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是近代中国不同时期的口号

师夷长技以制夷打倒列强,除军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扶清灭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打倒帝国主义
打倒孔家店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将革命进行到底
枪杆子中出政权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实业救国要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打土豪分田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坚持抗战到底

从表格中选取同一时期的2-3个口号,拟定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写明提取的口号,观点明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表是江苏第一师范学校在1913年和1919年分别对三百名中学生所做的题为“现在你最崇拜的人物是谁?”的问卷调查结果。

1913年调查结果1919年调查结果
序号被崇拜者人数序号被崇拜者人数
1孔子157人1孙中山87人
2孟子61人2梁启超51人
3孙中山17人3孔子、孟子20人
4颜渊(孔子弟子)11人4苏格拉底、华盛顿18人
5诸葛亮、范仲淹各8人5培根、牛顿、卢梭12人
6岳飞7人6王守仁(王阳明)10人
7王守仁(王阳明)6人7蔡元培8人
8大禹、朱熹、华盛顿等各4人8袁世凯7人
9程德全(时任江苏都督)3人9李大钊3人
10秦始皇、司马迁、韩愈、二程、梁启超、苏格拉底、牛顿、培根、卢梭等各1人10马克思、列宁各2人
11无崇拜者23人11无崇拜者17人


阅读上面表格,从中提取变化的两项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016-11-27更新 | 260次组卷 | 5卷引用:2016届荆、荆、襄、宜四地七校高三2月联考文综历史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8年布罗代尔在《历史与社会科学:长时段》等文章中,阐述历史时间具有不同的节奏和多元性,不同层次的历史时间在历史研究上有不同的意义,其主要内容如下:

时段划分在历史研究中价值
短时段一场战役、一次政治家的会晤,一篇重要的演说或一封关系重大的信件,诸如这些政治、军事、外交等事件在历史上只是转瞬即逝,对历史发展影响甚微。
中时段在10年、25年、50年乃至100年持续发生的历史现象,如价格曲线、人口增长、工资运动等,但它还不是决定历史发展的根本因素。
长时段地理结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思想文化结构等支承或阻碍着历史的诸多因素。历史学家只有借助于这些长时段历史观,才能够更深刻地把握和理解人类社会及其历史。

请选择20世纪一则历史事件,应用布罗代尔的理论加以阐述。(要求:示例明确;应用表格中的至少两个时段理论来阐述这一历史事件,阐述充分,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0-06-28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综合训练(五)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吴虞在《新青年》上发表的重要文章一览表


——摘编自何《陈独秀与<新青年>的转变》


从表格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有理有据,史论结合。)
2020-07-06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示范高中(四平一中、梅河口五中、白城一中等)2020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西学东渐

西学:西方的科学技术思想文化等;东渐:东传。西学东渐就是指近代西方文化向中国传入的过程。西学东渐的主题依时代主题变换而变换,中国社会变动的曲线,就是西学东渐的主线。


(1)根据提示,请将下列表格填写完整。

主题

核心思想

代表人物

了解世界

A

林则徐、B

C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奕䜣、D张之洞等

救亡图存

进化论等维新思想

E康有为、梁启超等
民主革命

F

孙中山等

科学启蒙

G,马克思主义

陈独秀、胡适、鲁迅、H

——以上材料根据华东师范大学方平教授相关讲义整理


(2)早期西学东渐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对当时的中国有何影响?
2020-01-17更新 | 17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年上海市黄浦区高三1月一模历史试题
6 . 图片、地图、表格等都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以后西学东渐的历程



2019-12-10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12月7日 《每日一题》一轮复习-周末培优
7 . 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对中国社会与文化变革起到了推动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简表

