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思想的萌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 道试题
1 . 1843年《海国图志》编辑成书。卷一、卷二为“筹海篇”,除说明了具体的海防战略战术外,突出强调要“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即学习西方制造战舰、火器的技术和养兵练兵之法,主张在国内设置造船厂和火器局,自己制造船炮,以巩固中国海防。这可用来说明(     
A.地主阶级对当时世界形势的认知
B.清政府完全能够抵御西方的侵略
C.“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成为共识
D.魏源对如何应对西方侵略的思考
2023-05-21更新 | 474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海国图志》问世不久即传入日本,当时著名学者佐久间象山感叹自己与魏源“所见亦有暗合者”“真可谓海外同志”,另一日本学者感慨道:“使海内尽得观之,庶乎其为我边防之一助矣!”这表明此时中日两国的有识之士(     
A.有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B.主张中日结盟以反对西方的侵略
C.产生了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D.掀起了“师夷长技”的社会运动
2022-09-08更新 | 7268次组卷 | 53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北京卷历史真题
3 . 《海国图志》中记录了众多的“他者”形象,除了传统以华夏为视角的“小他者”外,还有两类“大他者”,其一以英国为代表,其二则是西方的舰船、枪炮等。《海国图志》的这一分类(     
A.突破了传统的“夷夏观”B.凸显了师夷长技的理念
C.孕育了中体西用的思想D.改变了国人的认知方式
4 . 以下是晚清时期部分有识之士的代表作及主要内容,其共同点是
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徐继畬
代表作及主要内容《四洲志》
是西洋各国的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的汇编。
《海国图志》
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介绍各国历史、地理、社会现状和外国军事与科技。
《瀛寰志略》
系统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
①启迪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   ②冲击了天朝上国的观念
③为洋务运动开展奠定了基础   ④推崇西方民主政治制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代中国人民一直在探索救国之路。

材料一

背景事件历史事件(现象)思想主张(口号、纲领)
第一次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
“师夷长技以制夷”
第二次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
“自强”“求富”
甲午战争
戊戌变法
“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亥革命
民族、民权、民生
袁世凯签订“中日民四条约”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

(1)为表格中所列出的历史事件(现象)确定一个主题,结合表格围绕主题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二   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满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红色歌谣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在探索近代中国的民主发展道路中,先后经历了从“走日本人的路”,到“走美国人的路”,再到“走俄国人的路”,最后到“走自己的路”的艰难历程。


(2)这段红色歌谣反映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简要说明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走自己的路”。
2022-03-07更新 | 683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夷之长计有三:一战舰,二是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出自(       
A.《四洲志》B.《海国图志》C.《瀛环志略》D.《资政新篇》
7 . 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各阶层人民为挽救危局进行了不懈地探索。下列是探索的相关主张,按其时间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①“立行宪法,大开国会……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②“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③“是书何以作?……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
④“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一切的黑暗”
A.①③②④B.②③①④C.③②①④D.④②③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魏源是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之一。以下选项能够支撑此观点的是
①“一据……四洲志,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及近日夷图、夷语”
②“彼(同类书籍)皆以中土(中国)人谈西洋,此则以西洋人谈西洋也”
③“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④《海国图志》出版后传入日本,曾在明治维新中起过一定的作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 . 鸦片战争后,西方科技大量传入中国。清代科学家郑复光把中国和西方的光学知识系统化,论述了光线通过各种镜子之后的成像原理,进而阐明望远镜、放大镜和各种透镜的制造原理和使用方法。后来他又著文说明蒸汽轮船的结构原理,并附有详细的图样。据此可知
A.中国放弃“华夷观念”B.传统科技向近代的迈进
C.“西学东渐”由此开始D.士人群体关注自然科学
2021-04-12更新 | 179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门头沟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1842年《海国图志》问世,作者魏源在该书《原叙》中指出著书目的:“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据此判断魏源著该书的根本目的在于
A.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B.通过学习西方增强国力来抵制侵略
C.革新中国现有的政治制度D.提倡中学为主西学为用的思想观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