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等科技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18世纪以来的三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84年的一天,英国国王前来参观瓦特和他的合伙人博尔顿开设的工厂。国王问博尔顿正在忙什么,博尔顿说:“陛下,我正忙于制造一种君主们梦寐以求的一种商品。”国王不解地问这商品到底是什么,博尔顿回答说;“是力量,陛下。”

——《大国崛起》

材料二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是19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也是整个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仅奠定了电力工业最重要的基础,而且宣告电磁学作为一门统一学科的诞生,为电磁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标志着新的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即将到来,使现代电力工业、电工和电子技术得以建立和发展。

——程亚桐《论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历程》

材料三   一位学者评论道:“对于爱因斯坦的科学天才有助于揭示的物理世界的比较深入的洞察,应该找到它的首次应用。可是这一应用不是用来改善人们的福利——爱因斯坦对此甚为关心——而是用来生产威力无比的破坏工具,这的确是悲剧性的。同样具有悲剧色彩的是,他整个一生都忠实地为没有战争的世界而奋斗。可是在历史令人啼笑皆非的迂回曲折中,他竟然会帮助给人类幸存构成最严重威胁的原子弹提供科学基础。”

——人教版教材《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博尔顿所回答的“力量”,概述在这一“力量”推动下,英国社会在19世纪中期形成的独一无二的的国际地位及其举办的国际盛举。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者,概述该发现是“19世纪最伟大的发现”的主要依据,并由此归纳出“新的工业革命”之特征。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写出1905年爱因斯坦“揭示物理世界”的科学成就,并说明爱因斯坦的悲剧所在。综合上述材料,用一句话概括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022-05-19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征的胜利是在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正确领导下取得的,它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具有战胜任何困难的无比顽强的生命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长征的胜利,是一曲响彻云霄、震撼神州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凯歌。长征中红军所表现出来的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革命必胜的信念和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继续前进的强大动力。

——摘引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二     只有自信的国家和民族,才能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行稳致远。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但我们必须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我们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有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引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写出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的会议名称,并简述长征胜利的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归纳21世纪以来中国在海洋技术方面所取得的尖端科技成就。伴随着现代科技进步,5G全媒体时代也随之到来,概述全媒体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
2022-12-15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一模)历史试题
3 . 理性以各种方式推动了历史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牛顿把时间和空间归结为神的意志。康德把神意视为先验,而空间与时间的概念又是先验的。一旦躲进了先验的神山,我们物理学家就无能为力了,要把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从先验的神山上拉下来,用我们的经验来检验它们。

——聂运伟《爱因斯坦传》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爱因斯坦如何把“神的意志”拉下来?

材料二   启蒙运动一开始是以温和渐进的方式集中在思想领域,对理性思想的高扬使它实现了西方思想和文化向现代的转换。但也应该看到这些思想对社会影响的程度是巨大且深刻的,经历了启蒙运动的西方文明再也不同于从前。占主宰地位的专制主义政治制度陷入了守势,要求废除王权,建立民主政体,还政于民成为西方社会政体的主流。要求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自由和平等成为随后西方人民斗争的动力和目标,一个具有极大进取精神和不断发展的西方社会出现在了人类舞台上。

——摘编自徐新主编《西方文化史》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思想”,简析启蒙运动对西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材料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争双方总是千方百计研制新型武器以制服对方,客观上必然要求大力发展军事科学技术,要求科学技术上有所突破。因此,战争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大战中发展的先进军事科学技术又为战后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准备了条件。另外,战争中大力发展的、技术先进的军事工业部门,到战后有相当一部分转向民用,从而又促进了战后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摘编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3)列举二战中出现的用于军事领域的科技成就。根据材料三,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021-03-02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儿童作为传统史学的边缘“人”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古代希腊的社会和家庭里,儿童是父母的私有财产,生杀予夺之权悉操于父亲之手。柏拉图认识到了游戏在儿童生活中的意义,亚里士多德针对弃婴的习俗,要求制定法规,禁止放弃婴儿(但畸形或残疾者例外),他认为“七岁以下儿童应受家庭教育”。

——摘自学佳等《西方儿童观的历史演进》

材料二   直到12世纪前后,中世纪的艺术还未涉及儿童,也没有表现他们意愿。我们宁愿认为,这是儿童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地位的表现。从罗马程式的世界到13世纪末,儿童没有自身的特点,只是身材缩小的承认。15、16世纪,意大利出现了很多表现儿童天真、可爱的世俗画,儿童逐渐被发现。17世纪以后,现代家庭观念在欧洲出现,孩子被看做是家庭中的重要成员,父母亲自抚育孩子并重视培养亲子关系、关注子女教育成为当时英国的新风气。18世纪,卢梭在“自然主义”教育观的基础上提出了“解放儿童,尊重儿童”口号,其教育学著作《爱弥儿》打开了科学研究儿童的大门。

