他人,没有一个人穷得被迫出卖自己。”对此,小明不甚理解。请你帮他分析,上述言论表明了卢梭
A.强烈反对财产私有制
B.主张废除资产阶级私有制
C.向往小农经济社会
D.反对贫富悬殊而不反对私有制
3 . 伏尔泰说:“公民能够使用自己的笔就像使用自己的声音那样,我们中的每一员都拥有这些好处,即用自己的笔向全民族发出声音”可见,伏尔泰
A.强调思想自由
B.反对封建专制
C.主张社会契约
D.提倡人人平等
2018-02-08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历史期末调研历史试题
4 . 在历史上,自由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国历史学家伊迪丝·汉弥尔顿说,古希腊人走在人类的前面,那时人们可以自由地进行思考并发表识见,于是“世界第一次有了思想自由”。
材料二   明朝后期,李贽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性(即本性)者,心所生也,亦非一种已也。”“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材料三   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谁大胆思维,谁就有自由。孟德斯鸠认为:自由只能在国家的权力不被滥用的时候才存在。
材料四   1895年3月,严复在谈到西方国家富强原因时指出:“苟求其故,则彼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20世纪初,严复指出:“特观我国今处之形,则小己(个人)自由,尚非所急……所急者乃国群(国家)自由。”
(1)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古希腊产生思想自由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李贽的主要观点。 其社会根源是什么?
(3)材料三中伏尔泰与孟德斯鸠关于自由的观点有何不同?分析他们产生这种思想的共同经济根源。
(4)根据材料四概括严复关于自由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严复发表以上言论的背景。
2016-11-18更新 | 4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2011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三角路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罗斯福总统要求国会批准对日宣战,当时联邦参议院82票对0票通过,众议院388票对l票通过。为保护投反对票的那个女议员的人身安全,国会专门派人派车,护送她上班、回家。她在1973年去世,国会大厦前竖立起她的雕像。该事件体现的思想与下列哪位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最为接近
A.孟德斯鸠:“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于同一人或同一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
B.康德:“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
C.卢梭:“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所不在枷锁之中。”
D.伏尔泰:“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6 . 时代变革要求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文化,同时思想文化创新是时代变革的先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说古代中国由科举制度孕育的士大夫群体有着较多的一致性的话,那么到了近代因内忧外患,则使得这一群体差异性日渐突出。士大夫中最早显示出这种差异性的就是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人,他们是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先觉者、先行者。

——闾小波《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

材料二只有这些作家所处的时代和国家的极其特殊的原因,才能解释作家们的事业,以及这项事业的成功。伏尔泰精神久已问世;但伏尔泰本人只有在18世纪在法国才能真正居支配地位。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士大夫群体“先觉”“先行”的表现和社会影响。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伏尔泰本人只有在18世纪在法国才能真正居支配地位的原因。

2018-03-09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二启蒙运动源自人们对基督教神学教条的开始怀疑。怀疑的缘由主要有两大发现:一是新大陆的发现,二是地球在围绕太阳转。《圣经》居然对这两个事实只字未提!一下子就发生了信仰危机。

材料三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宗教改革比文艺复兴“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2)依据材料二,分析启蒙运动发生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归纳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诸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

2018-02-0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湖北大学附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黄仁宗《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古今图书集成》统计的烈女节妇人数

“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

——《朱子语类》

明清时代,《内训》《古今列女传》《规范》等女教读物铺天盖地,明清帝王都曾下过不少诸如此类的诏书、制文。

材料三   在伏尔泰的心目中,“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政府……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中国的政治体制又是和儒家道德原则结为一体的。这种政治与道德的统一,也为对现实不满的法国人提供了一种榜样”。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依据材料,分析“烈女节妇”由少到多的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伏尔泰高度赞赏中国儒学的原因。并指出伏尔泰的认识有何局限?
2019-02-2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湖北省荆门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伏尔泰赞扬孔子“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是超越基督教教义的最纯粹的道德。其赞扬孔子的主要意图是
A.借助孔子道德反对基督教神学思想B.宣传平等思想构筑近代社会理念
C.借助孔子思想倡导建立共和制D.利用中国道德政治批判西方现实
10 . “行政权力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一观点可能出自(     
A.霍布斯B.洛克C.孟德斯鸠D.卢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