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体西用”思想的背景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 道试题
1 . 他们只学(西方)技术不学政治制度,充其量是对“破房子”进行“裱糊”而已的半拉子工程。势必被浩浩荡荡的世界潮流所淹没。“他们”所属的派别最有可能是(  )
A.地主阶级抵抗派B.资产阶级维新派
C.地主阶级洋务派D.资产阶级激进派
2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进一步冲破了传统“华夷之辨”的保守观点。下列材料可以体现“中体西用”这一进步思想的是(     
A.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B.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
C.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D.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3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天下无数百年不变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变古愈尽,便民愈甚。尽得西洋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

——《海国图志》

材料二“外国之长,度不过技巧制造,船坚炮利而已”。“炸弹轮船虽利,然军中制胜之道,究在人心而不在器。”“……艺事虽未所兼长,究不能离道而言艺,本来轻重之分,固有如此”。

材料三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上材料中的言论分别属于哪些派别?其主张是什么?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说明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发展演变的基本特点。

2017-12-25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发展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同步练习题
4 . 李鸿章说:“自嬴政变法而败亡,后世人君遂以守法为心传。自商鞅、王安石变法而伏诛,后世人臣遂以守法取容悦。今后各国一变再变而蒸蒸日上,独中土以守法为兢兢,即败亡灭绝而不悔。”该段话表明李鸿章
A.反对改变中国的传统
B.主张革新落后的传统
C.建议大臣要逢迎君主
D.反对西方的革新活动
5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论中,“西学为用”意为采用西方军事科技,“中学为体”是指
A.以中国文化为本位B.以中国文化为辅助
C.以中国文化为手段D.以中国文化为形式

6 . 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自然科学的传播是一个重要方面。

材料一

康熙皇帝热衷研习西方科学,涉猎范围包括天文学、数学、医学、地理学等。通过传教士的介绍,他对欧洲国家及其科学机构有所了解。康熙“认识到不论从科学上看,还是从艺术上看,中国并非是唯一的文明国家”。但是,他并不支持传教士向中国人介绍西方科学,也不鼓励中国人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康熙认为:“算法之理,皆出自《易经》,即西洋算法亦善,原系中国算法”,断言西方科学“源出自中国,传及于极西”。他既认识到西方科学的先进之处,又要维护“天朝上国”的尊严,以安抚臣民。

—摘编自吴伯娅著《康雍乾三帝与西学东渐》

(1)依据材料,评述康熙皇帝对西方近代科学的态度。

材料二

鸦片战争时,中国人看到的仅是西方的坚船利炮,学西方仅是仿造船炮。魏源提出了学习西方军事和民用科学技术的主张,具有离经叛道的意味,时人认为这背离了“用夏变夷”的传统,而是“用夷变夏”。洋务派“中体西用”可以追溯到“师夷长技”。西技就是西方近代的自然科学和工艺技术。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企图用西方科技思想来纠正和弥补儒家文化的不足。洋务派兴办近代工业,同时引入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形成第一次译介西学的高潮。到1895年,翻译西学书籍354种,大部分是科学技术书籍。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冲击了儒家的传统价值观。

—摘编自张岱年等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晚清时期西方近代科学引入中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7 . 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浪高过一浪。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求强国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洋务运动,当时的人颇有批评,以下看法较具代表性:


刘锡鸿
中国空虚不在无船无炮,而在无人无才,此皆政教之过也;西洋技巧文字,似不可纷纷讲求,致群鹜于末,而忘治道之本;不思整饬纪纲(纲常伦理),而惟骛心于凶器之末何欤?

——《刘光禄遗稿》


郭嵩焘
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西,月异而岁不同;(中国专注于造船、制器、练兵)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

——《伦敦与巴黎日记》

材料二   二十多年前草写《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时候,我所看见康氏的著作不过是现在所看见中的一小半。他的思想,我既不能有全面的认识,也不曾作深入的剖析。因此我的论断不免有舛误的地方。例如我说:“康氏以立宪为保皇之手段,故其所号召者为假民权。托孔子以为变法之口实,故其所号召者为假维新。”多看他的著作,细研他的思想之后,我发现这个论断几乎与真相恰相反背。现在我认为这两句话可以改为“康氏以保皇为立宪之手段,其所号召者为渐进之真民主。谓孔子为改制之圣人,其所企求者实为制度与思想之一体维新。”

——萧公权《问学谏往录》

材料三在北京大学1918年11月所组织的演讲中,李大钊说:“我老老实实讲一句话,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

请回答:

——《北京大学日刊》1918年12月6日

(1)据材料一,指出刘锡鸿和郭嵩焘主张的不同之处。据此分析两者分别代表哪一派别?

(2)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思想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大钊演讲的题目。这反映中国思想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前期中国思想解放的特点。

8 . “它所寻求的是在农民战争打击面前王朝的自我振兴,在……外国侵略面前,中国的自我图强。"为实现此梦想,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了(  )
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D.民主与科学
10 . 1864年,薛福成在《上曾侯相书》中说:“方今中外之势,古今之变局也。”当时有识之士提出的并付诸实施的对策是
A.“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B.“何以立国?曰富。何以制夷?曰强。何以致富强?曰在治人。人不自治,治之以法。”
C.“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D.“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