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等科技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18世纪以来的三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84年的一天,英国国王前来参观瓦特和他的合伙人博尔顿开设的工厂。国王问博尔顿正在忙什么,博尔顿说:“陛下,我正忙于制造一种君主们梦寐以求的一种商品。”国王不解地问这商品到底是什么,博尔顿回答说;“是力量,陛下。”

——《大国崛起》

材料二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是19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也是整个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仅奠定了电力工业最重要的基础,而且宣告电磁学作为一门统一学科的诞生,为电磁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标志着新的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即将到来,使现代电力工业、电工和电子技术得以建立和发展。

——程亚桐《论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历程》

材料三   一位学者评论道:“对于爱因斯坦的科学天才有助于揭示的物理世界的比较深入的洞察,应该找到它的首次应用。可是这一应用不是用来改善人们的福利——爱因斯坦对此甚为关心——而是用来生产威力无比的破坏工具,这的确是悲剧性的。同样具有悲剧色彩的是,他整个一生都忠实地为没有战争的世界而奋斗。可是在历史令人啼笑皆非的迂回曲折中,他竟然会帮助给人类幸存构成最严重威胁的原子弹提供科学基础。”

——人教版教材《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博尔顿所回答的“力量”,概述在这一“力量”推动下,英国社会在19世纪中期形成的独一无二的的国际地位及其举办的国际盛举。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者,概述该发现是“19世纪最伟大的发现”的主要依据,并由此归纳出“新的工业革命”之特征。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写出1905年爱因斯坦“揭示物理世界”的科学成就,并说明爱因斯坦的悲剧所在。综合上述材料,用一句话概括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022-05-19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征的胜利是在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正确领导下取得的,它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具有战胜任何困难的无比顽强的生命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长征的胜利,是一曲响彻云霄、震撼神州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凯歌。长征中红军所表现出来的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革命必胜的信念和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继续前进的强大动力。

——摘引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二     只有自信的国家和民族,才能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行稳致远。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但我们必须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我们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有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引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写出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的会议名称,并简述长征胜利的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归纳21世纪以来中国在海洋技术方面所取得的尖端科技成就。伴随着现代科技进步,5G全媒体时代也随之到来,概述全媒体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
2022-12-15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归纳材料中所展示的成果对人类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综合材料中三幅图的内容请你拟定一个标题。
4 . 理性以各种方式推动了历史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牛顿把时间和空间归结为神的意志。康德把神意视为先验,而空间与时间的概念又是先验的。一旦躲进了先验的神山,我们物理学家就无能为力了,要把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从先验的神山上拉下来,用我们的经验来检验它们。

——聂运伟《爱因斯坦传》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爱因斯坦如何把“神的意志”拉下来?

材料二   启蒙运动一开始是以温和渐进的方式集中在思想领域,对理性思想的高扬使它实现了西方思想和文化向现代的转换。但也应该看到这些思想对社会影响的程度是巨大且深刻的,经历了启蒙运动的西方文明再也不同于从前。占主宰地位的专制主义政治制度陷入了守势,要求废除王权,建立民主政体,还政于民成为西方社会政体的主流。要求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自由和平等成为随后西方人民斗争的动力和目标,一个具有极大进取精神和不断发展的西方社会出现在了人类舞台上。

——摘编自徐新主编《西方文化史》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思想”,简析启蒙运动对西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材料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争双方总是千方百计研制新型武器以制服对方,客观上必然要求大力发展军事科学技术,要求科学技术上有所突破。因此,战争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大战中发展的先进军事科学技术又为战后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准备了条件。另外,战争中大力发展的、技术先进的军事工业部门,到战后有相当一部分转向民用,从而又促进了战后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摘编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3)列举二战中出现的用于军事领域的科技成就。根据材料三,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021-03-02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儿童作为传统史学的边缘“人”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古代希腊的社会和家庭里,儿童是父母的私有财产,生杀予夺之权悉操于父亲之手。柏拉图认识到了游戏在儿童生活中的意义,亚里士多德针对弃婴的习俗,要求制定法规,禁止放弃婴儿(但畸形或残疾者例外),他认为“七岁以下儿童应受家庭教育”。

