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下面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20世纪初中国发生的三个重大历史事件,请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以下一幅图片,解读图片中的历史事件,写一段解说词。(要求:解说词包含图片事件描述及事件评析,逻辑清晰,符合史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据此,陈独秀等人将
A.宣传“实业救国”B.主张国家至上
C.开民智、造新人D.建立民主共和
3 . 1922年梁启超说:“如今‘新文化运动’这句话,成了一般读书社会的口头年马克思差不多要和孔子争席,易卜生差不多要推倒屈原。……虽然他(思想界)流动的方向和结果,现在还没有十分看得出来,单论他由静而动的那点机势,谁也不能不说他是进化。”梁启超的观点反映了当时中国
A.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广泛的传播B.形成了思想包容兼收并蓄的局面
C.多元并存的社会思想齐头并进D.进步思想与反动思想的斗争激然
2021-05-2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孙中山先生曾评论道:“此种新文化运动……摊原其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放大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爱国之运动。”孙中山意在(   
A.肯定新文化运动极大推动了思想解放B.彻底放弃暴力革命转而从事思想革命
C.强调出版界对新文化运动起决定作用D.指出新文化运动得益于少数人的提倡
2021-05-22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2月15日)中写道:“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政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为此,陈独秀主张
A.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专制统治B.以西方文化改造国民心灵
C.以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国发展D.以渐近改革实现国家富强
2021-02-23更新 | 381次组卷 | 16卷引用:重庆市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源在《海国图志序》中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日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1898年,张之洞的《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请问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张有何共同之处?在认识近代中国面临的形势问题上,魏源和张之洞两人的观点有何不同?
(2)材料二中“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反映了近代哪一派的观点?你怎样看待他们这一观点?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的具体内容。
7 . 陈独秀在《新青年》第5·卷的《偶像破坏论》中指出,要打破“宗教上、政治上、道德上自古相传的虚荣、欺人和不合理的信仰”,树立“真实的、合理的信仰”。此观点体现了
A.民主意识B.科学精神C.自由观念D.崇洋心理
8 . 民国初年,倡导新思想的刊物只有《新青年》《每周评论》和《新潮》等少数几种。到1920年,全国新出版的期刊猛增至400余种。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列强侵略的加剧B.新文化运动的洗礼C.政府政策的转变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如表是19世纪末以来社会上的一些流行词汇:

时间流行词汇
甲午战争后,19世纪末兴民权、托古改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1900~1915年革命、共和、三民主义、约法、实业救国
1915~1920年民主、科学、“打到孔家店”、白话文、“以俄为师”


根据材料,选取其中一个阶段流行词汇,围绕“社会流行词汇与社会主流思想变迁”,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这场运动是为挽救民主共和制度而开展的启蒙,是为告别中世纪而进行的思想革命……任何国家要走出中世纪都必须经历这一场思想革命,重演西方的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这场运动”
A.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C.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D.动摇了列强统治中国的根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