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北宋山水画追求形似,客观地把握山川的自然风光,而元朝山水画追求神似,与北宋初年讲究写真形成鲜明对比。倪云林曾如此描述元朝山水画:“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由此可见,元代山水画(     
A.强调主观情感的抒发B.与社会现实关联不大
C.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D.反映出文人地位低下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关于自画像,《后汉书》中就有相关记载,但遗留下来的画迹极少。现存最早的自画像则是宋徽宗赵佶的《听琴图》,此画是以描绘具体事件为主的群像画。元代赵孟頫《自写小像图页》通过环境来烘托气氛表达主观感受的做法,在后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明代波臣派曾鲸在继承粉彩染传统技法的同时,汲取西洋画的某些手法,形成立体感强的独特画法。大多数画家的立意构思都将“我”的因素融进大自然,用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这和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的观念不无关系。

——摘编自刘爽《中国自画像的演变》等

材料二

中国古代女性在画作中对自我的表达极其有限,其写真附着于男权话语的审美观念,处于“被观看”的境遇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中国各地纷纷开办女校,中国第一批接受现代美术科班教育的女性诞生。民国时期学习西洋美术,训练学生人物写生,自画像成为了当时女性表达自我、书写个人精神的一种图式。在近代女画家谱系中,郁风是以女杰形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郁风是三四十年代活跃于抗战救亡宣传战线上的战士,其自画像《风》通过对面部表情的细致刻画使人物富有冲击力和紧张感,表达了处于民族危机中画家本人所蕴含的革命热情和战斗精神。

——摘编自彭哲敏《近代中国女性自画像的形象建构与自我书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自画像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女性自画像的变化及原因。
2022-08-01更新 | 312次组卷 | 6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宋徽宗在皇家画院考试出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一般画家多画岸边泊着一条空船,舷边蜷着一只鹭鸶,或船篷上栖着一只乌鸦。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画家要表达题中“无"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由此可知,当时(     
A.文人画强调了精神与意境B.宫廷画严重脱离社会现实
C.画院考试受程朱理学影响D.画家追求法度而忽视个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东晋书法家卫铄在《笔阵图》中指出,“每为一字,各象其形”,在运笔时“横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撇如陆断犀象。折如百钧弩发。竖如万岁枯藤。捺如崩浪雷奔。横折钩如劲弩筋节。”这一主张
A.表明书法艺术开始进入自发阶段B.反映了讲求法度的楷书步入盛世
C.说明理学推动书法尚意风气盛行D.体现出取法自然的传统艺术精神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如图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该作品体现了

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
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
2020-07-08更新 | 12200次组卷 | 126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六十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下图是南宋赵孟坚的《墨兰图》。画中自题诗曰:“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发一两茎。”诗中流露了作者借物舒怀、孤芳自赏、清高脱俗的情趣。该画属于
A.风俗画B.文人画C.宫廷画D.山水画
2019-01-01更新 | 341次组卷 | 45卷引用:新疆昌吉州行知学校2023届高三1月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文同是北宋著名画家,其诗、文、字、画俱佳,尤其墨竹画成就空前,开创了新的画派。这种画派被后世称为
A.人物画
B.文人画
C.风俗画
D.宫廷画
8 . 中国山水画的整体面貌有一个明显的审美特征,那就是呈现出一种静穆、含蓄、玄淡、浑芒和中庸柔和之美,极少有浮躁不安、剑拔弩张的火气与刚猛之感。这表明中国山水画
A.营造纯真温馨的氛围B.注重写意甚于写实
C.表达文人政治追求D.体现鲜明的儒道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唐代张彦远在其美术通史著作《历代名画记》中,将品评绘画的标准分为五等,即“自然”、“神”、“妙”、“精”、“谨细”,认为“自然者,为上品之上”、“失于自然而后神,失于神而后妙,失于妙而后精,精之为病也,而成谨细”。这反映出张彦远的绘画理论(        
A.强调以山水画为精髓B.与文人画的思想一致
C.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D.重视绘画的教化功能
2017-04-15更新 | 231次组卷 | 19卷引用:新疆和田地区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扬州八怪”是一群聚集在扬州的画家共同形成的一个画派,也称“扬州画派”。清朝中期,扬州富裕的盐商喜欢用活泼的、有生命力的绘画来装饰家园,扬州画派就是中国富有的商贾支持绘画的重要见证。扬州的画家们继承了明朝城市市民绘画的传统,把书法、诗歌、绘画与篆刻融合起来,趣味表现更加自由,颜色更加鲜明,有活泼积极的入世精神。据此,可以判断“扬州八怪”的出现
A.标志着绘画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B.完全摆脱了文人画的影响
C.反映商品经济发展后的市民文化需求D.反映了清朝君主专制弱化
2017-03-08更新 | 555次组卷 | 17卷引用:新疆石河子二中2018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