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1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清政府实行以银两为主、制钱为辅的传统货币制度。道光年间,由于民间制钱私销私铸,“钱贱银昂”“官民商贾胥受其累”。鸦片大量输入,白银大量外流,外国银圆普遍在中国流通,动摇了当时货币制度。对此,林则徐提出了自铸银圆的思想主张。他提出以自铸银圆取代洋银,每一枚以纹银五钱为准,照制钱之式,一面用清文铸其局名,一面用汉文铸“道光通宝”四字;银钱两枚合纹银一两。这样既集中了外国银圆携带和使用方便的优点,而且以足纹铸造,避免如外国银圆那样色低践平造成对广大人民沉重剥削的弊端。

林则徐的货币改革,以“贵在流通,在便民”的思想贯穿始终。一方面反映了他具有鲜明的为维护国家权益、富强国家、保护人民利益的经济思想;另一方面反映了他注意外国先进的事物,善于吸收新的知识养分。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林则徐自铸银圆的思想主张仍然没有完全跳出白银货币的框框,没有认识到外国银圆本位币体制的科学内涵。

——据唐岱蒙、唐嘉历《林则徐的“官铸银”货币思路与实践以及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林则徐货币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林则徐货币改革的主要措施,并简析其启示。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林则徐是中国封建文化优良部分的代表者,又是满清时代维新运动的重要先驱者。他在1830年(道光十年)与黄爵滋、龚自珍、魏源等结宣南诗社。这一小诗社中人,黄爵滋发动禁烟运动,龚、魏发动维新思潮,林则徐成为他们的首领。他后来探询外情及意图制造新式船炮,思想上是早有某些基础的。1839318日(二月初四),林则徐传集怡和行伍绍荣等洋商,宣布谕帖,令转谕各洋商公司人等报明存烟实数,谕帖中声明:“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终始,断无中止之理。”满清官吏表示如此坚决的意志,多少年来鸦片商不曾见过,义律无法推诿,来到广州,但仍取观望态度,暗中反抗缴烟,指使老鸦片商颠地(Lancelot Dent)夜间逃遁。林则徐查明截回逃人,按照“违抗封舱”旧例,下令停止中英贸易,派兵严密围守洋馆,撤退沙文(洋馆中仆役通称沙文servant),断绝趸船与洋馆往来交通。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禁烟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林则徐思想的特点。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四洲志》是近代第一部国人所译的外国史地学著作。编译时,林则徐有意地调换了原书中介绍国家的顺序,按照亚洲一非洲一欧洲一美洲的顺序进行叙述,遵从了中国人以“天朝上国”为世界中心的习惯。他将选编的重点放在各国的兵制、统治情况,以及历史中对外交战的情况。从《四洲志》可以看出林则徐倡导学习西方的军事制度和器物,而缺乏对于自身政体缺陷的反思。这样“开眼看世界”的后果只能是空想出一个自己认知框架内的西方世界,而完全无法从根本上理解西方人的政治体制乃至于思维方式。通过林则徐在鸦片版争中的表现,也能看到这种局限性的具体表现。

——摘编自李昊洋《从〈四洲志〉看林则徐对于外部世界的认知与影响》

材料二   1874年冲正修编纂出版《支那地志略》,开创了近代日本编纂中国地志之始。该书吸收西方人有关中国的记录和研究成果,诸如经纬度的利用,新式地理词汇的使用等。该书作为当时日本人的学习教材,成为他们认识中国的读本。此后,日本人通过收集情报,来华实地踏查,翻译中国和西方人著作,编纂地志研究和认识中国。1880年高田义甫编纂有《清国地理小志》,1882年岸田吟香编有《清国地志》,1887年日本参谋本部利用在华调查资料编有《支那地志》,1893年安东不二雄编有《支那帝国地志》,至1894年前,日本编纂中国地志达到一个高峰,也标志日本研究中国到达一个小高潮。

