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的启蒙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柏拉图认为,国家的三个阶层即统治者、武士和生产者,它们各自的德性应该是智慧、勇敢和节制。统治者的职能是依靠智慧,理性地管理国家;武士的职能是发挥激情,勇敢地保卫国家;生产者的职能是节制欲望,安分守已,努力劳动。

——摘自张志伟《西方哲学十五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柏拉图的国家观念。结合所学分析形成上述观念的原因。

材料二11世纪末至13世纪末,基督教神权国家观成为国家观念最显著的特征。

15、16世纪,法国政治思想家让。博丹第一次提出将主权视为国家的根本属性,主权是超乎公民和居民之上、不受法律限制的最高权力;国家则是由许多家庭及其共同财产所组成的、具有一种最高主权的合法政府;

16、18世纪,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观念逐渐发展起来。英国思想家洛克强调代表人民意志的议会主权至上。卢梭的“人民主权说”成为西方不可超越的主权理念……在国家权力结构中“人民意志”被赋予更高的地位,为国民对于民族国家的认同与效忠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姚璐《全球化背景下国家观念的嬗变》

(2)依据材料二,指出西方“国家观念”的发展历程发生了哪些演变?结合所学分析发生这些演变的原因及意义。

材料三

(漫画注解:希特勒以“牙医”的身份出现,对着座位上仅剩下的一个病人(英国)喊道:下一个!墙上的帽子写着波兰、挪威、丹麦、比利时、法国……最后一顶帽子是英国,作为病人的英国手中拿着一把和医生一样的钳子。)

(3)材料三中图1到图2,是德国一步步摆脱“凡尔赛体系”的严格限制,把战争带给欧洲的过程,请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过程?图3表明英国的对德政策发生了怎样明显变化。

材料四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在其回忆录中写道:“有必要寻求一条道路,它既能考虑到欧洲国家的安全需要,又能使包括德国在内的西欧得以重建,经过这条道路,我们也将逐步地获得置身于世界各自由人民之中的平等地位。”

(4)据材料四,阿登纳当时寻求什么样的“道路“?

2018-05-13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天津市南开中学2018届高三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官吏腐败问题一直是老百姓关注的热点话题,为了防止官员腐败,大批网民提出对重要官员加强监督与制约,观察下面两幅漫画,要从理论上查找这种制约主张,你最好查阅(     
A.《政府论》 B.《论法的精神》
C.《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D.《九十五条论纲》
2020-10-2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西欧人文精神不断发展,科学与理性的阳光照亮欧洲大陆。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中的这位哲学家是谁?简要评价他的思想。

材料一   根据中世纪(奥古斯丁)的观点,男人和女人不但无法凭借自身的努力去取得个人完善,甚至进行这种尝试都是错误的和有罪的。人类必须完全服从神的意志。……人文主义者则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和生活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奋斗来达到个人的自我完善。因为个人有达到上述目标的能力。

——M.佩里主编《西方文明史》(上卷)


(2)依据材料一,简要说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与中世纪基督教思想的不同。

材料二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3)启蒙思想家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提倡理性主义。简要归纳材料二中所体现的思想及学说,并举一例说明这一学说的运用。
4 . 关注人,重视对人的思考和研究,是贯穿西方思想史的一条主要线索。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观看漫画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绘画作品一扫中世纪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展示了人性的美。下面的三幅不同时期以圣母和圣婴为题材的绘画作品。

材料三   17、18世纪的法国兴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出现了许多的启蒙思想家,他们对“人”提出更理性的学说,其中孟德斯鸠在《罗马盛衰原因论》提到“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既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1)材料一漫画中的这位哲学家是什么派别的?他是谁?简要评价他的思想。
(2)材料二中,反映了文艺复兴的什么核心思想?哪幅绘画作品最能体现这一思想?你的依据是什么?
(3)归纳材料中孟德斯鸠的思想内容,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请列举另外两位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名字和主张。

2019-02-0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永济市永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的箴言,因为他相信。人只有依靠自知之明,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

——摘编自[美]理查德.·塔纳斯《西方思想史》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认为:人的幸福不在天国而在尘世,不在来世而在现实生活世界,在现实生活世界,凡是人所具有的,我作为人也应该具有。

——摘编自韩庆祥、王勤《从史艺复兴“人的发现”到现代“人文精神的反思”》

材料三 伏尔泰认为,必须要按理性行事,不能让人陷于无知中,挣扎于谬误中。生活在暴政下,过不幸的日子。他们相信,理性的阳光必将冲破迷信与专制的漫漫长夜。给人们带来光明与幸福。因而启蒙思想家所掀起的启蒙运动,使18世纪成为“哲学的时代”“理性的时代”“光明的时代”“批判的时代”。

