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戏曲艺术、乐舞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朝野并存、五方杂处的京师文化,使它融会了宫廷趣味与民问精神、南方风情与北方神韵。就创作而言,虽然没有出现过能与关汉卿相婕美的大家,但它的意义在于民众喜闻乐见,能寓教于乐。这里的“它“应是指
A.宋词
B.元曲
C.明清小说
D.京剧
2019-04-09更新 | 471次组卷 | 22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2019-01-30更新 | 4550次组卷 | 13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宋以来的民间戏曲小说,凡是才子佳人的题材,男主角必定是个读书人,多半是秀才。但才子若要抱得美人归,实现大团圆,必定得进京赶考,考个状元。这反映了宋代以来
A.市井文化反映社会价值取向
B.主流思想借助戏剧传播
C.文学作品推动科举制发展
D.读书做官成为社会风尚
2019-01-07更新 | 470次组卷 | 37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是对下列中国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
A.书法
B.绘画
C.杂技
D.戏曲
2018-09-29更新 | 170次组卷 | 4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下列有关元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
B.散曲是兴起于唐朝、繁荣于元朝的新诗体
C.多用来抒发失意愁闷的情怀
D.代表人物有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等人
2018-07-21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2018-06-09更新 | 11878次组卷 | 16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清廷从政治标准出发,多次颁布法令,对民间戏曲进行干预,禁唱词曲;同时,清政府尤其是乾隆后期又召集民间不同的戏班进宫演唱,供他享乐。清廷的上述做法(  )
A.使京剧艺术带有强烈的阶级性
B.使京剧在当时具有雅俗共赏性
C.改变了戏曲的教化和娱乐功能
D.客观上为京剧的产生提供了空间
2018-02-06更新 | 349次组卷 | 33卷引用:青海省西宁二十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卷
8 . 清人李渔在评论元代杂剧时说:“其句则采街谈巷议,即有时偶涉诗书,亦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虽出诗书,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由该评论可知
A.满足统治阶级宴乐需要B.适应市民阶层的诉求C.元代杂剧缺乏精品D.社会环境相对宽松
9 . 走一个圆场就代表着人行千里路,来一个趟马就象征着马过万重山,手持一把扇子就象征闲散之人,握着马鞭就代表马存在,穿红绿蟒就是在宫廷或富贵人家。这反映了中国戏剧
A.,时空自由的特点B.表演受限制于舞台
C.内容丰富文武兼备D.象征虚拟的表意性
2017-12-13更新 | 201次组卷 | 20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2010年11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医针灸”和“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有关京剧的表述错误的是
A.是商品经济发展和地域文化交融的产物
B.比较全面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
C.把中国古代戏剧艺术推向了成熟
D.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