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的扩展、影响与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晚明以及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潮由早期人文主义思潮和实学思潮所组成。晚明的人文主义忍潮以李贽等人为代表,强调人自心自性的醒悟,宣扬离经叛连,要求人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要求行为自由;鼓吹人欲、私欲,要求物质利益:肯定心性元别,要求平等。晩明及明清之际实学思潮的构成和理论观点比较复杂。其中的一些人,如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唐甄等,提出一些超越儒学传统观念的具有启蒙性质的新的政治思想和经济思想。在政治思想上,批判封建君主专制,主张众人共治、民众是天下的主体,要求对君权和政府权力加强舆论监督和制约,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在经济思想上,提出“工商皆本”的革命性命题,为工商业发展制造典论,为工商业者改变社会地位辩护。

——摘编自张显清《晚明社会的时代特点》

材料二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史上资产阶级最伟大的思想文化革命运动,它以理性的利剑刺向封建制度的心脏——专制制度和宗教神学。启蒙运动者不仅攻击的目标十分明确而且宣扬的中心也非常清楚,唯物主义成为启蒙思想的精髓,自然神论或无神论成为他们的最高信仰,科学及其运用成为行动的指南,自由、民主、博爱是他们政治的憧憬。卢梭代表小资产阶级思想,提倡“主权在民”、社会契约论和民主共和制。伏尔泰捉倡理性和“理性王国”,主张三权分立、君主立宪或开明君主制。恩格斯指出,启蒙运动“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了国人们的头脑”。它为法国大革命这次“壮丽的日出”拔开了迷雾,提供了理论式器,清理了场地,设计了蓝图。

——摘编自陈紫华《启蒙送动一一思想文化上的一次资产阶级大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明至明清之际主要思想家的思想特点,并指出其思想实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指出晚明至明清之际早期启蒙思潮与近代西方启蒙思想对社会转型的不同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歌颂世俗蔑视天堂,肯定“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蒙昧主义,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科学为人谋福利,教育要发展人的个性,要求把人的思想感情和智慧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摘编自胡炳章、吕学芳《文化的视界》

材料二   启蒙运动一开始是以温和渐进的方式集中在思想领域,对理性思想的高扬使它实现了西方思想和文化向现代的转换。但也应该看到这些思想对社会影响的程度是巨大且深刻的,经历了启蒙运动的西方文明再也不同于从前。占主宰地位的专制主义政治制度陷入了守势,要求废除王权,建立民主政体,还政于民成为政治思想成为主流。要求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自由和平等成为随后西方人民斗争的动力和目标,一个具有极大进取精神和不断发展的西方社会出现在了人类舞台上。

——摘编自徐新《西方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时期政治思想的内容,并分析启蒙运动对西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3 .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独立之初的美国名义上是一个国家,但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所谓的邦联……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必须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才能建设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国家,促进美国的繁荣发展。华盛顿等美国资产阶级领导人也深受启蒙思想影响,不赞成建立一个君主制国家,希望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共和制国家。

——摘编自虞崇胜《政治文明论》

材料二   欧洲把合众国的建立视为明证:启蒙时代的许多思想都是切实可行的……歌德曾经若有所思的对美国称道说:“美利坚,你的那个大陆胜过我们的这个旧大陆。”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独立之初美国的国家体制及其弊端。美国后来又是如何确立共和制国家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合众国的成立践行了哪些启蒙思想。歌德为什么说美洲大陆胜过了旧大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对自由的追求是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目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处处提倡人性和人权,重新思考人和神的关系。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尽可能走上一条自由发展之路。人文主义者指出天堂不在来世,而在现世。他们公开申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路德的思想和教会成了自由的旗帜,因为路德的原则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他将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开放的、可以按照自己心愿与神对话的信仰方式,使基督教徒获得了自由,特别容易在德国和欧洲流行开来。更为重要的是,新教置宗教和教会于政府行政和国家法律的掌管之下,从而消除了教会对于世俗权威的威胁,社会又恢复了它的秩序。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在卢梭看来,权利绝不是建立在暴力和强权之上,而只能建立在自由的契约之上。因此,社会契约是一切政治自由与权利的来源。康德则认为自由的个体具备自己决定自己的性质,在理性世界中,自己的意志成为主人。自由既要求不受别人约束,同时又不去约束别人,自由需要服从于理性的“法则”和“要求”。

——摘编自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据材料二,分析宗教改革运动在追求自由方面的进步。
(3)据材料三,概括卢梭和康德关于自由的观点。
2021-10-20更新 | 172次组卷 | 5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18届高三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希腊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文学、戏剧、建筑、艺术、哲学和史学诸多方面都留下了不朽的作品,是西方文明的起源,更是对后世欧洲文化的发展有着很大影响。希腊神话是西方神话的起源,但即使在希腊神话和史诗中出现的神们,也往往失去了头上的灵光和尊严,而人格化地具有了人的衣食住行和人的喜怒哀乐,体现了更多人的品格,就连被称为“众神之父”的宙斯,也干出不少的风流事。正如高尔基所说“在希腊,所有神都住在地上,和人相似,举动和人一样。”

