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维新变法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民国初年学生崇拜的对象

材料一: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招考生徒,在300多名应试者中,崇拜孔孟者有218人,占三分之二强,颜渊、王阳明、朱熹、程颐等人物也都有人崇拜。

材料二:1924年,北京大学校庆25周年纪念的一份民意测验中,题为“你崇拜的对象是哪位?”结果如下:

姓名孙文陈独秀蔡元培段祺瑞胡适梁启超吴佩孚
票数47317315345452927
姓名李大钊章太炎冯玉祥袁世凯康有为孔子庄周
票数2510753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从材料一看,学生崇拜的对象主要是(________)学派的代表人物。
(2)将下列材料二中所提及的历史人物与其相关的事件相匹配。(在序号后面写字母)
①李大钊       A.颁布《临时约法》
②胡适          B.创办《青年杂志》
③孙文          C.宣传马克思主义
④陈独秀       D.提倡改良中国文学
⑤梁启超       E.制造“洪宪”帝制
⑥袁世凯       F.发表《变法通议》
(3)谈谈你对这两则材料显示的民国最初十余年间学生崇拜对象变化的认识。
2022-05-29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在近代中国,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从“维新”代替“洋务”再到革命取代改良,这一系列变化主要是由于
A.“西学东渐”的深入B.民族危机的加深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思想解放的推动
2021-07-08更新 | 9615次组卷 | 105卷引用:上海市建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士人·精英

知识分子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无论是传统士人还是现代知识精英,都要在时代洪流中作出抉择。

材料一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摘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摘自(北宋)汪洙《神童诗》

材料二   ……科举停废,则意味着希望的破灭。四民之首的士人不再以科举为指挥棒,而是各择出路:通过留学成为上层知识分子精英,旧学即废,全国上下转而崇尚新学,留学成为读书人进阶的最好途径。然而有条件留学的知识分子毕竟还是少数,而这些留学归国的知识分子,归国后往往成为上层精英,如胡适。投身实业,清朝末年,在“西潮”冲击下,“商”念来愈被提升到重要位置,与西方商战,追逐高利风行一时,很多具有传统功名的人转而投身实业,如清末状元张謇、孙家鼐。融入地方政权,成为清末自治运动的重要力量,山西士子刘大鹏。还有一部分人加入会堂,或投身于军事活动,因此传统士人的社会流向发生了变化,他们的出路更趋多样化。

——摘自何吉美《科举制的存废与清末传统士人的社会流动》

材料三   ……中国知识分子中的优秀代表面对接踵而来的社会危机和历史巨变,积极思考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走上历史的中心舞台……发动了一场又一场政治社会的革命……。

——摘自康冀楠《清末开封:河南省革命摇篮》


(1)材料一中的“长策”指什么?如何理解“……赚得尽白头”?
(2)“科举停度,则意味着希望的破灭”,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不同时代“他们”的抉择
2020-12-23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东华大学附属奉贤致远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造成这种现象的共同原因是
A.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B.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C.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和影响D.各自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
2020-08-13更新 | 410次组卷 | 27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大附属东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三)康有为的思想轨迹
康有为是维新变法的代表人物。1879年前后,他开始通过翻译的书报接触西学,并在游历香港、上海的过程中,认识到西方文明的优势,逐渐形成了改革的思想架构。变法失败后,他游历世界,思想发生了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

——摘自康有为《请定立宪法开国会奏折》

材料二 自戊戌至今,出游与外省八年,浸灌于欧美政俗之中,推求于中西之得失。中国数千年之文明实冠大地,然偏重于道德哲学,而于物质最缺然。百年来欧人之强力占据大地者,非其哲学为之也,又非其民权、自由致之也,以物质之力为之也。物质固形式之末,然为今日中国之急务。方今竞新之世,有物质学者生,无物质学者死。吾遍览甲午前后中外大臣之奏牍,其皆知讲军兵、炮舰而已。军兵、炮舰者,以之强国,在物质;工商者,以之足民,亦在物质。同光数十年,所开之新器局所皆官办也。不奖励民厂,而欲待官厂之为之,其能与欧美列强敌乎?

——改编自康有为《物质救国论》


(1)材料一反映了康有为在变法时期持什么主张?
(2)材料二康有为所说的“物质”大致指什么?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康有为思想的前后变化?
2019-12-24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金山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右侧生平年表的主人有可能是
18岁   入万木草堂学西学
23岁   筹办《时务报》
25岁   逃往日本
41岁   反对袁世凯称帝

A.胡适B.李鸿章C.梁启超D.孙中山
2019-12-2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区南洋模范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列四则史料代表了近代中国的几种社会思潮,按兴起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②“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鬼话来捣乱”
③“倾覆现今之恶劣政府,此造端之事业也。……是故排满者,为独立计。”
A.②③①B.①③②C.①②③D.③②①
2019-12-2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区南洋模范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首次将进化论介绍到中国的维新思想家是
A.魏源B.郑观应C.邹容D.严复
2019-12-06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区位育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9 . 甲午战后,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救亡图存,以康有为、________为代表的维新人士挺身而出,发起了________运动。北方的下层民众打出“扶清灭洋”的旗帜,发动了________。清王朝为了实现自我挽救,开始________。革命派发动了________,推翻了________,结束了数千年的________,创建了________,颁布了________,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________。中国的社会结构开始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2019-12-05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区位育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下列人物中属于早期维新思想家的是
A.王韬B.奕䜣C.魏源D.康有为
2019-12-0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区位育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