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 道试题
1 . 【用词变化】
词语和概念的变化,可以为探究历史提供重要信息。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对science的翻译经历了从“格致”到“科学”的用词变化。明末清初,受古代“格物致知”的影响,时人将“science”音译为“格致”。19世纪中叶后,“研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格致”一词大量使用。19世纪末,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science”译为“从事科学,讲求政艺。”民国初,学界还将science音译为“赛因斯”,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

——摘自《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等

材料二   ……中国读书人……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

——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


问题:
(1)根据材料一,19世纪中叶以后,从“格致”到“赛因斯”,反映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概括材料二中中国人对世界的新认识。
(3)分析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要求:有结论有史实。)
2019-10-15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2016-2017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历史试题
2 . 1920年1月,北洋政府教育部颁令,凡国民学校低年级国文课教育统一运用语体文(白话文),许多杂志纷纷采用白话文刊行,到1924年,中学语文课本已经收入新文学作家的作品。这些变化说明当时
A.白话文体已深入人心B.文言文已经彻底消亡
C.文学革命的成绩突出D.变革的形式主义严重
2020-01-16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伴随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逐渐形成,中国文化艰难地迈上了近代化的征程,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五四的文化启蒙,是戊戌变法、清末留学运动、辛亥革命运动在文化方面的历史积累。就对外来思想文化的引进而言,无论美国的、英国的、法国的、日本的、俄国的,也无论古希腊古罗马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当代的,都受到了热烈欢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致力于思想启蒙为宗旨,也是近代以来首次大规模的本土化的文化改造运动。五四启蒙的受众是广大经过清末民初中国教育的转型而纷纷出现的新式学校的学生。这是中国社会经过较长时间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变化才诞生的新型知识阶层。这个阶层刚刚出生,就满腔热情地呼应了新文化运动的召唤,成为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力量。

——摘编自李良玉《启蒙、救亡与革命时代的终结——再论辛亥革命的评价问题》

材料二   以儒家学说为主干的封建意识形态一直延续下来。本质上,这种意识形态与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要求格格不入。它既不能为资本主义的工业化提供科学知识,也不能为资本主义的工商贸易与民主法治要求提供价值支持。因此,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必须以知识革命为历史前提。中国近代化的这种价值外摄的特点,决定了近代文化实现知识革命的基本特征必然是“学习西方,批判传统”。

——摘编自李良玉《超越“五四”对传统的批判》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与新型知识阶层诞生相关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变化”有哪些?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近代前期“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4 . 1898年张之洞提出“中体西用”时,意在中学容纳西学,1917年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提出“兼容并包”时,已是对旧式学人和儒学的宽容。这一变化
A.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巨大包容性
B.是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决定的
C.反映出西学获得绝对统治地位
D.表明西学东渐下中学渐趋式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辛亥革命前,民间家中几乎都供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到民国时期很多人家中却改作“天地国亲师”,甚至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亦如此。这一变化反映了
A.近代国家观念正逐步地形成
B.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C.新文化运动推动的结果
D.辛亥革命影响日益广泛
2019-06-23更新 | 661次组卷 | 26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联盟2018届高三第六次质量考评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98年6月,康有为在《请定立宪开国会折》中奏道:“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立定宪法,同受治焉。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 ——《戊戌奏稿》
材料二 “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立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的演说》
材料三 自人权平等之说兴,奴隶之名非血气所能忍受。……破坏君权,求政治之解放也;否认教权,求宗教之解放也;均产说兴,求经济之解放也;女子参政,求男权之解放也。解放云者,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之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无知妄为之风息焉。
——陈独秀《敬告青年》
回答:
(1)指出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各派别政治主张的共同内容。
(2)近代资产阶级的政治观点是不断发展的。根据上述材料所提供的三个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观点概括指出这一过程。
(3)简要分析产生上述变化的原因。
2019-01-30更新 | 10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届天津市大港区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世纪后期,报刊上诸如《论中西历之所以不同》《中西饮食异宜说》《论中西民情不同》《中西政情之别》一类的文章屡见不鲜。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西比较的范围在逐渐扩大,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习俗、法律、思想、学术等各个领域。这一现象表明,中国知识分子
A.放弃了儒家是古非今的传统观念
B.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
C.知识结构与认知空间的重大变化
D.传统思维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2019-04-09更新 | 409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5届江西高安中学高三高考冲刺历史试卷
8 .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着从“大夫——士”到“士大夫”转变。春秋以前为“大夫——士”“士之子恒为士”。“得士者昌,失士则亡”流传于战国时期,“游士”们不但周游列国而且从原有身份中游离出来。“士大夫”这一概念在此时出现,指居官或有职位、社会地位的文人。


(1)根据材料概括“士”的“身份”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促成其变化的历史因素。

材料二 “科举取士——国之大事。

宋朝苏辙在《上皇帝书》称,“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弃旧而为士者也”。“(明末)科举所得,十之八九皆白徒”,“士”的构成继续发生着巨大变化。马克斯·韦伯在谈论官僚系统时谈到了中国的科举制度,“开科取士的深层含义绝非关于考试技术层面的层层设计……”


(2)归纳宋明时期“士”的特征,分析“开科取士的深层含义”。

材料三 从“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915年6月20日)呜呼,中日交涉,今以平和解决告矣……我辈号称士大夫者乎,勿诿过政府,政府不过我辈之产物而已;勿借口于一般国民,一般国民皆最善良之国民,以校他邦,言之有理即可无愧色……我勿问他人,问我而已!斯乃真顾亭林(顾炎武)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三,痛定罪言》


(3)梁启超所代表的“我辈号称士大夫”们面临着怎样的社会局面?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体西用”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移花接木地把这一部分引进到中国来,成为中西文化碰撞交融后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特定形式。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如表为《新青年》中所关注的部分大事统计数据。

历史事件提及次数
新文化运动44
五四运动45
辛亥革命47
巴黎和议/凡尔赛/和平大会议87
复辟/筹安会/袁世凯称帝133
十月革命/俄国革命287
欧战/世界大战/欧洲战争/世界战争448

——《近代思想史研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体西用”思想产生的背景。材料一中“那个世界的部分”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青年》反映的思想主张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的国际国内因素。
2019-01-0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儋州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社会转型时期,思想界往往会异常活跃、变化剧烈,对历史发展会产生巨大影响。重大的社会变革、历史的进步,往往需要以思想解放为前提。14-18世纪的世界正处在急剧的变革之中,东西方几乎同时产生了反映此种变革的启蒙思想。在西方,伏尔泰、孟德斯鸠以及卢梭是他们的代表;我国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黄宗羲、顾炎武以及王夫之。欧洲的启蒙运动成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类历史向近代化迈进;而明清之际中国的启蒙思想只存留在思想家的著作之中,并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变革。


试结合中外史实说说哪些因素促成了思想解放运动的到来。(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19-01-04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西省赣州教育发展联盟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卷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