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7 道试题
1 . 1919年,孙中山的坚定追随者、民主革命家廖仲恺在致信胡适时表示:“我辈对于先生鼓吹白话文学,于文章界兴一革命,使思想借文学之媒介,传于各级社会,以为所造福德,较孔孟大且十倍。”这说明
A.“文学革命”口号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
B.白话文学的使用推动了革命思想的传播
C.白话文成为推动新文化运动的有力武器
D.廖仲恺完全否定了儒家思想的积极意义
2020-09-27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新文化运动肇于《青年》杂志,但掀起洪波却始于蔡元培将陈独秀和《新青年》引进北大。五四前的蔡元培没有介入论战,却顶住压力保护陈独秀。

1920年年初,蔡元培在《新青年》上发表短文《洪水与猛兽》,耐人寻味地将新文化运动比作“洪水”,将军阀比作“猛兽”,“要是有人能把猛兽驯服了,来帮同疏导洪水,那中国就立刻太平了”。五四后,蔡元培接连发表《新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何谓文化》《东西文化结合》等系列文章,尖锐批评新文化运动的流弊,不赞成简单否定旧文化,主张对复杂的文化问题持分析态度,反对民族虚无主义,主张东西文化结合。

—摘编自张晓唯《蔡元培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蔡元培推动新文化运动发展的具体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五四后蔡元培先生对新文化运动的态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中介绍了卡内基、托尔斯泰、富兰克林等人,希望塑造一批“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陷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人”。据此推论,早期新文化运动意在
A.唤醒国民的人权意识和科学精神B.关注旧道德与新思想的融合
C.重视民族和国家意识觉醒的影响D.宣传马克思主义以拯救中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近代翻译家林纾学习西方的原则是:“学盗之所学不为盗,而但备盗。”他在《雾中人·叙》中说:“吾恒语学生曰:彼盗之以劫自鸣,吾不能效也,当求备盗之方。”由此可见林纾的思想是
A.实行君主立宪制
B.主张民主共和制
C.学习西方以抵御侵略
D.提倡发展实业
5 . 陈独秀说,“现在欢迎白话文的人,大半只因他通俗易解;主张白话文的人,也有许多只注意通俗易解。文学、美术、音乐都是人类最高心境的表现,白话文若是只以通俗易解为止境,不注意文学的价值,那便只能算是通俗文,不配说是新文学……”对这一论述理解正确的是
A.要注重新文学的文学价值B.通俗易解是新文学的宗旨
C.强调提倡白话文的重要性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2020-09-1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返校联考历史试题
6 . 新文化运动时期,除了批判封建礼教和重义轻利的传统价值观外,一些知识分子还对不讲卫生、缠足、懒惰、奢侈、贪腐、不诚信等社会行为进行了批判。这表明新文化运动
A.具有直面现实的批判反思精神B.绝对肯定西方文明的价值
C.体现绝对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D.促进近代政治格局多元化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把黄老刑名等百家之言排斥于官学之外,以优厚待遇延揽儒生数百人进入政府。……他根据董仲舒.公孙弘的建议,在首都长安建立太学(国立大学),教授五经,从学官弟子里选拔官吏。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孔教”本失灵之偶像,过去之化石……妄欲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组织西洋式之新社会,以求迄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所谓平等人权之新信仰,对于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否则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陈独秀《宪法与孔教》(1916年)

材料三:尊孔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反孔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现在应科学地研究孔子.评价孔子。

——张岱年《老专家谈儒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突显“官学”的地位做了哪些事情?
(2)根据材料二,概括陈独秀对“孔教”的基本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独秀具有这种态度的时代背景。
(3)依据材料三的观点,你如何看待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尊孔”与“反孔”现象?
2020-09-0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哈师大青冈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严复戊戌时期在《救亡决论》中历数中国传统文化弊端,并倡言:“天下理之最明而势所必至者,如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而他晚年则力主回归传统,高唤:“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这反映出
A.资产阶级软弱性与妥协性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
C.国内外形势的复杂与多变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日益牢固
9 . “皇帝倒了,民国创建了,共和实现了,但民主、自由、博爱、独立等一切具有外部因素的新鲜主张,好像都与中国主体人群无缘。中国没有从国体变更这样大的历史调整中重建秩序,更没有构建出中国人可以普遍接受的信仰,中国人精神困惑更加严重。”为解决“精神困惑”,中国人掀起了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10 . 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根本原因是
A.儒家思想是中国的传统文化B.当时北洋军阀政府推崇儒家思想
C.儒家思想比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落后D.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2020-08-20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哈师大青冈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