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三民主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23年12月,广东革命政府扣留了广东的关税余款,要求收回海关权益,英美等帝国主义国家竟致电恐吓,并调集兵舰二十余艘于黄埔海面,进行威胁。孙中山顶住压力,严厉谴责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指出:“扣留关税余款,完全是中国内政问题,无与列强之事。”这一事件(     
A.反映了孙中山民族主义的发展B.得益于国共合作的进一步展开
C.有力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实现了中国海关关税的自主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20世纪是革命的世纪,一场前所未有的国民革命曾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历史,这场革命运动的“旗帜”(     
A.“民主共和”B.“革命统一战线”
C.“新三民主义”D.“工农武装割据”
2022-11-03更新 | 668次组卷 | 26卷引用:第20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学生学习清单)-【高效教与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孙中山认为:“……穷其本源,我们现在要恢复民族的地位,除了大家联合起来,做成了一个国族团体以外,就要把固有的旧道德恢复起来。……”“固有的道德……首是忠孝,次是仁爱,其次是信义……和平。”孙中山意在(     
A.强调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实现民族解放B.反对新文化运动对旧道德礼仪的批判
C.主张民族团结以恢复中国固有之地位D.深刻反思辛亥革命成败的经验与教训
2022-10-27更新 | 702次组卷 | 7卷引用: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备考必刷题(中外历史纲要上)
4 . 1913年初,在国民党选举获胜后,孙中山指出:“本党今即得占优胜地位,第一应研究者,即为政党内阁问题。”但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又强调:“俄国完全以党治国,比英、美、法之政党,握权更进一步”“可为我们模范”。由此可知,孙中山思想的转变(     
A.鉴于政党政治受挫的现实B.说明其转向社会主义探索
C.抛弃了资产阶级政治立场D.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2022-08-28更新 | 834次组卷 | 23卷引用: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单元检测)-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堂(中外历史纲要上)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梁启超和孙中山的国家观念]

材料一

维新变法运动失败后,流亡海外的梁启超因身处异域而对国家这一问题的思考就显得极为急迫。他在《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前途》一文中清算了传统的“国家”观念,区别了“以国为一家私产之称”的“国家”与“以国为人民公产之称”的“国民”这两个概念。梁启超综论世界各国政体类型,认定君主立宪为“最良”:“世界之政体有三种,一日君主专制政体,二曰君主立宪政体,三曰民主立宪政体。”君主专制政体当然不可取,民主立宪政体因为“竞争太烈”,梁启超也不认同,于是他选择了改良型的君主立宪政体。在阐述国家观念的同时,梁启超还注意到与“国家”相关联的另一个词——民族。1901年,他在《清议报》上发表《中国史叙论》一文,在追溯中国民族历史演变时首次提出了“中国民族”这一概念。

材料二

作为革命家的孙中山从走上反清革命道路起,他的国家认同就是建立新的美国式的共和制国家。通过革命打造中央政府,揽天下英雄于联邦共和国之政府,这是孙中山选择共和的理由。孙中山在解释“恢复中华”和“建立民国”两项时,表达了新的国家观念——民族的国家以及国民的国家。很多革命党人抱着一民主义(民族主义)的目的投身革命,对“民权”不求甚解。孙中山着重对“民权”作出了解释:民权主义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如果不进行政治革命,即使将来民族革命成功,中国数千年来的君主专制政体也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能忍受的。民国初建,孙中山对革命时期具有“排满”性质的民族主义做了调整,提出“五族共和”。孙中山国家观的基石是民族国家、主权在民、五权分立。他的国家观对中国的国家制度从君主制向共和制的转型,对民国的国家建构起了主导作用。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欧阳哲生《近代国家观念之兴起——以孙中山国家观为中心的探讨》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梁启超与孙中山国家观的异同,并说明他们的国家观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孙中山等人宣扬的近代中国国家观念的影响。
2022-07-10更新 | 195次组卷 | 4卷引用: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课时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课时及单元测
6 . 1923年,孙中山对汪精卫等人说:“你们自高自大,瞧不起共产党,实际上中共是中国新兴势力……我们当年搞革命,策动群众仅百八十人,中共组织工农革命运动,群众动不动就是几千几万甚至是几十万人,其势不可侮。”据此可知,孙中山意在
A.借助中共力量改组国民党B.推动北伐战争顺利进行
C.总结国民革命的失败教训D.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孙中山先生站在时代的潮头,在屡次斗争失败之后,1924年,确定了“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这一变化反映了孙中山
A.认识到无产阶级斗争的必要B.接受了反帝的政治主张
C.对革命形势的判断过于乐观D.革命道路出现重大转折
8 . 1924年3月妇女节纪念活动前夕,各地纪念活动中打出的标语口号有“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解放妇女所受资本制度的压迫”“国民革命成功万岁”“参加国民革命”“全国妇女联合起来”等等。这反映了
A.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B.民权科学成为社会主流
C.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发展D.北伐战争推动妇女解放
2021-11-05更新 | 451次组卷 | 8卷引用:【必刷题】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练习(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0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18年夏,孙中山致电列宁,祝贺十月革命胜利,表示:“愿中俄两党团结共同斗争”、“这个事实给了东方人民以希望,一个类似的新的制度一定会在东方建立起来”。这一贺电表明孙中山
A.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B.已萌生与中共合作的计划
C.准备走俄国式的革命道路D.对国内政局产生新的认识
2021-11-05更新 | 274次组卷 | 6卷引用:第20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同步及单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12年4月,孙中山发表演说《民生主义》,先后被比利时、美国、俄国翻译刊出,列宁在文章《中国的民主革命与民粹主义》中高度赞扬,“孙中山的纲领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战斗的真诚的民主主义”。这反映了
A.西方国家推崇社会公平B.民生问题是民主革命的核心
C.三民主义思想逐步成熟D.辛亥革命受到国际社会关注
2021-10-27更新 | 722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同步优化方案(统编版)-第18课辛亥革命(练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