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思想的萌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魏源“师夷长技”的具体建议是: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并由 此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魏源的观点
A.强调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B.是对民族危机加剧的反应
C.意在抵制西方文明的侵略D.为中体西用思想做了准备
2 . 1839年9月,林则徐在会奏中指出:“臣等细察夷情,略窥底蕴,知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该夷义律在粤多年,狡黠素著,时常购觅邸报,探听揣摩,并习闻有‘边衅’二字,借此暗为恫喝,实则毫无影”。这表明林则徐
A.对形势判断出现了失误B.增加了国人对世界的认知
C.加强了广东沿海的防务D.认为中英矛盾将出现缓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上海师范大学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B.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D.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2020-08-10更新 | 369次组卷 | 8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二上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道,“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为“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该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2020-07-21更新 | 168次组卷 | 51卷引用:2010年内蒙古赤峰市田家炳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鸦片泛滥后,林则徐曾前往汉口等地实地探查,了解到民族经济的萧条和行商店铺的艰难处境,迅速得出鸦片输入独占市场破坏商业经济的结论。这种认识(  )
A.具有保护利权意识B.体现对统治基础的维护
C.推动商战思想形成D.揭示了国内市场的广阔
6 . 《海国图志》在刊行六十卷之后,魏源将其增补到百卷,增补情况如下表所示
内容筹海篇地图各国地志夷情备采西洋器械地球天文国地总论筹海总论
增补卷数1125145111
总卷数22663125334

据此可知,魏源
A.主要精通世界地理知识B.拥有居安思危的家国情怀
C.希望国人深入了解西方D.带有明显的政治意识倾向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据此可知,该书
A.是当时介绍西方最详实的著作
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
C.引发了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D.倡导在中国建立代议制民主
8 . 《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结合所学判断,该书
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
C.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D.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2019-01-30更新 | 3745次组卷 | 72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据学者研究,晚清成册的小说至少在一千种以上,其中翻译多于创作,翻译的数量占总数的三分之二。但1840—1899年中国翻译的外国小说仅7部,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A.闭关锁国状态刚刚被打破B.西方文化的传播遭到顽强抵制
C.国人更关注西学中的器物与制度D.中国古典小说具有强大影响力
2018-06-09更新 | 6312次组卷 | 70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赤峰学院附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说:“魏源倡导‘师夷长技’的目的,只是为了‘制夷’,其注重点在于强兵,而对富国的目的则被相对忽略了。”这说明魏源
A.对西方缺少整体的了解
B.过分注重维护清朝统治
C.思想理论水平相对较低
D.摆脱了“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