——摘编自郭墨寒《冲正修编纂〈支那地志略〉研究》


(1)据材料一,归纳林则徐编译《四洲志》的特点,并说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局限性。
(2)据材料二,概括1894年前日本编纂中国地志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影响。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76年美国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而建国,不久以后中美两国就有了商业交往。鸦片战争前,中国人译称美国为“咩哩千”(中国人在书写外国国名时往往加上“口”旁,以示蔑视)。初来中国的美国人给人的印象是“彬彬有礼”,与当时英国人的趾高气扬,傲慢无礼形成鲜明的对比。美国人对中国的法令、习惯一般都能遵守,清朝官员也认为美国人在各国人中态度“最为恭顺”。林则徐是第一个比较完整地介绍了美国基本情况的中国人。《四洲志》中记载:大吕宋(菲律宾)之戈揽麻士(即哥伦布)乘船西驶,始知此地。并对美国人民在建国中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赞叹不已。

——黄长义《近代前夜中国人的美国观》

材料二   1830年法国政治学家托克维尔对美国进行考察,通过对美国访问,亲身体验美国了的社会制度、人权、经济等各个方面。在托克维尔眼里:美国人是第一个幸运地避开了专制统治的民族,实现了“多数人的和平统治——民主共和制;美国是一个多种族的社会,教育、法律、血统甚至外貌特征在他们之间筑起了一道几乎无法逾越的屏障,其中,白人高高在上,印第安人和黑人被视为劣等种族,处境恶劣;美利坚民族是一个好动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全民逐富的商业民族。好动的激情、对财富的渴求在旧世界是弊端,在美国却有利于社会繁荣,而社会繁荣与自由是彼此携手并肩前进的,从而又有利于捍卫自由。托克维尔的美国观为人们观察美国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视角。

——张茗《托克维尔的美国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前夜中国人的美国观,并简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托克维尔的美国观。
(3)综合以上材料,归纳形成合理美国观的因素。
2021-10-27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清大学士倭仁说:“天下之大,不患无才。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求,必有精其术者,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正气为之不伸,邪氛因而弥炽。数年之后,不尽趋中国之众咸归于夷不止。”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47

材料二   李鸿章说:“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无事则嗤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者已数百年。”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25

材料三   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重技艺,别考课,使人尽其才……育才于学校,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初刊自序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倭仁的观点,归纳其所持观点的理由。

(2)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派别的观点?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近代中国人在对待西学认识上的发展趋势。

(3)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李鸿章的观点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李鸿章的观点。

2018-11-2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559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达北京,官员在《会典》书籍上查不出有意大利这个地方,就坚决否认世界上有意大利。幸而《会典》上有大西洋国,于是利玛窦只好自封为大西洋国民。因为许多洋人不肯向中国官员下跪,于是许多中国人便认定洋人的腿弯不了,倒下就站不起来。1793年乾隆帝致英王的信中写道“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二   在鸦片战争中,英军仅用50艘舰船、3000名和4000名陆军,只以500人阵亡的代价,就击败了清王朝几十万大军,林则徐在广东主持军务期间,积极探求西方军事技术科学,引进西方先进船舰大炮并加以仿制。他主张建立一支“器良、技熟、胆壮、心齐”新式水师。

材料三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窃自同治元年臣军到沪以来,随时购买外洋枪炮,设局铸造开花炮弹,以资政剿,甚为得力……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摘自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

材料四   康有为曾认为:“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不可谓之变政”。……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康有为《清定立宪开国会折》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人怎样的外交观念?

(2)根据材料二概括林则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我们如何评价林、魏的思想主张?