——摘编自(法)科利普·阿利埃斯《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

材料三   20世纪以来,现代媒介化社会已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实空间环境,儿童作为重要的社会构成,必然身处同样的文化语境,童年—儿童的生活亦是在其中展开的,因此现代社会经由传媒提供给儿童的相应的精神生活,也即儿童文化的生成、传播和接受方式必定暗示了童年生活的各种症候。同学校、家庭等带有社区性质的环境相比,具有社会性的大众传媒对儿童的影响或更深刻持久。

——引自网春鸣《新媒介环境下的文化症候》


(1)根据材料一归纳古希腊人对儿童的认识,并结合所学说明希腊儿童是如何被培养成合格的城邦公民。
(2)阅读材料二,说明15世纪以后“儿童逐渐被发现”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社会性的大众传媒”具体有哪些形式,并简析其对儿童的影响。
2020-10-12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五校(杭州二中、学军中学、杭州中学、效实中学、绍兴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印度公司)是一个具有法人和政治地位的团体,在任何时候都是以伦敦公司和印度总督的名义在印度群岛进行贸易。他们及其后继者在法律上都有权拥有、购买、接收和保留土地、租金、特权、自由、管辖权、特许经营权以及任何种类的财产继承权。东印度公司及其后继者有权在15年的任期内,享有完全独占东印度贸易的自由和特权,可以自由在东印度的所有岛屿、港口、城市、城镇进行贸易。

——摘译自《伊丽莎白女王授予东印度公司的特许证》(16001231日)

材料二   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现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相隔万里的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可以说,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

——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印度公司”的性质,并概括该公司在这一时期的主要作用。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现代科技革命的领衔技术,并分析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
2022-04-02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瑞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测试历史试题
6 . 发展、合作、共赢是人类文明前行的必由之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电成了工业化国家重要的动力来源。电梯的出现可 以使人们将楼层加高,由此建筑业快速发展,摩天大楼得以出现;有了电,有轨电车和 地铁出现,带来城市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电自身具有正负极性,利用这些性质可以让物 质发生化学变化,由此催生了许多新的产业并引发传统产业的革命,如冶金业在没有电 之前,人类只能生产金、银、铜、铁、锡和铅等少数金属,而且很难做到精纯。但是有 了电之后,冶金业迎来新的发展,产生了其他金属和合金的制造。电还影响了各种电器 的发明,改变了社会生活。

——摘编自吴军《文明之光》

材料二   1819 世纪以来,一些欧洲的社会学家以西方工业社会为对象,研究 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 ……帕特里克 ·奥布莱恩认为,就欧洲的工业化 历史而言,“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对 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

——据《欧洲经济发展》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电力广泛应用带来的影响, 结合所学指出该时期生产组织形式发 生的变化并做简要评价。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角度概述 18— 19 世纪欧洲“从传统社会到 现代社会”转变的主要表现。请指出帕特里克•奥布莱恩观点的不合理之处并说明理由。
7 .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深刻地影响了人类文明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科学诞生的时代是世界历史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恩格斯说,这个时代“国王的政权依靠市民打垮了封建贵族的权力,建立了巨大的、实质上以民族为基础的君主国,而现代的欧洲国家和现代的资产阶级社会就在这种君主国里发展起来……拜占庭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抄本,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希腊的古代:在它的光辉的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意大利出现了前所未见的艺术繁荣……旧的世界的界限被打破了;只是在这个时候才真正发现了地球,奠定了以后的世界贸易以及从手工业过渡到工场手工业的基础,而工场手工业又是现代大工业的出发点。教会的精神独裁被摧毁了,德意志诸民族大部分都直截了当地抛弃了它,接受了新教”。

——据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等整理

材料二   牛顿接过了伽利略传来的接力棒,并最终完成了科学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巨大飞跃。既然牛顿可以借助理性发现规定着自然世界运动的法则,那么启蒙知识分子们也可以运用理性来发现规定着人类社会的法则。这种信念反过来激发他们通过理性谋划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渴望。其中,持自然神论的学者谴责宗教中的非理性因素,抨击任何形式的有组织的信仰,鼓励人们去探索自然物质世界。理性、希望、进步,这些都是18世纪那个激进的时代中的流行词。