——摘自学佳等《西方儿童观的历史演进》

材料二   直到12世纪前后,中世纪的艺术还未涉及儿童,也没有表现他们意愿。我们宁愿认为,这是儿童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地位的表现。从罗马程式的世界到13世纪末,儿童没有自身的特点,只是身材缩小的承认。15、16世纪,意大利出现了很多表现儿童天真、可爱的世俗画,儿童逐渐被发现。17世纪以后,现代家庭观念在欧洲出现,孩子被看做是家庭中的重要成员,父母亲自抚育孩子并重视培养亲子关系、关注子女教育成为当时英国的新风气。18世纪,卢梭在“自然主义”教育观的基础上提出了“解放儿童,尊重儿童”口号,其教育学著作《爱弥儿》打开了科学研究儿童的大门。

——摘编自(法)科利普·阿利埃斯《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

材料三   20世纪以来,现代媒介化社会已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实空间环境,儿童作为重要的社会构成,必然身处同样的文化语境,童年—儿童的生活亦是在其中展开的,因此现代社会经由传媒提供给儿童的相应的精神生活,也即儿童文化的生成、传播和接受方式必定暗示了童年生活的各种症候。同学校、家庭等带有社区性质的环境相比,具有社会性的大众传媒对儿童的影响或更深刻持久。

——引自网春鸣《新媒介环境下的文化症候》


(1)根据材料一归纳古希腊人对儿童的认识,并结合所学说明希腊儿童是如何被培养成合格的城邦公民。
(2)阅读材料二,说明15世纪以后“儿童逐渐被发现”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社会性的大众传媒”具体有哪些形式,并简析其对儿童的影响。
2020-10-12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五校(杭州二中、学军中学、杭州中学、效实中学、绍兴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科学的根源可追溯到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古典时代的希腊和中世纪的穆斯林世界。不过,科学革命是西方文明的独特产物。原因似乎在于,只是在西方,科学家与匠人才实现联合,互相促进……地理大发现和海外地区的开辟,所有这些都向传统的思想提出了挑战……近代初期,西欧的商业和工业有了迅速发展,经济上的进步导致技术上的进步,后者转而又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和受到科学的促进。科学革命甚至比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具有更大的意义。农业革命使文明成为可能,但是,一旦前进了这一大步,农业就没再作出进一步的贡献。科学则相反,恰好借助于它的研究方法而不断地稳步发展。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世纪晚期,西方科技发展出现新趋势: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直接结合,许多大型企业建立了科学技术实验室,如德国西门子等;科学研究走上集体攻关道路,1873年德国“国立物理研究所”、1876年美国爱迪生实验宝即在此背景下创立。各国大量创办理工学院和技工院校,企业在科研中的地位日益提升。1901年,美国82%的专利领发给个人,18%领发给公司,1932年,公司所获专利数超过围家领发专利总数的一半。

——摘编自何顺果《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等

材料三   随着互联网的壮大,一个新的虚拟世界正在诞生。由于很大一部分活动都将可以在同上开展,因此,人们的交往方式将发生质的变化……互联网的非中心思想更加契合现代民主思想,在网上,每一个网民是充分自主、充分平等的。互联网使地球村成为真正的现实……网民们通常以有目的寻找始,以无目的的漫游终。这就使人类面临一个更为严峻的问题:生活的意义被虚无化、真空化……早有思想家说过,或器的进步使人的道德下降,坐在电脑前士兵发射一枚导弹,与他们平时在网上进行战争游戏,从感觉上讲毫无区别。

电脑和网络时代带给人类更大的问题是人对机器的过分依赖性。人类通过工具的使用解放了自己的手脚,获得了自由,但久而久之产生的对工具的依赖性,却使刚刚获得的自由又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这就是黑格尔曾经说过的主奴辩证法在起作用了。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认为“科学革命是西方文明的独特产物”的原因。结合所学,简述使近代科学得以不断稳步发展的研究方法。
(2)参考材料一二三,自选一个角度,运用19世纪晚期以来的相关史实,围绕“科技与人类文明”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2023-09-26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崇化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印度公司)是一个具有法人和政治地位的团体,在任何时候都是以伦敦公司和印度总督的名义在印度群岛进行贸易。他们及其后继者在法律上都有权拥有、购买、接收和保留土地、租金、特权、自由、管辖权、特许经营权以及任何种类的财产继承权。东印度公司及其后继者有权在15年的任期内,享有完全独占东印度贸易的自由和特权,可以自由在东印度的所有岛屿、港口、城市、城镇进行贸易。

——摘译自《伊丽莎白女王授予东印度公司的特许证》(16001231日)

材料二   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现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相隔万里的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可以说,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

