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维新变法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1 . 郭嵩焘、郑观应以中国传统的本末观分析西学,认为西学内部有本末、体用之分,“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其体在育才于书院,议政于议院,其用在练兵、制器械、铁路、电线等事”。这说明他们(     
A.提倡侧重学习西方器物B.摆脱了“天朝上国”观念
C.对西学有着深入的认识D.摒弃了“华夷之辩”思想
2022-08-17更新 | 1573次组卷 | 19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八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化”的基本要义是向西方学习,即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制度、文化,以使自己达到如西方一样的先进的社会状态。从“西化”到“全盘西化”到“与国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中国从文明迷失再次走上了文化自信。……正是通过这种互相之间取长补短的借鉴和对话,中国正在以一种全新的开放和包容态度走向世界。

——摘编自《浅析中西方文化融合与全盘西化的认识》

材料二   由辛亥革命所唤起的中国社会的希望,同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黑暗之间形成一种巨大的落差,巨大的落差产生了巨大的波澜,于是而有新文化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想用启蒙手段达到救亡目的。然而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充满战乱苦难,国家利益与人民痛苦压倒了知识分子对自由、平等、民主的追求。为了群体的救亡,个人权利、自由与尊严都显得不切实际,启蒙工作因而受到了牵连。

——据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近现代中国主流价值从文化迷失到再次走上文化自信的探索历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中国启蒙工作“受到牵连”的原因。
2022-04-22更新 | 118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列历史人物与历史活动搭配正确的是
A.林则徐——颁布《资政新篇》B.洪秀全——开展洋务运动
C.李鸿章——编成《海国图志》D.康有为——推动戊戌变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维新派和顽固派论战的主要内容是
①要不要维新变法                                 ②要不要兴民权
③要不要废除八股文、改革教育制度          ④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法何以必变?凡在天地之间者,莫不变……藉曰不变,则天地人类并时而息矣。故夫变者,古今之公理也。”这反映了梁启超
A.宣传变法图存思想B.主张君主立宪制度
C.学习西方共和思想D.坚持“中学为体”思想
2020-11-06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7 . 近代中国的时势不可能给民主观念人物提供培育某种观念所需要的足够时间与理想的心境。他们必须与时间赛跑,他们的铁肩不仅要担道义,更要担救亡。从民主观念流变的角度看,风向标式的人物至少有:王韬、梁启超、孙中山、李大钊、胡适、毛泽东等。由此可见,近代中国民主思想
A.大都与中国国情不符B.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
C.引入的国家相对单一D.受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
2020-10-09更新 | 197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伊春市带岭高中高二下期期末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从鸦片战争后到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之前,许多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的不同救国主张都失败了
A.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环境决定了不能提出救国主张
B.这些人的个人素质不高,提不出高屋建瓴的主张
C.以维护或基本保持封建制度为前提的改良主义不能救中国
D.列强不允许中国进行革命或改革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起到的最突出作用是(     
A.宣传变法思想B.促进思想解放
C.“师夷长技以制夷”D.实行君主立宪
2020-07-23更新 | 73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0年黑龙江绥滨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梁启超、严复等人主张在君权与民权之间折中调和,要有“君权”,才能完成反帝的任务,而站在资产阶级立场,又要有“民权”,才能完成反封建君权的任务。这表明他们
A.主张建立君主立宪政体B.政治目标具有空想性
C.认为君权民权矛盾尖锐D.处权力之争两难境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