——据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等整理

材料三   二战促进了科学技术的革命。战后科技革命对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是战后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标志。信息技术将世界各个角落连接起来,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

——摘自王斯德《大学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用史实概括说明“近代科学诞生的时代是世界历史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指出与古代科学相比,近代科学在研究方法上的新变化。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阐述牛顿如何“接力”伽利略,并简析近代科学和启蒙运动的关系。
(3)写出与二战紧密相联的尖端科学技术。综合上述信息,联系所学,概括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把人类社会带入的三个时代。
8 . 工业,尤其是制造业是一国发展之本。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全球工业10

——40的概况及特征


工业体系概况特征
工业1.018世纪60年代一19世纪中期,通过水力和蒸汽机实现机械化生产。经济社会从农业、手工业转型为工业及机械制造下的经济发展模式机械制造
工业2.019世纪后半期一20世纪初,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实现电力驱动的大规模生产,零部件生产与产品装配分离,开创了产品批量生产模式。电气化、自动化
工业3.020世纪70年代后,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实现制造过程的自动化,机器逐渐替代人类作业,接管了相当比例的体力和脑力劳动。电子信息化
工业4.0始于2010年,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化使人类步入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制造流程的数字化以及基于信息通讯技术的模块集成,将形成一个高度灵活、个性化、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模式。只能创造和制造

材料二   从20世纪60年代起,美国资本家为了追寻更高的利润和在竞争中取胜,逐渐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制衣、廉价电子产品、玩具等)转移到了更具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国内制造业投资被对外直接投资赶超,制造业就业比重持续下降,生产率止步不前,制造业产品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的地位和竞争力下降,“去工业化”还加剧社会贫富分化和对立,中产阶级日益萎缩。为此部分人士提出“再工业化”要求恢复和提高制造业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2009年奥巴马政府上台伊始,就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再工业化”的综合性举措,大力推进美国制造业的振兴。特朗普政府进一步推动美国“再工业化”,提出“展开公平的双边贸易协定谈判以让工作和工业重返美国。”

——余功德、黄建安《美国“再工业化”的国家安全含义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前三次全球工业化的共同点。
(2)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参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有利条件。
(3)据材料二,指出特朗普政府“再工业化”提出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中国的影响。

9 . 人们十分关注历史上科技发展及其作用。在知识经济的大潮中,科技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昭宗天佑元年(904年)杨行密的军队围攻豫章,部将郑璠(以所部发机飞火,烧龙沙门,带领壮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体) 。

——《九国志·郑璠传》

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斛(计量单位),可载五六百人,中等二千斛至一千斛,亦可载二三百人,余者谓之钻风,大小八槽或六槽,每船可载百余人,风雨晦瞑时,惟凭针盘而行。                                                                   

——南宋《梦粱录》

材料二 : 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瓦特发明前,英国生产的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筒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具体史实?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科技成就传到欧洲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至19世纪上半期为英国傲视全球提供支持的科技文化成果。
(3)结合中国古代科技和英国近代科技在各自国家的应用情况,说明新技术应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要求:史论结合)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63年,格拉斯哥大学的技师瓦特开始改进纽可门的蒸汽机。他同制造商博尔顿结成事业上的伙伴关系,博尔顿为相当昂贵的实验和初始的模型筹措资金。……蒸汽机制造出来后,在很长时间里销路不好,因为一旦损坏,就找不到懂行的工匠去修复,瓦特必须亲自带着他一班人马四处应急。此外,制造蒸汽机在当时也是手工劳动,因此每一台蒸汽机的部件都有可能不同。

——以上材料据《全球通史》等资料编写

材料二1928年,斯大林开始实行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制定的一系列一年五年计划中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这里应该强调指出的一点是,苏联经济的发展是在不顾苏联公民的愿望、使他们受损的情况下取得的;苏联公民被迫为将来而努力工作,忍受现在的贫困——当时消费品不仅匮乏而且昂贵并且质量低劣。

尽管苏联取得了五年计划的成就,存在两种观点。观点一: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苏联社会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观点二:大多数西方人也都要承认,没有在五年计划下的工业的增长,苏联就不可能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败希特勒做出那么大的贡献。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瓦特改良和推广蒸汽机所遇到的困难。结合所学,简要概括瓦特改良蒸汽机的直接影响。

(2)阅读材料二中有关苏联工业化的两种看法,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予以阐释说明

2017-06-0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东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