阶段时间中西文化交流简况
第一阶段1800~1839年继马戛尔尼访华后,1807年英国派马礼逊来华传教,此时嘉庆帝厉行闭关政策,严禁传教活动,禁止外国人学习中文。马礼逊好不容易聘请的中文老师,身上经常带着毒药,一旦被官府发现以便随时自尽。他还注意到,中国人拥有某种根深蒂固的优越感,称外国人是“番鬼”。在官府的迫害下,他不得不离开广州,到澳门和马六甲一带进行传教和学术活动。
第二阶段1840~1860年一批爱国者从战争中惊醒,他们提倡“师夷”,是对当时人们普遍存在的天朝大国心理的大胆挑战,但却是空谷足音,长久不为清廷所重视。
第三阶段1860~1895年夷人的长技被提升为“西学”,并借助“体用”等中国传统哲学范畴,将中西学纳入统一体内,它进一步冲破了“夷夏大防”的藩篱,为人们大胆接受西学开辟了道路。以培养外语、军事、科技人才为目标的新式学堂增多,西式学堂逐渐被人们所接收。
第四阶段1895~1900年维新派不仅将人们对西学的认识,由“西艺”推进到了“西政”,而且第一次打破了隆中抑西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为西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在思想上进一步开辟了道路。到1897年底,各地已建立以变法自强为宗旨的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出版报刊19种,到1898年,学会、学堂和报馆达300多个。

——据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19世纪国人学习西方文化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人对西学认识变化的外部原因。
(2)根据上述表格,编写20世纪第一个阶段的中西文化交流简况(注明起讫时间)。
(3)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19-11-01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15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根据表格内容,下列选项说法错误的是
时间胡适留学期间及回国后的重要活动(部分)
1917在《新青年》杂志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1919任《新青年》的编辑并主编《每周评论》,在批判封建道德、封建专制,宣传个性解放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
1920与蒋梦麟等7名留学归来的学者发表《争自由的宣言》,要求言论、结社、集会结社、书信秘密等人身自由,还人民自由平等的社会权利。
1922与他人创办《努力周报》,发表了许多抨击北洋军阀专制独裁统治的文章。

A.主要通过发表文章、创办报刊等方式参与新文化运动B.促进了白话文的推广
C.批判军阀专制,传播了自由、民主思想D.实现了中国文化的转型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序号信息
康熙皇帝以法国科学院为模型,在皇宫里建立了以画家、版画家、雕刻家、制造钟表的铁匠和匠及制造天文仅器的其他匠人为会员的科学院,为激励会员的上进心,展览了西洋的尤其是巴黎的美术品,作为学习的榜样。但对于西方的断知识康熙帝提出“节取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
洪秀全受基督教布道书《劝世良言》的影响,组织拜上帝教,并仿效《劝世良言》写成《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书。太平军所到之处,将儒家学馆全部硬毁,太平天国空布将一切孔孟诸子百家的妖书邪说全部焚毁,禁止私藏阅读,对古籍造成了大量破坏
团中云,最悉洋货,如洋灯、洋磁杯,见即怒不可,必毁而后快……”;义和团还杀害了很多无辜卷入的教徒和一些接受西方文化的知识分子
张之洞在1898年发表《劝学篇),其基本思想是说教育首先要传授中国传统的经史之学,这是一切学问的基础,要放在率先的地位,然后再学习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中学的不足。
钱玄同,新文化运动倡导人之一,他提出: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字;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的、野室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字”,“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须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字,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英国著名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认为,孔子学说并不局限于人文科学领域,在自然科学领域也有巨大成就
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哲子辞典》中列举了孔子的七句格言,然后写道:“东方找到一位智者……他在公元前六百余年便教导人们如何幸福地生活。”

请从所给表格中选定三条或三条以上材料信息,确定一个主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对该主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主题,阐述须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语言流畅)

10 . 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反映了近代两位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梁启超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
陈独秀吾国之社会,其隆盛耶?抑将亡耶?……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A.倡导军事强国,挽救民族危亡B.向西方学习,实行民主政治
C.实现中国工业化,自强求富D.进行思想启蒙,培养新的国民
2019-01-30更新 | 6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安徽省六校教研会高三素质测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