(3)根据材料三、材料四,说明李鸿章和康有为的思想主张的异同。

(4)结合上述材料,归纳概括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必然性。

2018-10-1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
7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纵观人类历史,海权对国家盛衰乃至文明兴替的重要影响,无论如何形容都是不过分的……整个一部近现代大国兴衰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就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海权更替史。
——张文木《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安全利益分析》
材料二:“欧罗巴内自明嘉靖年间,舟楫无所不至,初寻出亚默利加大地,次到五印度国,后驶至中国,……凡南洋之要津已尽为西洋之都会。”“夫制驭外夷者,……当缮舟舰,练水师,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战舰已就,则内地出洋之商,愿禀请各艘护货者听。”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三:中国近代的有识之士逐步认识到“兴帮(邦)张海权”的道理,孙中山说:“中国海权一日不兴,则国基一日不宁。”“争太平洋之海权,即争太平洋之门户权。人方以我为争(意为:别国以我国为争夺瓜分的对象),岂置之不知不问。”孙中山面对旧中国的形势,从民族存亡和民生的角度关注海洋,在《实业计划自序》中说:海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
——摘编自杨金森范中义《中国海防史》(下卷)
(1)请概括材料一中的核心观点,列举世界历史上至少两个史实来论证此观点。
(2)分别归纳材料二、三中魏源和孙中山的海权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观点产生的原因。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海权不能得到保障的原因,并请你谈谈当代中国应如何看待海权问题。
2016-11-27更新 | 6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8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年)林则徐奏曰:“该夷无他技能,且其浑身裹缠,腰腿僵硬,一仆不能复起,不独一兵可以手刃数敌,即乡勇平民竟足以致于死命。况夷人异言异服,眼鼻毛发皆与华人迥殊,吾民齐心协力,歼除非种,断不致于误系。”……“师夷¨是对“夷夏之防”的传统观念的突破。…这种陈腐观念在片战争时期仍相当顽固。道光帝将林则徐筹计“船炮”二事的奏折批为“无理!可恶!”“一派胡言”,认为“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郑剑顺《晚清史研究》

材料二魏源在《海国图志・议战》中说:“其所以严武备,绝较启者,尤当倍急于未款之时;所以恁其文、饰善后者,尤当倍急于平时之日。”可惜的是,急速发展的政治形势给新思想全面实施的时间太过短促了。……新思想萌发于片战争前夕,其目的即在于反击英军侵略,解除民灾难,严重的战争形势迫使搛抗派只能偏重于对西方军事技术的学习,因此使新思想不可避免地带有了一定的现实功利色彩。一旦战争结束,以“制夷”、御侮为核心内容的新思想也就降低了号召力,在“抚夷”、“柔远”思潮占主流的晚清社会环境中,“新思想”显得不合时宜。19世纪50年代,林则徐、魏源先后去世,他们的爱国进步思想再也难找到后继者了。

——吕琮《地主阶级抵抗派的新思想为何难以实现》


(1)结合材料一,归纳林则徐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2)综合材料分析林则徐的新思想不能实现的原因。
2021-10-05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君臣之义上,朱熹指出:“父子之仁,君臣之义,莫非天赋之本然,民彝之固有;彼乃独以父子为自然,而谓臣之相属,特出于事势之不得已,夫岂然哉!

——编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

材料二 在黄宗羲看来,君和臣的目的都是为了万民的忧乐,其关系应是“名异(具体位臵不同)而实同(担负共同职责)”的平等关系。父子之间的关系是无法选择的,无父则无子,因此应该孝敬父亲。君和臣之间并没有命定的血缘关系,将两者联结到一起的是他们治理天下的职责,臣下与君主是可以相互选择的,这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两者之同的血缘,而是天下万民的公利,臣下与君主在目标一致时才会合作。

——摘编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朱熹与黄宗羲君臣观的不同之处,并分析两种君臣观的历史价值。

材料三 冯友兰在1940年推出的《新事论》一书指出清末思想与民初思想的八大区别不同,见下表。

清末思想(18401911年)民初思想(1912年民国建立后)
讲文化的共同性讲文化的特殊性
西洋人专信弱肉强食西洋人专信自由平等
重视西洋的物质文明重视西洋的精神文明
注重实业注重玄谈
体用两橛体用倒置
看不起西洋人崇拜西洋人
只是空洞地谈论男女平等、妇女解放教女人自动地反抗礼教,学习娜拉离家出走
照清末人的思路走下去,中国可以立于不败之地照民初人的思路走下去,中国注定要吃大亏

(2)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近代思想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3)依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思想文化的认识。
2020-12-10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文明的发展是各种文明的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结果,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交流的过程中出现过“中学西传”为主到“西学东渐”为主再到如今东西文化双向交流频繁的演变趋势。

材料一   不同文明的相遇必然涉及到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从15世纪的大航海时代到19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中外文明的交往变化起伏,中国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也随之发生变化。郑和七次下西洋,沿途到过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进行物品和人员的交流。徐光启与利玛窦合译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所著《农政全书》包含了一部分西方新知识,还同汤若望合作修订历法.林则徐虎门销烟,编写《四洲志》,购置西方大炮加强防务。

材料二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摘自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及所知识,归纳郑和、徐光启、林则徐、康有为对外部世界认识或态度的不同。
(2)根据上述材料,简要谈谈你对“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关系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