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毛泽东思想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工作作风之一。历史上毛泽东多次通过实地考察、撰写调查报告,来明确工作方向。根据以下材料内容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735日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目录


材料二:193010月毛泽东《兴国调查》目录及简介



(1)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篇调查报告的时代背景。
(2)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简述两篇调查报告的史料价值。
2021-01-1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高研会高考测评研究院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2 . 观察下列两图,表述有误的是
A.都发生在中国革命关键时期B.都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C.都引导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D.图二比图一更具史料价值
2015-01-28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重庆巴蜀中学高三上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
2022高三下·浙江·专题练习
论述题 | 适中(0.65) |
3 . 古语有之:“顺乎天,应乎人!”其实问题的指向端在于“民生”二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毛泽东“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
邓小平“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

——引自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从“观百姓”“存百姓”到“谋幸福”,从家天下到天下为公,一以贯之地体现了中华优秀政治文化中民生理念的价值立场和家国观的历史跃升。阅读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从“存百姓”之“存”的立场出发,以唐太宗为例,分析指出唐前期在土地制度层面践行“存百姓”的举措与具体内涵。②从“谋幸福”的视角分析,分别说明毛泽东为确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所做的探索与实践,以及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和民生问题的思考。
2022-04-24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19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毛泽东)-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浙江专用)
4 . 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什么诸子百家中,唯有儒家取得了这样的地位呢?首先儒家是传五经的,五经是古文化的核心成分,儒生也是公认的古文化代表和社会教育家,因此比起诸子百家来,儒术具有特别的文化优势。就连道家、法家、墨家等学者,自幼也得读儒家之书,因为那是社会的基本教科书……换言之,儒术虽没什么高深之处,却深深扎根于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之中。由此,儒术变成了一种可以号召民众、凝聚社会的意识形态。

     ——摘编自阎步克《波峰与波谷》

材料二:通俗易解是新文学底一种要素,不是全体要素,现在欢迎白话文的人,大半只因为他通俗易解,主张白话文的人,也有许多只注意通俗易解。文学、美术、音乐都是人类最高心情底表现,白话文若只是以通俗易解为止境,不注意文学的价值,那便只能算是通俗文,不配说是新文学,这也是新文化运动中一件容易误解的事。

     ——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是什么》

材料三:井冈山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的实践中,开辟了一条独特的革命道路,……他在这一时期先后撰写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主要文章。

——(人民版)历史必修第三册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儒学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地位,并概述孔子在传承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陈独秀对“新文学”的认识。用一句话指出“新文学”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价值。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独特的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写道:如果无产阶级革命没有与农民形成一种合唱,那么“它在一切农民国度中的独唱是不免要变成孤鸿哀鸣的”。恩格斯也指出:“为了夺取政权,这个政权党应当首先从城市走向农村,应当成为农村中的一股力量。”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

材料二   1921年以后,晚年的列宁根据实际情况指出,已有的实践表明:我们用最直接和最简单的方法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尝试已经失败,这需要重新思考过渡的方式。为此,列宁指出,在一个小农占多数的文化落后的国家,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不仅有政治上的过渡,还有经济上的过渡。在农村采取迂回过渡的方式就是“我们不应该指望直接采用共产主义的过渡办法。必须以同农民个人利益的结合为基础”。列宁认为在小农占多数的国家里,暂时还不能将小农经济消灭,需要借助农民感到简单且容易接受的合作社来进行过渡,在自愿联合的基础上过渡到大生产。农民的文化素质不仅是合作化的保障,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保障。没有一场文化革命,要完全合作化是不可能的。而要实现完全合作化就需要发展农村文化,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水平。列宁晚年也十分重视农村政权的建设。通过不断完善农村政权,既加强中央对地方的领导,也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从而推进农村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的快速发展。

       ——摘编自蒋永穆、祝林林《列宁晚年的农村建设思想及其价值意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与“农民形成一种合唱”“从城市走向农村”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列宁晚年的农村建设思想及其历史价值。
6 . 史料研习是历史学习的重要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邕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谬,俗儒穿凿,疑误后学,熹平四年……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邕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及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两,填塞街陌。

——《后汉书·蔡邕传


(1)阅读材料,分别说出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史料类型。结合这两则史料,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在历经开国初的三四个君主之后,后继者便为腐化、奢靡、怠惰、享乐所俘获……人们曾打算使法律与专制主义并治,但不管什么事物与专制主义结合,总会失去力量。中国的专制主义,在各种灾难的打击下,也曾企图约束自己,但总是白费苦心;在它用自己的锁链自我武装后,变得更为残暴。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2)依据材料概括孟德斯鸠对中国古代政治的看法。结合所学,阐释孟德斯鸠认为的理想解决方案。
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3)阅读以上文献,任选其中一个,结合具体事例,说明和解释他们如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017-12-24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北京市海淀区高二历史会考模拟试题2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反对本本主义》(原名《调查工作》)是毛泽东19305月为反对当时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创作的。在这篇著作中,作者第一次鲜明地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等著名论断,批评了红军中一部分人迷信本本、不愿作实际调查的保守思想,指明了从前调查方法的缺点和改进方向。遗憾的是,这篇文章在转战中不幸遗失了,对此,他一直念念不忘。

19611月,经过多番辗转,毛泽东同志的秘书田家英发现了这本小册子。当毛泽东同志再次,见到这本纸张已发黄的《调查工作》时,百感交集,欣喜万分,他说到,我对自己的文章有些也并不喜欢,这一篇我是喜欢的过去到处找,找不到,像丢了小孩子一样19613月,在广州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同志亲自向与会人员逐段详细解读《关于调查工作》一文,指出:凡是忧愁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一经调查研究,办法就出来了,问题就解决了。”1964年该文收入《毛泽东著作选读》(甲种本)首次公开发表,毛泽东同志在审定文稿时,把它改名为《反对本本主义》。

——摘编自杨蓓《〈反对本本主义>的精神实质与当代价值》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述《反对本本主义》创作和公开发表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反对本本主义”的历史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作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这表明毛泽东的学说
A.坚持了农民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B.全面超越了列宁主义的价值水平
C.全盘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主张D.准确把握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
2020-08-25更新 | 365次组卷 | 98卷引用:2012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说:“领导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这样两个伟大的革命到达彻底的完成,除了中国共产党之外,是没有任何一个别的政党(不论是资产阶级的政党或小资产阶级的政党)能够担负的。”这是在突出中国共产党的
A.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作用B.在文化系统重建中的地位
C.在思想启蒙方面的价值D.对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意义
2019-12-1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主一词起源于希腊文,它是指国家的一种政治制度,原意是“人民的统治”。在资本主义社会,保留财产私有制和人剥削人的经济制度下的民主,成为资产阶级的特权。恩格斯认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前途是“同资产阶级和财产对立的民主制”,即无产阶级的民主制。而资产阶级不会“把政权让给工人阶级”,工人阶级“唯一的出路就是暴力革命”,《共产党宣言》明确提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诞生。

——摘编自张袁夫《论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创立》

材料二   毛泽东特别重视工农大众的力量,认为“一切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都将被他们葬入坟墓。”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形成了工农民主政权理论,民主的目标是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1931年苏维埃政权实行工农代表大会制。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进行“三三制”政权的普选,抗日民主政权不断发展壮大。同时毛泽东认为,“处在伟大斗争面前的中国共产党……高度发挥其积极性,才能取得胜利。发挥积极性,有赖于党内生活的民主化”。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49年,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强调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毛泽东民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的发展。

——摘编自张洋《论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发展的有机统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主要内容,并指出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创立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民主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发展,并简要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价值。
2018-03-30更新 | 197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