材料二   著名的《世界史纲》作者威尔斯说过这样的话:“希腊人的思想经过长期的积聚,他的创造力达到了惊人的高度,二十三个世纪以来,在明智的人的心目中,一向是他们从过去得到指导和鼓舞的灯塔。”也可以这样认为,包括希腊人本观念在内的古典史学的遗产,也是两千多年来,“指导和鼓舞”西方社会前进的“灯塔”。

——摘编自章百家、朱丹《古希腊的人本思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神话中所蕴含的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并说明古希腊人文主义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对推动欧洲社会变革产生的影响。
2021-10-1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豫西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编纂(四库全书》是继修纂(古今图书集成》之后的一次更大规模的举动。这部大型丛书,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下诏有计划地征求当时国内所有存书起,共花费了十三年时间,集中了大批人力、物力修纂而成。它主要是对重要文献的分类编排与汇辑,它的主要用途是仕途举子学习和参考之用。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却没能收录其中。作为一部丛书,延续了自晋、隋以来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共编辑了从古到当时的3457种著作,计有79070卷。编纂这部大丛书,出力最大的是纪昀,而所动用的抄写人员有一一千五百余人。《四库全书》前后共抄写七部,另外还有副本一部。非编纂(四库全书》,收书3503种,同时也销毁和删改旧书图书3100多种。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1751年至1772年,狄德罗编写的《百科全书》汇集了伏尔泰、卢校、霍尔巴赫等160余位作者的智慧结晶。这部书采用了百科全书的形式,反映了当时的一切科学成就,宣传了科学和理性,起到了批评迷信和反对专制的作用。下表为《百科全书派》主要作者及其编纂条目表:


——摘编林硕(从<百科全书><四库全书>:比较透视十八世纪中法文化差异》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书编纂的相同之处并分别对两书的编纂进行评价。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书所透视出的中法文化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2021-09-11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00年之后的欧洲航海探险时期,欧洲人的思想和技术与亚洲、美洲和大洋洲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发生碰撞。这些碰撞留下了运送者和接受者,作为在一场文化改变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参与者。但是,如果你认为文化记忆系统只为保存和促进“传统”服务,那将是一个错误。维持一种有活力的文化系统,意味着不断筛选新的观点,再用形式表示,将它们变成社会大众所接受的知识容器。过去的文化不断发生改变,正如今天的文化样。文化记忆系统的功能是协商、调解这些变化。

——摘编自菲利普·李·拉尔夫《世界文明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自由主义的人权观是个人主义的。这一主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人权的享有主体只能是个人,不能是任何集体,否认国家、民族等集体拥有自决权、和平权、环境权、发展权等集体权利。第二,个人主义的另一个体现是,个人的权利高于集体诉求,个人权利构成了一套权威性的约束,国家等任何共同体都不可以假借公共利益之名侵犯个人权利。

——摘编自刘明《自由主义人权观的人性基础及其局限》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处于不同时代的两个特定社会之间,近代西方社会和古代希腊社会,我们观察到了连续的特征,我们可以将这种连续关系喻为“血缘”关系。雅典民主政治在国家政治原则、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国家决策方式和公职选举、任期等方面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深刻的积极影响;以人文主义为核心具有人文精神的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则是西方思想史上三大思想解放运动,有关“人”的解放因此成为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

——编自【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

材料二   法国启蒙运动既是启蒙时代的核心和高潮,也受到之前英国科学、政治的影响。那么,为何18世纪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呢?经济上,自路易十四始到路易十六大革命前夕,法国经济状况并不差,尤其是上层社会和商人们非常富足,这些贵族要么自己去做研究和思考社会问题,要么资助其他的精英去做。政治上,这时的法国变得专制,被剥夺权利的地方贵族逐渐集中到巴黎,有了议论政治和交流思想的机会。文化上,三位国王都重视科学和文化的发展,这让法国成为一个文明的国度。启蒙思想能在法国迅速传播,还要感谢印刷术。印刷术让伏尔泰和狄德罗给法国人上了开启民智的课程,让孟德斯鸠和卢梭将未来社会的设想传播到远离巴黎的偏远地区。

——摘编自吴军《文明之光》(第四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西方社会”与古代“希腊社会”在哪两个方面存在着连续的“血缘”关系。结合所学,从““人”的解放”的角度,分别用一句话说明智者运动、文艺复兴运动的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18世纪启蒙运动的中心”形成于法国的原因,并结合所学,指出“科学、政治”领域对法国启蒙运动影响最大的两个英国人。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西方的人文主义通常表现为“古今之争”,它最初表现为一种复古主义——人文主义者和宗教改革家都试图用古代的权威来取代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到了17世纪以后,随着理性的振兴和科学的崛起,它在18世纪的法国思想界表现为一种用理性来颠复信仰的激进姿态。启蒙思想家们把眼光投向了未来,明确地以一个先进的新时代来与落后的旧社会相抗衡。

——摘编自赵林《理性与信仰在西方启蒙运动中的张力》

材料二   (启蒙运动思想家)保障人权和实行法治的主张,崇尚知识、提倡科学的态度,以及对未来理性社会的种种设想,都已超出了国界,跨越了时代,有着非常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他们卓越的见解为欧美的民主进程奠定了思想基础。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关于近代西方的人文主义“古今之争”的观点,并结合史实对观点进行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启蒙运动对“欧美的民主进程”的深远影响。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