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维新变法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19世纪后半叶中国所经受的屈辱和灾难使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中国进行了痛苦的自我反省、重新评价和重新组织”,正是近代以来的一次次深刻反省才推动着近现代中国的一次次社会大变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魏君可谓有志之士矣,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执掌形势,可谓奇书。”材料中的“魏君”是谁?他在“奇书”中阐释的核心主张是什么?
(2)康有为曾向皇帝进言:“臣窃闻东西各国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这实际上反映了康有为的哪一核心主张?
(3)孙中山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该材料反映了孙中山提出的什么主张?
(4)陈独秀曾写道:“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大罪。”这里的“德莫克拉西”、“赛因斯”分别指的是什么?陈独秀等人以此为口号掀起了什么运动?有何历史意义?
2022-03-0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南新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康有为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思相结合,“托古改制”,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他借鉴的西方政治主张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设议院、开国会D.建立民主共和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孔子改制考》是康有为在万木草堂讲学期间完成的著作。在这本书中,康有为尊奉孔子为托古改制的改革家,他的目的是
A.大力传播孔子儒家思想B.鼓励民众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C.宣传维新变法的合理性D.为袁世凯称帝提供理论依据
2020-01-18更新 | 229次组卷 | 18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鑫源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艺术班)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据不完全统计,1896-1898年,北京、上海、直隶、湖南、广东、广西等省先后设立学会、学堂、报馆达300余所。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近代教育体制的确立
B.传媒事业得到迅速发展
C.国内政治变革的要求
D.维新思想成为社会共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6 . 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制思想界”。这主要指的是梁启超宣传了                                                                                             
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
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
2019-01-30更新 | 375次组卷 | 61卷引用:2010年海南省嘉积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7 . 近代某思想家说:“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这位思想家主张
A.民主共和B.改良维新C.暴力革命D.君主专制
2019-01-30更新 | 1156次组卷 | 39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历史试题(等级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其思想被称为“思想界之一大飓风”,“火山大喷火”的人物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李鸿章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 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足下谓西夷无之矣,然考之则不然。东西律例,以法为宗。今按法国律例,民律第三百七十一条云:“凡一切子女,无论其人何等年岁,须于其父母有恭敬孝顺之心。”……第二百一十三条云:“凡为妇者,应为其夫者所管属。”

--康有为《与朱一新论学书》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中国所以危亡,民主和科学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所致。陈独秀尖锐地指出: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社会的进步。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马尚斌等《中国近代史教程》

材料四 放眼将来,具有儒家特色的现代性,在东亚出现的可能性极大。其实,“东亚现代性” 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而已,(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在塑造东亚传统方面起过决定性作用,长达数世纪的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

--杜维明《儒学创新的契机》


(1)依据材料一,归纳儒家思想对封建统治所起的作用,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说明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资产阶级维新派对儒家思想的认识和目的。
(3)依据材料三,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共和运动的深入,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是如何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的?
(4)依据材料四,如何认识儒家传统在东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10 . 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主张“殊途同归”。“同归”是指两派都致力于
A.实行三民主义
B.实行君主立宪
C.建立共和政体
D.推动民主进程
2018-10-25更新 | 271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0-2011学年海南省洋浦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