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孙中山三民主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20世纪初期,《时事画报》发表了一幅名为《中华民国将来之希望》的漫画,图中的火车满载货物(金银铜铁锡煤)。结合所学推测,作者的意图可能是(       
A.希望孙中山领导同盟会冲击清朝统治
B.赞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短暂春天
C.拥护保路运动,反对“铁路国有”政策
D.期望孙中山搞民生建设实现国家富强
2 .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过程呈现了由表及里,由浅人深的特点。下面三幅图见证了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三个阶段,请回答:

材料一: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欲悉夷情者,必先立译馆,翻夷书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练兵之法。

——《海国图志》

材料二:1898年,张之洞在〈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三:1898所,《孔子改制考》问世,对当时思想界震动很大,被梁启超形容为“火山喷发”。这一著作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还借用进化论的观点,论证了君主立宪制是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的。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材料四: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

材料五:“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1905年)


(1)材料一中的作者是谁?他提出了什么思想?
(2)材料二中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近代哪一派的观点?该观点的实质是什么?
(3)材料三应是哪一派别提出的?依据材料指出他们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4)材料四中提到的“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它们在救治中国的黑暗方面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5)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五为哪一革命组织的革命纲领?孙中山后来将这一革命纲领进一步阐发为什么思想?他何时实现了“创立民国”的梦想?
(6)通过上述材料,归纳中国近代前期思想领域(向西方学习)发展变化的主要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同盟会成立时,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在他辞去临时大总统进行演讲时指出:“产业勃兴,盖可预卜,然不可不防一种流弊……故一面图国家富强,一面当防资本家垄断之流弊。”这表明孙中山
A.关注国家的建设与发展
B.主要代表下层民众利益
C.受十月革命的影响较大
D.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