——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印度公司”的性质,并概括该公司在这一时期的主要作用。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现代科技革命的领衔技术,并分析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
2022-04-02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瑞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测试历史试题
8 . 发展、合作、共赢是人类文明前行的必由之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电成了工业化国家重要的动力来源。电梯的出现可 以使人们将楼层加高,由此建筑业快速发展,摩天大楼得以出现;有了电,有轨电车和 地铁出现,带来城市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电自身具有正负极性,利用这些性质可以让物 质发生化学变化,由此催生了许多新的产业并引发传统产业的革命,如冶金业在没有电 之前,人类只能生产金、银、铜、铁、锡和铅等少数金属,而且很难做到精纯。但是有 了电之后,冶金业迎来新的发展,产生了其他金属和合金的制造。电还影响了各种电器 的发明,改变了社会生活。

——摘编自吴军《文明之光》

材料二   1819 世纪以来,一些欧洲的社会学家以西方工业社会为对象,研究 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 ……帕特里克 ·奥布莱恩认为,就欧洲的工业化 历史而言,“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对 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

——据《欧洲经济发展》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电力广泛应用带来的影响, 结合所学指出该时期生产组织形式发 生的变化并做简要评价。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角度概述 18— 19 世纪欧洲“从传统社会到 现代社会”转变的主要表现。请指出帕特里克•奥布莱恩观点的不合理之处并说明理由。
9 . 技术是人类改变或改造环境的方法、途径及技能。人类技术的进步经历了从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到科学研究的推动。技术的进步和交流越来越深刻影响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第二次传播革命中,书写媒介经历了从沉重的石头、泥土逐步向较轻的龟甲、兽骨、木板、竹简和软绵、便携的羊皮、绢帛、纸张的转变,……这些转变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在传播的文明程度上是怎样地让西方人望尘莫及。对于这些,用施拉姆(1982)的话说:“它是历史上震撼地球的大事之一。”

材料二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梦想自己能有两只“顺风耳”、一对“千里眼”,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迅速而真切地得到远方的信息;更梦想自己的声音和形象能够记录下来,传之千里,流之百年。

材料三   第五次传播革命是指以电脑为主体、以多媒体为辅助的、能提供以交谈方式来处理包括捕捉、操作、编辑、存贮、交换、放映、打印等多种功能的信息传播活动。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邵培仁《人类传播史上的五次革命》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古代中国人在第二次传播革命中的标志性人物及生活年代,以此为例说明古代中国技术发展的特点和“它是历史上震撼地球的大事之一”的理由。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19世纪中期有助于人们远距离传递信息技术的理论基础,列举马可尼的国家及其贡献。
(3)解读材料三,概括第五次传播革命的技术基础,以及与传统信息传播方式相比的突出特征,用一句话概括这次传播革命给人类文明带来的影响。
2022-01-04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刀剑,促使人类不断地实现跨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印象派艺术受日本浮世绘(日本德川幕府时代即1603~1867年间,兴起的一种独特的民族艺术,是典型的花荷柳巷艺术。主要描绘人们日常生活、风景和演剧。)的影响,重视绘画的平面性、装饰性和写意性。物理学对光色的分析促进了绘画色彩的变革,给艺术家以启发。艺术家运用光学原理来进行创作,可以说是印象派最大的成功在于光和色彩学上的发明和创造。

——马晓琳《西方美术史》

材料二 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依据“它”解释强与弱的区别;成功的个人和种族已经在自然界取得竞争优势,并因此进化到比其他逝应性较差的人种更高的状态,在这一推理的上,新宾等人证明了帝国主义列强主宰世界是自然科学法则不可避免的结果。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三 二战期间取得的科学和技术的突破以及战后在此基融上的科技进步,对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科技创新,尤其是核式器、火箭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远程投送技术方面的进步,使得潜在的战争成本急剧增加,降低了国家通过侵略征服可能取得的预收益;另一方面新技术在民用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使得科技因素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成为财富和权力的源泉,从而削弱了通过代价高昂的征服能够获利的动机;再者,材料合成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问对原材料和能源的竞争、争夺,而这一点曾是近代以来诸多战争的根源。

——朱大伟《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世界的和平发展——一个科技遗产的视角》


(1)列举一例印象画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根据材料一概括印象画派产生的因素。
(2)指出材料二中“它”的含义及其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简析斯宾塞等人的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从战争与科技关系的角度,阐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意义
2021-05-21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绍兴市新昌县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