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的扩展、影响与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康德这样定义启蒙:“启蒙就是人类摆脱自我招致的不成熟。不成熟就是不经过别人引导就不能运用自己的理智。如果不成熟的原因不是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运用理智的决心与勇气,那么这种不成熟就是自我招致的。”这说明康德认为启蒙运动就是
A.人身的自由
B.主权在民
C.思想的自由
D.社会契约
2018-05-01更新 | 287次组卷 | 36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越秀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勒鲁说:“法国革命把政治恰当地归结为三个神圣的词:自由、平等、博爱。”……而它们的直接来源,就是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则以一种无与伦比的群众动员的伟力把这些普世伦理确认为一切政治制度的合法性源泉。

——《欧洲启蒙运动讲义》

材料二拿破仑这些实在的成就使他受到普遍的欢迎。……大多数人则都因为他结束了骚乱和建立起了一个可信任的、强有力的政府而向他欢呼。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诉求以及主要思想武器。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拿破仑在改造法国方面有哪些“实在的成就”

2018-04-20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4月浙江省瑞安中学选考历史高三人民版必修三疑难练习3.27日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与文艺复兴相比,启蒙运动在反封建斗争方面的突出特点是
A.要求摆脱天主教会神学的束缚
B.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
C.矛头直接指向封建专制制度
D.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
2018-04-08更新 | 231次组卷 | 15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分水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回头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62年,隐居在巴黎近郊的卢梭完成了他最为人知的著作——《社会契约论》,这部著作以“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开头,阐发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建立于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关系,一个完美的社会是为人民的“公共意志”所控制的重要观点。……卢梭还正式出版了一部关于道德问题的充满激情的感伤小说《新爱洛绮思》,似乎欧洲的所有妇女和一半男人都为之落泪。人们常说,浪漫主义伴随着这部小说而诞生。

——摘自【美】克里斯蒂安松《文件中的历史》等

材料二18世纪晚期,工厂制度出现了。钟表、机器和车间的规定创造了新的劳动节奏。产业工人一般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2至14小时。他们还要面对时时刻刻的严格监督,打个盹或是和同伴说句话都不行。男人、女人和孩子加紧生产,工资却很低,没有完成定额就要受到惩罚,无论是机器还是工序都没有考虑安全因素,因此早期的工人总是要面临发生事故致伤甚至致死的风险。19世纪30年代,有学者一语揭破:“在这里,文明表现了它的奇迹,文明的人几乎变成了野人。”

——据【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等整理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17、18世纪体现人文主义发展的启蒙思想内容。

(2)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上半叶,启蒙思想家倡导的社会理想与现实出现了强烈反差。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欧洲社会“理想与现实”反差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简述19世纪上半叶欧洲工人阶级和科学社会主义者在机器轰鸣声里的抗争与思索。

5 . 有学者认为,在1763-1871年的一百年间,德国人占据了西方文明的鳌头,哲学上、艺术上都产生了极盛的成就,下列能够作为代表的是
A.康德、贝多芬
B.卢梭、贝多芬
C.卢梭、莫奈
D.康德、毕加索
2018-03-06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16-2017学年9+1高中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加试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代戏曲取得了极大的繁荣。汤显祖作为明代最伟大的剧作家,他认为“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他的昆曲剧本《牡丹亭》是一部“以情格理”的杰作。

——摘自黄建华、任丽青:《明代的城市文化》

材料二有的学者把明末反封建礼教称之为“启蒙思想”或“启蒙主义”;汤显祖也被认为是“深具启蒙思想的人”。这就容易使人们错误地以为16世纪明末的反封建礼教、主张个性解放的运动类似于发生在欧洲18世纪的“启蒙运动”。……我认为,上述两种运动不仅在表现形式、而且在实质内容上都有不同,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是以“唤起”理性为特征,而16世纪明末的反封建礼教的运动是以唤起人们的情感释放为特征。

——北大教授汤一介《启蒙在中国的艰难历程》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明代昆曲发展进程中的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2)如何认识16世纪明末的以礼教运动和启蒙运动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不同认识:一种认为明末反封建礼教与欧洲18世纪的启蒙运动表现形式及其结果都不同;另一种则认为明末反封建礼教与欧洲18世纪的启蒙运动相似。结合所学,请您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并予以阐述。(只列观点,不加阐述不得分)

2018-03-02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16-2017学年9+1高中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西方人文精神经历了起源、发展等几个时期,长期影响着西欧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下列这些人文思想主张,按其提出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
①“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肯定人的欲望,讴歌人性
③自然权利学说
④人是自由平等的,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③①④
D.④③②①
8 . 【加试题】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指出:“没有人可以想象一个存在于没有时间与空间的世界中的物体,因此他强调没有时间与空间,经验就是不可能的,这两者先于一切”。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知识来源于人的经验
B.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知识来源于人的理性
C.知识是人类同时透过感官与理性而得到的
D.知识是人类运用自己的理智进行独立思考
2017-12-10更新 | 106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建人高复2017-2018学年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9 . 启蒙运动在反封建方面远远超过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
A.彻底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
B.为资本主义近代社会制度提出了设想
C.否定专制王权,追求民主自由
D.影响涉及亚洲、拉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者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这段话的实质是
A.追求理性至上
B.反对一切权威
C.宣扬人人平等
D.维护社会正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