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57 道试题
1 . 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增强科技实力B.谋政治变革C.求经济发展D.向西方学习
2 . 陈独秀谈到新文化运动与新道德时说:“现在有一班青年没有将爱情扩充到社会上,却打着新思想新家庭的旗帜,抛弃了他的慈爱的、可怜的老母。”陈独秀意在说明
A.旧道德根深蒂固B.青年只顾谈爱情
C.新旧道德有区别D.新道德践行有误
3 . 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针对青年提出六义: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其核心在于
A.开眼看世界B.君主立宪,维新改良
C.民主和科学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要以民主与科学的标准挑战中国的政治与思想传统……所有习俗、制度、风俗、圣贤教训都应重新被评估。”提出上述主张的是
A.资产阶级维新派B.资产阶级革命派
C.马克思主义的倡导者D.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
2021-01-02更新 | 267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中华民国建立后,共和制度不能真正得到巩固,中国的状况依然黑暗。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较低B.旧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行不通
C.国民被旧思想文化牢牢束缚D.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与阻挠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某班排练了部历史剧,其中一句台词是:请“民主”和“科学”两位先生来救治中国。这部历史剧反映的是
A.维新变法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D.中国共产党成立
7 . 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使其得以在中国迅速传播。“优越的条件"主要是指
A.民主和科学思想蔚然成风B.开放的文化氛围日益浓厚
C.各阶层民众认同新理论D.儒家主流思想地位动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所示是刊登在《新青年》上的部分新文化运动倡导者的文章。这反映出新文化运动
时间刊号文章作者
1917年2月《新青年》第2卷第6号《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吴虞
1917年5月《新青年》第3卷第3号《旧思想与国体问题》陈独秀
1918年10月《新青年》第5卷第5号《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李大钊

A.忽略人权思想的启蒙B.极力宣扬西方的政体
C.开始把矛头指向儒学D.具有鲜明的民主倾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为20世纪初的一幅漫画,这幅漫画反映了当时
A.封建正统思想摇摇欲坠B.知识分子传播新的思想
C.“三从四德”已经崩塌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有学者指出,“五四新文化运动”对知识精英的思想解放起了重大作用,但只要认真考察“五四”后一般民众的知识、思想、信仰及日常生活就会有新的发现。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A.对民众的思想启蒙程度不够B.对传统儒学的批判存在妥协
C.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化倾向D.没有对平民大众产生影响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