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9 道试题
2 . 《新青年》第4卷复刊后。更多北大教师参与到白话诗运动中来,进行白话诗写作。该现象出现在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019-01-30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从“中体西用”到“进化论”,再到“阶级斗争论”,反映了中国社会对近代科学文化的理解和选择。这一选择一以贯之的主题是
A.否定儒家正统思想
B.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C.探索国家独立与富强
D.弘扬科学与理性精神
2018-12-18更新 | 299次组卷 | 28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图所示刊物的创刊标志何运动开始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运动
D.新文化运动
2018-11-2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海南省海南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陈独秀指出:“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胡适也说:“何以那种吃人的礼教制度都不挂别的招牌,偏爱挂孔老先生的招牌呢?”二人思想的共同特征是
A.为民主共和彻底扫清道路
B.打着孔子的旗号反孔
C.把一切反动势力都归于孔教
D.将民主启蒙与批孔联系在一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之后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及国民革命,都是辛亥革命的自然产物。在该学者看来,这些运动和革命共同的意义是
A.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否定
B.强调对民主共和的追求
C.注重对人性私弱的批判
D.推翻了君主制度的束缚
2013·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背后拖着长辫,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坐讨论,同席笑谑。这一场景最可能发生于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
2019-01-30更新 | 2359次组卷 | 27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海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民国初年的社会状况与辛亥革命所唤起的希望形成了巨大的落差。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认为共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实现,是因为中国缺少一场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批判。于是,他们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掀起了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国民革命运动
D.抗日救亡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有学者指出:新文化运动发起时,其立意在通过救人来救国;而1919年学生运动及其后续种种相关运动,则转为先救国后救人了。这种转变表明
A.民族意识日益增强
B.社会矛盾发生改变
C.民族经济迅速发展
D.十月革命影响扩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们都是不惊于前驱的勇士,但是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孤独者,他们很少可以找到附和之声。”材料说明新文化运动
A.具有急功近利的倾向
B.遭到人民群众的反对
C.批判封建思想不彻底
D.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