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的扩展、影响与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康德认为,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人的行为虽然受客观因果的限制,但是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据此可以得出
A.德意志启蒙运动强调道德
B.启蒙思想是以道德为核心的
C.理性主义是康德的核心思想
D.康德强调人的自由是有限的
2019-01-06更新 | 115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5届浙江江山实验中学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卷
2 . 直至19世纪初,德国人还自嘲说英国拥有海洋,法国拥有陆地,而德国只有“思想的天空。”德国在拥有“思想的天空”方面主要成就是:
①拜伦创作《西风颂》
②薄伽丘写出《十日谈》
③贝多芬创作九部交响乐
④康德创立“批判哲学”
A.①②③④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2018-12-14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浙江省杭州2019届高三上学期模拟卷十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认为:“启蒙运动不仅对抽象推理和空想方案持批判态度,而且还为重新发现人性的隐秘方面——欲望和情感,奠定基础”。这里所说的“发现人性的隐秘方面”所引发的社会思潮是
A.早期人文主义
B.理性主义
C.自由主义
D.浪漫主义
4 . 历史上许多学者对于“人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等哲学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回答。下列主张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③“人非工具”
④“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③④②①
5 . 一位西方艺术家的画作有诸多时代性突破:将亚当和夏娃的人物比例放大,将代表神权的天使比例缩小并置于背景之中;通过画中人物的肢体语言和表情神态烘托画面的悲剧气氛。这些突破蕴含的思想主旨是
A.反对宗教信仰
B.否定专制王权
C.提倡人性解放
D.追求科学理性
2018-09-17更新 | 1293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9届高三嘉兴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教学测试 历史试题卷
6 . “所有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不承认超自然力量的存在,认为一切外界事物都是可以被认识的,而认识外界的工具是科学,科学可以解释一切。但人如何得到科学呢?通过学习,通过教育,人接受教育而得到改造,将理性的力量释放出来。”材料中“这些人”是指
A.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学派
B.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
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
D.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领袖人物
7 . 思想解放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宗羲主张限制君权,其理论依据却是依据古礼制,不脱离天理之说与纲常伦理之教,却正是源于主流思想儒学,并没能真正解决反专制、限君权的理论基础问题。其思想存在着无法摆脱的内在自相矛盾,缺乏理论的自治性,只是一种对旧理论作并无新哲学基础的阐发。

而启蒙思想之反专制思想是基于新勃兴的理性主义思考,其限制君权的手段不是恢复古制,而是采取新的手段——分权而达到制衡的目的,其理论基础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中强调的人民主权说,其最基本的价值观乃是天赋人权说。启蒙思想是理性主义的重大发展……并非经由旧的统治思想

——天主教思想的异端发育而出——丁翀《源头活水来自哲学高度》

材料二有历史学家称,启蒙运动是一个英国问题,又有历史学家认为启蒙运动是一个法国问题,还有人认为启蒙运动本质上是一个德国问题

——刘建伦《文化史模块教学的几点反思》

材料三“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

——康德(1724——1804年)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两个观点,分别说明其产生的经济根源。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黄宗羲限制君权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角度分别指出“英国问题”“德国问题”的各自的时代背景,并指出“本质上是个德国问题”的含意。
(3)指出据材料三康德所说的这“一场革命”应该可以指向中国近代史的哪次革命?20世纪初中国又是怎样解决康德提出的这个问题的?
8 . 思想解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推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伏尔泰心目中的文明大国近似开明的或合乎情理的专制国家。他认为应由服膺理性的开明练达的少数人(国王和他的顾问)掌握统一不可分割的国家主权。出生相当卑贱的卢梭则大声疾呼,人性中最好的品质,诸如善良、无私等都是自然的产物,他渴望有一个人人都能觉得自己是其中一员的共和政体,同时强调主权“统一不可分割”。

——据《世界文明史》《现代世界史》等整理

材料二   在《新青年》的影响下,北京青年学生于1919年1月创刊《新潮》杂志,介绍西洋思想,批评时弊,在青年学生中颇有影响。1919年7月少年中国学会成立,并在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建立分会。青年学生创建的这些新式刊物和进步团体,推动着启蒙运动不断高涨。

——据刘祥英《五四新文化运动》、人民出版社《历史·必修第三册》整理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比较伏尔泰和卢梭政治主张的异同点,并说明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
(2)材料二中的“启蒙运动”指代中国哪一历史事件?结合1919年的史实,概述“启蒙运动”不断高涨的表现。
9 . 文艺复兴时期,马洛笔下的浮士德是在魔鬼的引导下,享受了24年纵情声色的世俗生活,最后把灵魂交给了魔鬼。启蒙运动时期,歌德笔下的浮士德把灵魂抵押给魔鬼,利用魔鬼的力量体验人生的欢乐与悲伤,被上帝拯救,灵魂归于上帝。可见
A.文艺复兴凸显了个人理性
B.启蒙运动时期宗教性更强
C.启蒙运动丰富了人文精神的内涵
D.两个浮士德都处于中世纪蒙昧中
2018-06-22更新 | 128次组卷 | 16卷引用:考点17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备战2019年浙江新高考历史考点一遍过
10 . 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彼特拉克主张“以人学对抗神学”,康德强调“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可见
A.民主法制是人类的共同诉求
B.社会中功利主义色彩浓厚
C.人们逐步摆脱了宗教的束缚
D.人们对自由事业不懈追求
2018-05-09更新 | 965次组卷 | 61卷引用:2015届浙江杭州二中高三高考仿真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