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奕䜣

材料二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

材料三 辛亥革命不但是一次政治革命,同时也是一次文化革命,一次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阶级旧文化的革命。辛亥革命后,服饰纷呈,“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之后,大力推行“剪辫易服”“废止缠足”等法令,传统的婚姻习俗和社交礼仪也发生改变。在教育方面,平民教育、美感教育、科学教育等,各种教育思潮此起彼伏,教育逐渐走向现代化和科学化。

——摘编自冉娣《辛亥革命与中国社会发展的新模式探析》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洋务运动的主张,目的分别是什么。洋务派进行了哪些实践?
(2)根据材料二的视角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的哪些事件作出较高的评价?(举两例即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辛亥革命不但是一次政治革命,同时也是一次文化革命”?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某大学教授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讲稿目录:

第一讲     关于中国近代史线索的思考

第二讲     鸦片战争中的爱国与卖国

1爱国的要旨

2主战与主和

第三讲     ……

第四讲     论“中体西用”

第五讲     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

1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开拓性的人物

2李鸿章也有爱国之心,民族主义之情

第六讲     ……

第七讲     “戊戌”与启蒙

第八讲     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与改良

第九讲     ……

第十讲     略论演化中的中国近代文化

第十一讲     秘密会党与中国社会

第十二讲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讲稿中的任意一处“……”进行补充或者为任意一讲添加子标 题,并说明理由。(要求:标题明确,补充或添加的内容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3 . 西学东渐是中国近代的主要线索和话题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百年之中,西学输入,或由政府规划,或出个人胸臆,或为西人控制,或系华人主持,尽管他们终极目标各有不同,但从中国实际出发,比较中西异同,引进吸取、改造中国的操作原则却有相通之处。中国社会的变动曲线,也就成了西学东渐的主线。综合百年历史,可以清楚的发现,西学东渐是围绕以下几儿个主题展开的:第一是了解世界,第二是求强求富,第三是救亡图存,第四是民主革命,第五是科学启蒙。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材料中西学东渐的一个或多个时代主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某种意义上说,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追求现代化的历史。近代有关“传统与现代”的争论,正是相伴于这一历史进程的产物。这使得有关“传统与现代”的讨论与中华民族的生命实践状态密切关联。虽然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争论焦点,有不同的理论侧重,有不同的现实指向,但是无论如何,“传统与现代”的争论,从来都不是要不要“现代化”的讨论;争论的核心,始终是要不要“传统”的问题。这种争论,始终是以两种对立的观点为主导线索,这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全面否定的激进观点。和主张可继承传统文化优秀部分的温和观点。

——摘编自陈来《传统与现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传统与现代”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2020-08-2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论述题。

材料一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二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l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材料三   历史学家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说:“广义的现代化主要是指自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引起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变化的大趋势;具体地说,这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推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可见,现代化是以科技为动力,以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为核心,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阅读上面三段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论述近代中国人民努力实现民族独立和复兴、积极探索政治民主化道路的艰难历程及对你的启示。(要求:表述逻辑清晰;表达完整;史论结合。)
2020-04-22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图表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往,很多学者把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今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 并以此作为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原则。
材料二

材料三在近代前期,中国的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展开。此后的三十年,中国的近代化不断深化,收回了一些国家权益, 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呈现一种曲折、缓慢发展的态势。总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近代化的目标未能真正实现。

-—孙占元《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综述》


(1)依据材料一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2)观察材料二所给图示,指出本时段(1850—1929),我国民族企业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化三个阶段对应的历史事件,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及外部环境四方面分析此后三十年中国近代化目标未能实现的原因。
2017-10-20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库尔勒市第四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