——摘编自李宏图《“理解启蒙运动”的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格拉底幸福观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文艺复兴时期的幸福观。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时期幸福观的特点。
6 . 近代以来,对理性主义的不断弘扬与反思,促进人类社会走向和谐进步。阅读材料:

材料一   伏尔泰认为,必须要按理性行事,不能让人陷于无知中,挣扎于谬误中,生活在暴政下,过不幸的日子。因此,要在理性的引导下,要用理性来批判专制王权、封建特权和宗教神权,实现人的权利、自由和平等。

——李宏图《什么是启蒙运动》

材料二   启蒙主义思想的理论对粉碎政治暴政的枷锁和削弱那些丧尽天良的教士特权起了促进作用。但同时,对个人自由的限制也在日益增长。当这种文明与启蒙的潮流扩展到整个欧洲,带来了双重影响。同时又是道德的堕落与文明的丧失。

——摘编自刘玲《高中历史启蒙运动一课的教学探究》

材料三   在这种情况下,18世纪文明所开出的许多花朵必然走向它的反面,在下层社会中的被文明和理性所压抑的宗教情绪,那种个人的自由和情感在法国大革命后释放出来,并演变为19世纪的浪漫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

——陈锐《略论欧洲启蒙运动的历史和本质》

材料四   如果没有爱的情感的基础,理性就不可能真正培养人。在社会生活中,情感与善良则引导我们去服务于公共利益,而理性则可能激励自私之心。卢梭对意志与情感的张扬,并不意味着否定理性。他信赖活泼而充盈的理性,反对的是那种把理性置于人性之上并反过来压制人性的观念。

——刘莘《卢梭与启蒙理性批判》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伏尔泰的思想主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明与启蒙的潮流”指哪一思想解放运动?概括这一思想解放运动的双重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19世纪的浪漫主义”追求的价值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此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艺术代表作。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应如何处理理性与情感的关系?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17世纪英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18世纪下半叶英国发生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现代化启动。继英国以后,18世纪法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启蒙运动的中心从英国转移到法国,并达到高潮,引发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博爱”的民主精神传遍欧洲……19世纪德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德国是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之一,她仅用40多年时间(1871—1913年)就成为欧洲头号工业强国。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2.知识经济与现代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图一、二、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和图四人物的成果。

(2)据材料二,概括世界科学中心发生的三次转移。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思想解放与科技进步的关系。

8 . 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人文主义思想逐渐发展成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强大思想武器。阅读下列图片,然后回答相关问题。

图一《神曲》                                 图二 马丁路德                  图三 孟德斯鸠
(1)上述三幅图反映了14世纪以来欧洲历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分别是指哪些历史事件?它们能够兴起的相同根本原因什么?
(2)图一反映的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3)图二马丁.路德拉开什么运动的序幕?这场运动有何影响?
(4)图三人物的代表作什么?其作品中最主要的观点是什么?
2018-01-2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理)试题

9 . 中外思想成果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黄宗羲认为古代君主“不议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但自秦以后,君反客为主,“视天下人民为人君囊中之私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君臣关系应该以“天下万民为事”。“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封建法制是“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都出于君主一人一姓的“利欲之私”,“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

—《明夷待访录》

(1)据材料一,概括黄宗羲的主张

材料二人们在建立国家时,每个人通过契约把所有的权力都转交给了集体,在由这样的契约所建立的国家里,所有的人在政治权利方面都是平等的,人民集体经常表达出来的意志成为“公意”,它构成主权,主权即公意的运用。人民的主权是至高无上的,神圣不可侵犯。它必须由人们直接行使,不能被代表,它是统一的,也不能被分割。政府是主权者的执行人,应该执行人民的意志,受人民监督。政府官员是人民的公仆,人民有权任用和罢免他们

—卢梭

(2)据材料二,概括卢梭的观点,并分析卢梭与黄宗羲主张的根本不同。

材料三观察下列各图,回答问题:

(3)四幅图片分别反映了哪些思想潮流?从图1到图4反映了近代中国怎样的时代主题?

2018-08-01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第四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模块检测历史(文)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历史——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里士多德在他们之前也说过,人根本不是生来平等的,而是有些人天生是做奴隶的,有一些人天生是来统治的。亚里士多德当然是对的,可是他却因果倒置了。
——卢梭《社会契约论》
美国首都华盛顿原是一片荒芜人烟的灌木丛林。国会大厦位于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白宫和联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15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如下图)。

材料二
“法国从美国人那里学来的是革命的理论,而不是他们的政体理论,是他们一刀两断的气魄,而不是修修补补的艺术。”
——(英)约翰·达尔贝格—阿克顿《法国革命演讲录》
(1)材料一反映出卢梭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华盛顿的城市布局体现了美国怎样的政治信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法两国宪政进程的不同特点和两国民主政治的共同本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