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戏曲艺术、乐舞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A.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B.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
C.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缤纷D.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
2022-12-19更新 | 306次组卷 | 31卷引用:山东省滕州一中、枣庄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元杂剧作家通过戏剧中“修齐治平”实践历程来塑造理想人格,颂扬穷困环境中固穷守志的道德品格,困厄境遇中经济天下的入世精神,以及面对艰险时知天命、尽人事的刚健人格。据此可推断元杂剧(     )
A.旨在宣泄文人不满情绪B.标志戏曲艺术走向成熟
C.蕴含儒家精神D.塑造英雄形象
3 . 京剧起源于“朱子桑梓”安徽,很多曲目都体现了历代徽州人对传统道德的尊重,如《将相和》的爱国和谦让精神,《铡美案》中包公的正义等。在徽商的运作下,徽班的伶人抛弃门户之见,徽调与汉调合流,一个新的剧种诞生。材料主要说明京剧
A.是徽调与汉调合流而成
B.徽商的运作起到了决定作用
C.标志中国戏曲艺术成熟
D.建立在深厚中华文化基础上
4 . 清人李渔《闲情偶寄》载:“(元杂剧)其事不取幽深,其人不搜隐僻,其句则采街谈巷议。即有时偶涉诗书,亦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语调之文,虽出诗书,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这反映了元杂剧
A.缺少精练的艺术特色
B.具有非常鲜明的生活化特征
C.实现了诗书的平民化
D.较好地发挥了社会教化功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中记述道:“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辞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由此可见
A.戏剧表演的内容都是历史事实
B.戏剧反映了当时农民的心声
C.戏剧发挥了对民众的社会教化功能
D.戏剧与文人学子的教育形式相同
6 . 京剧的前身徽剧,原以二簧调为主,兼唱昆腔、四平调等,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80大寿,徽班进京演出,后留在北京民间,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发展为今天的国剧。据此可知,京剧艺术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B.文武兼修,角色齐全
C.贴近生活,联系百姓
D.政策鼓励,题材广泛
2016-12-13更新 | 148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7届山东省滕州市二中新校高三上期第三周周清检测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神是人,鬼是人,人也是人,一二人千变万化:车亦步,马亦步,步行亦步,三五步五湖四海”。这说明的是
A.浪漫主义的灵动风格B.中国书画的写意特征
C.现实主义的典型塑造D.京剧表演的虚拟艺术
2016-11-27更新 | 435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东枣庄三中高二10月学情调查历史试卷
8 . 《大众日报》2008年刊载《关公何以战秦琼》一文,提到中央电视台“中国京剧研究生班十年汇报演出”的节目《蔺相如》中的布景道具问题,请判断符合史实的是
A.蔺相如府中厅堂上悬挂着一幅山水画B.厅堂楹联上有草书写的古诗
C.渑池会上秦王和赵王用青铜器皿喝酒D.书写的古诗是杜牧的《泊秦淮》
9 .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了下列图片,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①图片是研究古代戏曲艺术的有力史料
②傩戏蕴含着中国古代戏曲的萌芽
③杂剧融合了昆曲、秦腔等形式
④三幅图片依次体现了其艺术形式出现的先后顺序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016-11-18更新 | 3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山东省枣庄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