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今恶西法者,见六经古史之无明文,不察其是非损益,而概屏之,如……诋铁舰为费,而不能用民船为海防之策,是自塞也。……略知西法者,又概取经典所言而附会之,以为此皆中学所已有,如……矜火器为元太祖征西域所遗,而不讲制造枪炮,是自欺也。……溺于西法者……以为中西无别,如谓《春秋》即是公法,孔教合于耶稣,是自扰也。……综此三蔽,皆由不观其通。……然则如之何?曰: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二   自同治、光绪以来,总署、使馆、同文馆、招商局……电线铁路之设,皆用来新政,非祖宗之旧法也。皇上与诸臣,审时度势,图谋自强,亦固知法之不能不变也,徒以根本未变,大制未新,少袭皮毛,未易精髓。譬犹厦屋朽坏,岌岌将倾,而粉饰补漏,糊裱丹青,……求不覆压,岂可得哉!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三   难者曰:中国之法,非不变也,中兴以后,讲求洋务,三十余年,创行新政,不一而足,然屡见败衄,莫克拯救,……非真能变也,即吾向者所谓……弥缝蚁穴,漂摇一至,同归死亡,而于去陈用新,改弦更张之道,未始有合也。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曰: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四   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匣街戏院的演说》


(1)材料一中作者认为当时对待西法存在哪些偏见?作者认为应怎样对待西法?
(2)根据材料二、三、四,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康、梁和孙中山政治主张的异同。
(3)他们的政治主张都未能真正实现,你认为主要原因有哪些?
2021-11-10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五县(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海国图志》出版之时遭到许多守旧的朝廷官吏的骂声,更有甚者主张将其付之一炬,《海国图志》最终在国内的印刷数仅有千册左右。然而,《海国图志》却在日本被大量翻印,一共印刷了15版,价钱一路走高。据此可知
A.士大夫的华夷之辨思想根深蒂固
B.日本明治维新发起向中国学习的热潮
C.魏源的思想主张在国内无人赞同
D.师夷长技以自强符合世界发展的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清末维新派代表人士樊锥(1872--1905年)形象地把地球比作一个有血脉有神经的人体,而近代的交通、电邮则有调神养血的功能。这反映出维新派(     
A.认识到世界市场基本形成B.大体把握了当时科技走向
C.意识到蒸汽时代已经降临D.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
4 . 核心价值观是时代变迁的深刻总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的传统价值观形成于春秋时代,当时在整个中原文化里,比较多的是忠、信、智、仁、勇。到春秋末期,在孔子思想中,“仁”成为最重要的价值观,到墨子那里又突出了“义”,孟子发展了“义”和“仁”,形成仁义。孟子还把仁、义、礼、智四者发展成为“四德”。经过汉代统治者推崇,传统价值观里又加了“信”,于是仁、义、礼、智、信等被称为“五常”,成为两千年来影响中国社会至深的基本价值观。在儒家推崇的“四书五经”里还有一些道德篇目,比如说孝悌、中和、诚敬,他们跟“五常”一起构成了儒家完整的价值体系,共同支配着中国人的思想、生活。随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扩展和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边疆民族地区也逐渐奉行不悖。

材料二   近代梁启超曾著《新民说》,强调提倡公德,说我们中国人以前讲的都是私德,所以近代人要特别提倡公德。梁启超讲的公德的核心就是爱国、利民。1912年,民国政府提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为立国之本,前四字见于孟子,后四字见于管子。如忠孝,孙中山讲究忠孝,他认为这个时代不能忠君,但可以忠于民、忠于事,为了事业的成功,就算牺牲也在所不惜,这便是忠。后来孙中山提出八德,就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编自陈来《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传统价值观的演进趋势,并说明传统价值观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价值观所呈现的新特点及其历史背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谭嗣同评价:“法人之改民主也,其言曰:誓杀尽天下君主,使流血满地球,以泄万民之恨。’……夫法人之学问,冠绝地球,故能唱民主主义,未为奇也。”对谭嗣同的话理解正确的是
A.谭的评价体现了激进主义色彩B.谭的观点得到当时多数人的赞同
C.谭嗣同放弃了君主立宪的追求D.谭嗣同主张中国走法国式道路
6 . 晚清第一任驻英公使郭嵩焘通过对英国的军事、经济、政治、科技、外交以及文化体育等领域全方位的考察后指出,中国要想重新成为一个富国、强国,不仅要学习西方的军事,还要学习政治制度,应当向西方各个方面进行学习。可见郭嵩焘
A.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B.其主张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C.否定了洋务派的基本主张D.全盘否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在近代中国,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从“维新”代替“洋务”再到革命取代改良,这一系列变化主要是由于
A.“西学东渐”的深入B.民族危机的加深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思想解放的推动
2021-07-08更新 | 9366次组卷 | 102卷引用:2020年山东历史高考真题变式题
8 . 晚清时期,翻译西书成为当时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翻译的西书从内容上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见下表),下述材料体现了晚清时期
时间内容
1862—1894年科学技术
1894—1902年政令法律
1895—1911年人文社科著作、小说和科教书
A.崇尚西学成为社会共识B.教育救国思想行之有效
C.政府积极支持翻译活动D.早期现代化的探索过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据研究统计,从1844年至1898年,提出变局论的人不下80人,其中有明确身份的68人中包括主持清朝国政的王公大臣3人、督抚大员8人、一般京官9人、中下层地方官13人、使领参随人员4人、早期维新思想家在内一般士人24人、商人与无科名者7人。由此可见
A.向西方学习已成社会共识B.清政府积极主张变革图强
C.士人群体已出现变局意识D.维新派阶级基础十分复杂
2021-06-03更新 | 296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2021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